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巴顏喀拉山的峽谷奔騰而出,蜿蜒九曲,一路留下大河滔滔的雄渾,也有沙鷗翔集的嫵媚,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的裕足,也有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度,黃河,自古以來就是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寧,天下平,從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到新中國成立后實現歲歲安瀾,一部黃河治理史就是一部治國史。如何對待黃河、治理黃河,歷來是執政者繞不過的課題。
一度,伴隨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迅速增長,黃河經歷了污染之痛,有過斷流之傷,如今,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并逐步落實,黃河進入全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新時代。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對于沿黃九省區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對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的第一題,如何從各自為戰、九龍治水變為生態優先、流域之治,這無疑考驗著沿黃各地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