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酒泉子》,唐教坊曲名,自溫庭筠填詞創作后不斷流傳,自唐至清可考文獻中記載有68首詞作。隨著時間的推移,《酒泉子》詞調所表現的內容在發生著變化,題材上主要有閨情相思、寫景詠物、傷離懷人等,題旨上主要表達閨怨、相思、別愁、詠景、惜時、興亡等。
關鍵詞:酒泉子;閨情相思;寫景詠物;傷離懷人
在歷代詞集中,《酒泉子》詞牌下詞的數目雖不多,但格律混亂復雜,多達22體。因而,學術界在關注這一詞調時多著眼于其格律的研究上,在梁晨的《〈全唐五代詞〉四十一至四十四字小令詞律研究》和陳天琦的《晚唐五代令詞格律之定型與演變研究》中分別單列章節,研究詳盡,本文不予贅述。而較少學者對其內容的分析,只有個別學者對個別作家的《酒泉子》詞作進行了鑒賞,如馬里揚的《“放情須遠”與“用意愈深”——潘閬〈酒泉子〉的兩面》,對潘閬《酒泉子十首》的表象寄托和深層寄寓進行了細膩的分析;大邱對孫光憲《酒泉子》的鑒賞,將邊疆戍卒的悲苦情感及蒼涼、遒勁的意境賞析透徹。但總體上缺乏對《酒泉子》詞牌下詞作內容的全面整理與分類,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自唐至清共68首詞進行內容上的分類和賞析,以求總覽《酒泉子》內容之全貌。
一、《酒泉子》的詞調源流
酒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名。“漢應劭《地理風俗記》:‘酒泉郡,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填詞名解》:‘漢武帝置酒泉郡,城下有泉,味甘如酒。郭弘好飲,嘗曰:“得封酒泉郡,實出望外。”詞名取此,曰:《酒泉子》。敦煌卷子《茶酒賦》:‘國家音樂,本為酒泉。疑另有《酒泉》大曲。敦煌曲中有《酒泉子》三首,詞中‘每見惶惶,隊隊雄軍驚御攆,‘爭奈失計無投竄等語,與昭宗乾寧二年(895)五月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率精兵入覲,引起京師大恐情況合,或作于此時。”[1]調名本意據《中國詞學大辭典》所言或另有大曲,或為詠戰事的大曲。在《詞調名稱集釋》中又有:“酒泉:即今甘肅酒泉市。此為以地名作詞調名。子:詞調的一種名稱,有小曲的意思。調名本意即為詠酒泉地名的小曲。此調又名《杏花風》《春雨打窗)《憶余杭》。”[2]綜而論之,《酒泉子》本意詠酒泉地名的小曲更為明確,其作為詞調,溫庭筠首填,著有《酒泉子四首》,韋莊等詞人皆以此體為宗,成為酒泉子之正體。《酒泉子》多為胡樂新聲,倚聲填詞,后世文人創作自覺從胡樂中汲取營養,在詞作風格上直抒其情。
二、《酒泉子》詞調的題材分類
據崔令欽《教坊記·曲名表》所載,隋唐時期流行的燕樂曲調有相當部分來自民間小唱或有民間淵源,每一個曲調都包含著特定的情感內涵。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有云:“唐人填曲,多詠其曲名,所以哀樂與聲尚相諧會。”早期的民間詞作便多詠調名本事,所謂“調與題和。”[3]亦即內容與歌辭調名的本來意義相契合。調名兼有樂曲與題目的雙重意義,如敦煌詞所載《酒泉子》三首詠戰馬寶劍和邊地將士。隨著時代變遷以及詞人的創作實踐,詞調所表現的題材在不斷發展變化。目前記載最早用此調的溫庭筠《酒泉子》四首,詞作抒發了傷離懷人的哀怨愁思。同一調名,而人各一體,不同的詞人在用同一詞調創作時所寫的內容有別。隨著時間的推移,《酒泉子》創作題材也在不斷開拓,主要從以下四個類別來分析。
(一)閨情相思
《酒泉子》作品中男女情愛為主的閨怨相思題材占據著絕對優勢,在查閱到的68首詞中共有33首。
