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研討會在京召開
日前,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梁嘉琨,副會長劉峰等出席研討會。會議由協會紀委書記張宏主持。
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戰略院代表課題組匯報了煤炭工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十四五”發展趨勢、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
梁嘉琨對課題組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充分理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構建智能、高效、綠色、安全、和諧的現代化煤炭工業體系。
王顯政在會上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了煤炭在能源保障中“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并從煤炭生產與消費、科技創新、生態保護、安全形勢與職業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議。他建議,課題組應當加快研究進度,盡快發布指導意見,對煤炭企業制定“十四五”規劃提供指導。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課題的研究成果,強調了煤炭在國家能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并對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
來自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國家能源集團、中煤能源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山東能源集團、陜煤集團、河南能源集團、淮北礦業集團、盤江煤電集團、開灤集團、龍煤集團、同煤集團、甘肅能化集團等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加強和規范煤礦安全事中事后監管監察的實施意見》印發
日前,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印發《加強和規范煤礦安全事中事后監管監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意見》明確,堅持依法監管、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分級分類、科學高效、寓管于服六大原則。
《意見》提出了16項重點任務:一是嚴格履行法定職責;二是依法實施計劃監管監察執法;三是健全監管監察執法規則和標準;四是健全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標準體系;五是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監察”;六是提升信用監管監察效能;七是實行煤礦安全重點監管監察;八是對煤礦安全領域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實行包容審慎監管;九是依法嚴厲打擊煤礦違法違規行為;十是落實煤礦安全監管監察責任;十一是督促落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十二是發揮輿論和社會監督作用;十三是規范對煤礦企業的行政檢查;十四是規范對煤礦企業違法行為的描述和處罰;十五是全面推行煤礦安全執法“三項制度”;十六是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失職問責辦法。
為確保任務完成,《意見》提出了3項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加強法治保障;三是加強執法能力建設。
我國開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辦公室近日聯合發出通知稱,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發揮智能化示范煤礦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按照“企業自愿、地方推薦、政府引導”的原則,開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
智能化示范煤礦推薦,要突出不同類型煤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薦數量遵循以下原則:正式生產和聯合試運轉煤礦產能在5億t以上的省(區)6家,產能在1~5億t的省(區)3家,產能在0.5~1億t的省(區)2家,產能在0.5億t以下的省(區、市)及兵團1家;產能在2億t以上的中央企業6家,產能在2億t以下的中央企業2家。推薦煤礦應為正常生產煤礦、新建(含改擴建)煤礦,不包括停產停建的煤礦,持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和采礦許可證;正常生產煤礦還應持有合法有效的安全生產許可證。鼓勵獲得省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試點的煤礦申報。
通知還分別明確了井工生產礦、露天生產礦、新建(含改擴建)煤礦等推薦煤礦應具備的條件。
井工生產礦推薦煤礦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沒有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設備和工藝;編制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方案;安全生產標準化達二級及以上要求;采煤工作面液壓支架配備電液控制系統,采煤機和刮板輸送機具備狀態監測、遠程控制、故障診斷功能,乳化液泵具備流量調節功能,工作面各設備具備協同控制功能,已實現或部分實現遠程操控;掘進工作面設備具備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和自動控制功能;原煤主運輸系統實現集中控制,輔助運輸系統實現連續化;變電所、排水泵房、壓風機房、瓦斯抽采站、提升機房、主通風機房等固定場所已實現或具備集中控制、無人值守功能;洗選生產系統實現集中控制,重要生產區域和崗位已實現或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功能;煤礦信息管理網主干網絡傳輸速率應不低于1000 Mbps;已建成或部分建成集生產、安全、調度、設備管理、人員位置、洗選、儲裝運等為一體的煤礦綜合管控信息平臺,具備對井上下各系統統一協調管控的條件。
露天生產礦推薦煤礦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沒有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設備和工藝;編制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方案;安全生產標準化達二級及以上要求;生產系統已實現動態調度,采場設備具備協同控制功能,采場爆破實現遠程監控和危險預警,運輸車輛具備實時定位功能,煤流運輸線實現集中控制,排土和卸煤設備具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功能;變電所、排水泵站已實現或具備集中監控、無人值守功能;已實現或部分實現高陡邊坡、排土場、重大危險源等的實時監測,具備預警報警功能;洗選生產系統實現集中控制,重要生產區域和崗位已實現或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功能;煤礦信息管理網主干網絡傳輸速率應不低于1000 Mbps;已建成或部分建成集生產、安全、調度、設備管理、洗選、儲裝運為一體的煤礦綜合管控信息平臺,具備實現生產決策、安全管理和設備控制統一協調管控的條件。
新建(含改擴建)煤礦推薦煤礦應具備的條件包括:完成項目各項審批程序;井工煤礦參照《煤炭工業智能化礦井設計標準(GB/T 51272)》完成設計并組織實施;新建、改建及擴建煤礦項目主體工程參照《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GB/T51212)》進行設計和施工管理;露天煤礦設計方案應滿足智能連續或半連續作業、智能安全監控等要求。
陽煤集團煤機出口實現零突破
日前,山西陽煤集團華越公司承攬的價值155萬元的印度尼西亞皮帶機完工,整裝出廠運往天津港,經海運到達印度尼西亞。至此,陽煤集團煤機裝備產品實現了海外市場訂單的零突破。
該訂單為帶制動、逆止功能的單雙驅動側掛式帶式輸送機,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量身定制。從2020年3月開始,陽煤集團煤機裝備研究院積極與用戶開展技術、市場需求接洽,就技術方案進行了多次論證和修改。作為具體生產廠家的華越公司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合作,保證產品各部件按時、高質量交付。
近年來,陽煤集團大力推進煤機裝備板塊的市場化、國際化、高端化發展。對標國際一流,推動原創關鍵性技術創新,堅持品質引領,將質量視為企業的“飯碗”,煤機裝備產品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同時,陽煤集團加強市場拓展,積極組織法國國際煤機洽談會,借助山西省品牌絲路行活動亮相國際市場,并借助與德國布朗公司的長期合作優勢,發揮德國布朗的海外“橋頭堡”作用,大力推進代理商銷售,全面拓展海外市場。
我國將推進新能源新型標準體系建設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儲能、氫能等新興領域,率先推進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意見》稱,在新能源、電力與電工裝備新技術領域,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能源融合發展領域,積極推動團體標準擴量提質。著力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團體標準的優勝劣汰。研究建立實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制定要求的團體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機制。同時,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儲能、氫能等新興領域,將率先推進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堅持能源標準化與能源技術創新、工程示范一體化推進,夯實標準的技術基礎,探索完善標準的終身維護機制,強化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實施監督,切實提升能源領域標準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