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室內空氣不流通,會使空氣中各種致病細菌增多。冬季是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尤其北方天氣寒冷,開窗時間少,長時間待在室內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人體易受致病細菌侵襲。據調查,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空氣中的病毒細菌飛沫有的可以漂浮長達30余小時。
老人和兒童因冬季的氣候不適宜外出,因此待在室內的時間要多一些。如果通風時間不夠,室內二氧化碳因此增多,氧氣含量下降,污染物大量積聚,對人體傷害增大。所以緊閉門窗的家庭,屋里都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人體就會因氧氣的缺乏而表現出種種癥狀,如頭暈、頭痛、心慌、疲乏、血壓升高等。這對免疫力已經有不同程度下降的老年人而言,更是危險。
因此,冬季堅持室內通風非常必要。室內通風可排出室內的病原體,降低室內病原體的數量。開窗通風有利于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 空氣中的負離子能夠改善人體免疫系統、呼吸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被譽為“空氣維生素”。有研究發現,就同樣單位體積的空氣而言,農村田野中負離子含量約1 000個,城鎮戶外約600個,而密閉的室內只有幾十個。通過開窗換氣,能夠把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引到屋里來,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如80平方米的居室,在無風的情況下,室內外溫差為20攝氏度,9分鐘內就能交換空氣一次;而溫差為15攝氏度時,需11分鐘交換一次。如果溫差無法準確掌握,則開窗30分鐘就足夠了。那么,如何給室內通風呢?
首先,每天開窗換氣不少于兩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開窗時間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為佳。因為這兩個時段內氣溫已經升高,沉積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經散去,開窗換氣效果較好。在室內放一臺小型高效負離子發生器,對保持空氣流通和新鮮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其次,每天到室外待一會兒。冬季的許多疾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當人們咳嗽、打噴嚏、聊天時,病毒、病菌則隨飛沫傳到空氣中,長時間待在室內的人吸入帶毒、帶菌的空氣后,很容易染病。
還可以通過綠色植物來幫助凈化空氣。常春藤、鐵樹等可吸收苯和有機物,茶花、紫羅蘭等通過葉片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吊蘭、蘆薈、虎尾蘭等能夠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