首先,表達相思之苦難捱。馮延巳的《酒泉子·庭樹霜凋》“庭樹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4]381,作者沒有直言相思有多苦,而是著意烘托氛圍,樹木凋零,燭影搖搖,琴弦斷裂,鸚鵡含怨,引發讀者細細體會主人公的悲凄情懷。尾句又一如隴頭云之縹緲,一如桃源路難尋,比喻二人難再相聚,尾句“桃園路,兩魂消”[4]381清真意切,感人頗深。溫庭筠的《酒泉子·日映紗窗》,女主人公由屏山之碧色、燈滅時產生的煙靄聯想到所思之人遠隔萬水千山,宿妝惆悵倚高閣,愁思滿懷,無限相思,通宵無寐,尾句又借暮春時節使相思之情愈濃[4]214。再如溫庭筠的《酒泉子·羅帶惹香》,“羅帶”“紅豆”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來象征愛情和相思。起二句以此興起睹物懷人之情,又用一“新”字和一“舊”字對比,可見其相憶之深和相別之久,“斷離腸”更見其相思之切。全篇情意宛轉,哀傷之至,使人心惻;《酒泉子·楚女不歸》:“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寄千里相思之意,訴夢縈魂牽之情。牛希濟的《酒泉子·枕轉簟涼》:“夢中說盡相思事,纖手勻雙淚。”[4]618夢中與情人說盡相思事,纖手勻淚,文筆清新。韋莊的《酒泉子·月落星沉》,女子的相思夢被子規的啼叫驚醒,思念之情難以忍受[4]557。與之相近的還有張泌的《酒泉子·春雨打窗》,春雨打窗,將女主人公從睡夢中驚醒,情意委婉,如怨如慕[4]604。
其次,因戍役導致征人和妻子分離,表達相思之苦。孫光憲的《酒泉子·空磧無邊》,主人公遠戍給征人和妻子帶來無盡的痛苦[4]812。起句便展現了一幅西北邊關的蒼茫氣象,茫茫戈壁,浩瀚遼遠,了無生機,這種空寂與茫遠怎不令人思念故土親人?而陽關萬路,有家不能回,表達了守邊將士常年置身荒漠的苦情。下片寫人,戍卒在出征前妻子千針萬線縫制的貂裘已經破舊不堪并且窄小,暗示多年未歸,“胡霜千里白”戍卒對未來命運的不可知。兩地相思,心心相印,孤寂之感尤顯沉凝,“上高樓”既可理解為邊關的戍樓,又可理解為家中的高臺,一邊是歸心似箭,一邊是秋水望穿,登樓遠眺,遙寄相思。曹勛的《酒泉子·簾幕閑垂》“有人陌上冷征衣。未成歸。檐間鵲語卜歸期”[5]1229當屬同一類。
再次,詞作中寫閨怨之惆悵凄寒。馮延巳的《酒泉子·庭下花飛》,從庭院、門簾、殘燭,最后直寫到深深屏闈后孤眠的女主人公,她苦悶、壓抑,又落花飄飛與夢魂凄迷呼應、情景交融,意境哀婉。《酒泉子·云散更深》,寒風頓起,羅衣單薄,自然環境的凄寒與內心深處的絕望與悲涼相呼應,吟詠自己的不幸愛情。再如顧的《酒泉子·水碧風清》,女主人公因丈夫久去不歸而生埋怨之情,“恨無涯”“憎蕩子”,以怨寫愛[4]714,可見其情深難抑、思念倍苦的真實心態。
然而《酒泉子》閨情的作品中,雖基本表現感傷凄涼的情調,但經查閱,亦有一篇表現與情人相處開心的詞作。孫光憲《酒泉子·斂態窗前》:“斂態窗前,裊裊雀釵拋頂。燕成雙,鸞對影,耦新知。玉纖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4]813由女子清晨梳妝時精心打扮的場景,表現了她與情人相處時的愉快心情。其中“斂態”“嗔共照”的行為描寫,體現了女子嬌羞和故作矜持的微妙心理,將女子與情人成雙對影的生活情狀寫的動人心扉。在諸多傷感色調中有一番別樣的意蘊。
(二)寫景詠物
寫景詠物類的詞作在《酒泉子》68首詞作中有22首,僅次于閨情相思類。首先和春景有關的,如毛文錫的《酒泉子·綠樹春深》,詩人面對大好春光,正好消遣,海棠花下獨酌,陶醉于香風之中,吟詠春景之美[4]664。晏殊的《酒泉子·三月春風》,由暖風下好花無限想到昔日情景,最愁人,一句“長安多少利名身”點明心聲,只想有一杯醇香的桂花酒,以求花下醉芳,留住春的腳步,惜春之情[5]95。還有借對春景描寫表達時光易逝、珍惜時間的,《酒泉子·春色初來》描寫春日初來、萬樹花開、蝶斗鶯飛的景象,詠對春日的喜愛,下片抒情,不戀富貴,把酒看花要盡興,要珍惜時間[5]95。
