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從郵電時代到電信時代,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化的不僅是連接介質,更是連接思維。連接,不再是狹義的動作,更像是某種狀態。未來的社會將成為一個萬物互聯的社會。而5G技術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在一個個信息孤島之間架起了橋梁,通過萬物互聯,讓生活更美好。
5G改變生活
材料一:本報電 在近日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通信展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宣布5G商用正式啟動,今年年底將開通13萬個5G基站,北京、上海等地連片覆蓋。這標志著中國5G通信服務真正進入全民商用時代。
目前,北京和上海成為5G信號覆蓋最多的城市,廣州、杭州等城市也實現了5G網絡連片覆蓋。幾大運營商在全國50個城市首批開通5G網絡。
今年6月6日,中國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隨后中國5G商用進程不斷加快。9月9日,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先后發布公告宣布,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正式簽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將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
臨近2020年,三大運營商都在奮力進行5G網絡建設和業務布局,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5G加急戰。運營商在5G商用上正式展開競爭,5G產業也正式開啟全面加速落地階段。
(摘編自《5G商用正式啟動》2019年11月5日)
材料二:在不久前閉幕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5G應用的大規模集中亮相,讓人們看到了5G賦能體育的廣闊空間。據了解,在10月18日的軍運會開幕式上,峰值時有8.7萬多部手機同時在線收發信息。但武漢體育中心周邊布設的大小基站經受住了考驗,221個宏站和數百個室內分布系統正常運轉,確保安然度峰。用5G網絡360°全景看比賽,用5G手機玩游戲,在沙盤上通過5G+AR方式了解比賽場館信息,帶上眼鏡利用5G+VR來一場模擬跳傘比賽……豐富的5G應用,讓外國記者和運動員大呼過癮。而在軍運村的移動營業廳里,華為的5G手機也吸引了不少運動員的目光。5G移動通信網絡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大容量的顯著優勢,5G+4K全景高清直播能夠完美地傳遞海軍五項運動的魅力。
在軍運會直播過程中,被稱為“直播神器”的5G直播背包作用最為關鍵。為了讓觀眾體驗到“沉浸式”直播,運營商將5G手機作為熱點,用“5G終端+編碼器+高清攝像頭”組成5G直播背包,支持高速移動直播拍攝。5G直播背包實現了直播的移動化,依托5G網絡保證視頻高清,既突破了現場空間的限制,又通過高清畫面帶來了更加逼真的觀賽體驗。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助力軍運賦能冬奧-5G讓體育賽事更精彩》)
材料三:說起VR,現在的設備大多給人的印象就是沉重、體驗差。移動式VR設備雖然便攜性提升,但在性能上限制了圖像分辨率、幀數的提升。而PC的VR設備需要連接電腦,雖然性能充足,但難免笨重。5G的到來恰恰解決了這些問題,5G網絡的高帶寬和低延遲保證了大量數據的輸送,使體驗更加接近有線連接。
現在的VR設備,大多都用在了觀影和游戲上。在5G時代,VR更多的實用功能將被開發出來,比如通過VR設備連接無人機和機器人,進行工農業、醫療工作等等。較低的延遲和足夠的帶寬幫助了指令的及時送達和數據的大量傳送,保證了遠程控制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除此之外,自動駕駛也通過5G網進行了測試。2月5日,韓國SK訊公司宣布其搭載5G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成功通過路試。據悉,接受測試的無人駕駛車可以感知外界環境,躲避障礙物,在學校區域減速,甚至當路面突然出現類似孩童模型時,可自行停車。顯然這些功能能夠及時實現是得益于5G網絡低延遲的特性。
說到無人駕駛,自然少不了智慧城市的話題。比如,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在街道上暢通無阻的行駛,但很多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同樣會存在擁堵的問題。這時候宏觀的調控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所有的出行都匯總到一臺大型云端服務器上的話,就可以對每輛車的路線、時速等進行優化,從而達到最高出行效率的目的。而5G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及時快速數據傳輸的角色,極大推動了智能物聯網的發展。
(摘編自《5G的到來,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2018年2月25日)
【注】AR指人工智能技術。VR指虛擬現實技術。
●一讀一練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近日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通信展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宣布5G商用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全民商用時代。
B.臨近2020年,三大運營商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5G加急戰,5G信號將覆蓋除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以外的更多的城市。
C.在第七屆世界軍運會上,用5G網絡360°看比賽,用5G手機玩游戲,在沙盤上通過5G+AR方式了解比賽場館信息等5G技術經受了考驗。
D.現在的VR設備大多圖像分辨率差、幀數低,但如果實現5G+VR,就能改變VR設備的性能,實現大量數據的輸送,使體驗更加接近真實。
2.“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請根據材料概括,5G將在哪些方面帶來改變?