其次,歌詠地方風光。具有代表性的是潘閬的《酒泉子》十首[5]5。他歌詠杭州風光的十首,開啟了北宋城市風情組詞的創作先河。起首一闕長憶錢塘,總體概括杭州風景如畫、萬家掩映的美好景象,此后篇章分別歌詠西湖、孤山、西山、高峰、吳山,觀潮等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潘閬的《酒泉子》的詞調名是為“酒泉子”或是“憶余杭”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關于這一問題,夏云壁在《關于〈酒泉子〉一調的種種》和方智苑的《詞調考辯》中已分析詳盡,本文不予贅述。更想探討的是關于對這十首《酒泉子》主旨的理解,是否只是對杭州風光的吟詠?宋人開始一般認為潘閬是在客居京師時,寫下的《酒泉子》十首。《酒泉子·長憶錢塘》中“別來隋柳幾經秋”一句,大多認為“隋柳”參證周邦彥之名作《蘭陵王》詠柳“隋堤上、拂水飄綿送行色”,并由此判斷為京城的標志。再如《酒泉子·長憶西湖》中“東望眼欲穿”的“東望”,從南唐開始,自吳越之地前往汴京,宋人稱之為“西入”,因此,潘閬居于京師時,才會把看杭州稱為“東望”。而此前,潘閬因牽涉到宮廷斗爭中而遭受黜落,因而沒有機會踏足京師。或許其詞不僅是“放懷湖山,隨意吟詠”之詞,在歌詠杭州風光下或有政治上的寄寓,這一點將在以后的研究中繼續探討。取其中《酒泉子·長憶觀潮》來看,其意蘊就不僅僅是吟詠風光。“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作者長憶錢塘江漲潮的景象,人們爭相觀望,在轟天震地的鼓聲中,弄潮兒不畏驚險,手持紅旗,不染濕紅旗的景象才是作者即便身處異地,也不能忘懷的。上闕回憶觀潮,“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把潮來時的浩瀚表達的淋漓盡致,聲音轟隆震蕩,響徹云霄,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了潮勢的驚險,潮聲的震撼。下闕回憶弄潮,最妙一句該是“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那驚險場面令作者心寒,那些弄潮兒立于濤頭,嬉于波谷,供觀潮者特別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們賞玩娛樂。縱觀這一首,作者除了表達對錢塘江漲潮的壯觀景象的贊美、對弄潮兒高超技藝的贊嘆外,應該還有對那些有這樣享樂欲望的統治階級的批判和對罹難者的深切同情。
吳鎮的《酒泉子》八首是據其畫作《嘉禾八景圖》所作的詞[6]936,《嘉禾八景圖》是寫元代嘉興縣境內的八段風景。吳鎮依照潘閬《酒泉子》詞牌填詞題畫,對從嘉興到嘉善魏塘的八個風景點:空翠風煙、龍潭暮云、鴛湖春曉、春波煙雨、月波秋霽、三閘奔湍、胥山松濤和武水幽瀾進行了細致地描繪,反映了吳鎮的鄉土情結和隱逸處世的心態。
最后,涉及宮中景色。如司空圖的《酒泉子·買得杏花》,情調深沉,哀怨凄涼,全篇雖詠花、惜花,但一句“旋開旋落成空”實乃是為行將就木的晚唐王朝所唱的一曲挽歌[4]262。張泌《酒泉子·紫陌青門》,上片寫京城宮中春色、御溝輦路,下片寫一放蕩不羈主人公的行徑,似暗指李白,故又傳為李白所作。
(三)傷離懷人
《酒泉子》作品中也有許多寫傷離懷人、抒發離情別緒的詞作。溫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條》,看似寫景,實際上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于柳條浮萍之間深含情事,首二句,用柳比喻女子,借柳絮暗指游子,一朝柳條飄落再難重逢,柳欲尋掉落的柳絮,但因春雨蕭蕭無跡可覓,以此來感嘆人生之別易而再相見卻難,主人公以柳自況,含蓄表傷離懷人之情,下片又直抒別情,音信疏索,美景春宵只能掩屏垂簾,寂寞度日。馮延巳《酒泉子·春色融融》“天長煙遠恨重重,消息燕鴻歸去。”愛人遠離,鴻燕歸去,音信難通。曹勛《酒泉子·連面霜風》“信里催歸無恨意”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馮延巳《酒泉子·芳草長川》“歸鴻飛,行人去,”“雙臉淚,夕陽天”,直言別離的凄苦傷悲。李珣的《酒泉子·雨漬花零》“紅謝香凋池兩岸,別情遙,春歌斷,掩銀屏”[4]605,女主人公看到兩岸花凋香殘的景象,勾起自己的傷心事和離別情。
(四)其他
《酒泉子》作品中還有一些詞作是因詞作過少難以歸類的,在這里分而述之。
首先,與絕色佳人有一面之緣,難以忘懷。牛嶠《酒泉子·記得去年》“鈿車纖手卷簾望,眉學春山樣。鳳釵低裊翠鬟上,落梅妝”[4]576,主人公回想起去年杏園游宴時美麗景色,一輛華貴香車內,絕色佳人卷簾而望,那妝飾、貌相,印入腦海,至今難忘。
其次,表達古今興亡之感。辛棄疾《酒泉子·流水無情》,初看“離歌一曲怨殘陽”似是送別友人之作,但“空城”二字涉及六代國都的建康,“空城”,表明豪華已不在,“離歌”也不是友人之離別,而是與建康城之別,古城寂寞的情狀可以想見,這才有的一曲怨殘陽。下片寫離宮春色,初看東風吹拂,官柳舞動,宮墻依舊,但實際上,景依舊而國不在,花濺淚,春聲一片,卻無處話凄涼,最后點出“興亡”,全詞盡現物是人非、古今興亡的感慨[5]1973。
再次,表達生命思考。王寂的《酒泉子·夫人生朝》,全詞呈現出其樂融融、歡樂祥和的場面。上片描寫壽宴,夫人壽誕之時,酒宴豪華,觥籌交錯,開懷飲酒,兒孫們帶著祝福前來,歡聲笑語不斷。然而時光無情,轉瞬即逝,一切美好也隨之而去,到此,好似惆悵滿懷了,作者卻略去當中的惆悵,反而要“禊飲連宵”,要對酒當歌了[6]33。人世間,功名富貴固然重要,然而,能和妻子相伴,能有子女承歡,有不怕時光流逝的豪情,有及時享樂的心境,即便“人間歲月盡飛梭”,又有什么關系呢!“名在仙班應不老,人間歲月盡飛梭。奈君何”。在歡喜過后深含著作者關于生命的思考。
最后,與戰事有關。敦煌詞中的《酒泉子·每見惶惶》,一隊隊大軍直撲皇宮而朝廷盡管兵力強大,但由于指揮失計,貪生怕死,置帝王安危于不顧,紛紛逃竄,并趁亂擄掠皇宮寶物。作者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無情嘲笑官僚貴族的狼狽怯弱,高聲頌揚義軍的英勇無畏[4]875。《酒泉子·紅耳薄寒》著重描寫戰馬馳騁沙場時奮身戰陣的情態,是一首成功的戰馬頌歌。《酒泉子·三尺青蛇》上闕寫寶劍的裝飾和鋒利,下闕寫寶劍曾歷無數戰陣。
三、結語
綜觀《酒泉子》詞調下的68首詞作,雖溫庭筠《酒泉子》四首未貼合該詞調本意,但因其首先為《酒泉子》填詞,后人在創作時多以他的詞作為正體,所以在題旨上大多表現男女之情,所表達的情感幽怨綿長,凄苦悲涼,讀之潸然淚下。根據詞作所表達的情感將《酒泉子》詞牌下作品分為了閨情相思、寫景詠物、傷離懷人三大類,表達的情感或為情人之間難以相見的悲苦,或為久等未歸的怨懣,或為別離之時之后的懷念,或為對美好風光的吟詠,或為對物是人非、時光流逝的感慨……一些難以歸類的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就比較多面了,有古今興亡之感,有生命長河之思考,亦有對戰士、戰馬、寶劍的詠嘆。通過對《全唐五代詞》《全宋詞》《全金元詞》《納蘭詞全集》《張先詩詞全集》的查閱,將《酒泉子》詞牌下所有作品進行了梳理、分類和鑒賞,力求盡現其內容之全貌,查閱過程中或有遺漏,期待進一步完善。
現將整理情況用表格的形式呈現如下。以求直觀、一目了然。
參考文獻:
[1]馬興榮.中國詞學大辭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560.
[2]潘天寧.詞調名稱集釋[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28.
[3]沈括.夢溪筆談[M].北京:中華書局,2015:45.
[4]張璋,黃畬.全唐五代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唐圭璋.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65.
[6]唐圭璋.全金元詞[M].北京:中華書局,1979.
作者簡介:段華升,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