答:
區塊鏈的創新發展
材料一:這段時間,“區塊鏈”成為輿論熱詞。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什么是區塊鏈?從科技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從應用視角來看,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潮、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
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存證”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為實現社會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區塊鏈“分布式”的特點,可以打通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信息和數據共享;區塊鏈形成“共識機制”,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真正實現從“信息互聯網”到“信任互聯網”的轉變;區塊鏈通過“智能合約”,能夠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從而大大拓展了人類相互合作的范圍。總體而言,區塊鏈通過創造信任來創造價值,它能保證所有信息數字化并實時共享,從而提高協同效率、降低溝通成本,使得離散程度高、管理鏈條長、涉及環節多的多方主體仍能有效合作。
(摘編自李拯《區塊鏈,換道超車的突破口》,《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0日)
材料二:從全球來看,區塊鏈產業發展動力依然充足。區塊鏈應用場景已基本實現從起始的數字貨幣和礦機制造向金融服務的延伸,目前更是向著供應鏈、數字版權、食藥可追溯等多個領域持續滲透。從我國來看,區塊鏈產業具備廣闊上揚空間。得益于互聯網巨頭的持續投入和新興科技企業的積極加入,以及量大面廣的潛在市場,區塊鏈產業在2~3年的短時期內幾乎完成了面向當前產業鏈全環節的覆蓋式布局,數百家以區塊鏈為主要業務的企業涵蓋了產業鏈上游的硬件制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產業鏈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以及支撐產業發展的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等多個環節。
(摘編自李頤《區塊鏈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光明日報》2019年10月31日)
材料三: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0月29日報道稱,中國正在重點關注創新方法的使用,包括區塊鏈技術的推廣。專家確信:中國服務行業的數字化運用范圍要比美國更廣。區塊鏈未來將有助于減輕對美元的依賴。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副教授彼得·莫濟阿斯指出:“如今,全世界都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中國也不例外。中國人在經濟數字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服務領域的許多業務都以電子形式進行,如單車租賃、商品和服務的線上銷售比美國還要普及。中國人就連上街買冰激凌也采用無現金的移動支付方式。”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系系主任亞歷山大·盧金說:“中國希望在所有新技術方面都占據優勢地位。這從5G網絡的例子中就可見一斑,區塊鏈是可以用于銀行匯款的最新技術。從種種跡象判斷,它可幫助繞過美國銀行。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都是通過美國銀行進行外匯結算的。區塊鏈將使銀行之間可以不經由中間機構建立直接聯系。”“因此在我看來,押注區塊鏈將有助于擺脫占主導地位的美元。”
(摘編自參考消息網2019年10月30日)
●一讀一練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把區塊鏈作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等論斷展現出黨中央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斷力和未來預見力。
B.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給人們提供了全新思路,由此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存證”問題,從而實現社會征信。
C.資金的持續投入、新興科技企業的積極加入、巨大的潛在市場,將會使我國區塊鏈產業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D.中國正在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獨立的支付系統,主要是為了擺脫美元的控制,獲得經濟上的自主權。
2.以上材料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獨立報》報道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