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亮
摘要: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的意圖、功能及任務等方面都不一樣,這就使得二者內容上也有所不同。由于社會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要求城市規劃同環境規劃必須協調發展、整體建設,因此促使現代城市規劃實現生態化的發展。是以,目前各級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怎樣增強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間的協調統一性。鑒于此,文章在探析我國城市規劃同環境規劃的現狀基礎上,對怎樣增強二者的協調性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對建設生態化、科學化及可持續化的現代城市有所幫助。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規劃;協調發展
現如今,伴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我國城市化水平也不斷提高,這使得城市建設發展當中迎來了越發嚴重的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及交通擁擠等現象,對城市規劃發展進程造成嚴重阻礙。然而現代城市大規模的擴建活動對周邊生態環境形成了重大污染,致使城市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繼而又對城市規劃發展造成影響。所以,如今城市建設首先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加強城市規劃同環境規劃的協調發展,這對高質量打造和諧宜居的現代化城市,推進我國現代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有利。
一、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的現狀
(一)城市建設用地與生態用地間的問題
城市建設用地和生態用地間的矛盾
城市規劃的重點在于社會的經濟發展建設,環境規劃的重點在于環境的生態化建設與保護。當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傾向于政績化和規模化,而正是如此,城市的大量土地都被規劃為城市建設用地,反之生態用地面積則大幅度減少,導致環境規劃目前位處被弱化忽視的狀態,進而出現城市高樓林立但居住環境逐漸惡化的現狀。
(二)城市規劃整體布局弱化環境規劃
這種現象重點反映在城市總體整體當中,不同類型的用地比例不平衡。一種廣泛存在的問題是以GDP增速作為主要標準的城市發展模式,重視硬件的建設而對于居民生活有關的綠地、人工湖及水生動植物等土地劃撥比例相助低下。統計顯示,我國的工業與建筑用地大約占比為66%,綠地面積僅占比7%,在我國城市規劃中工業與建筑用地占比率過大。最終導致出現“水泥森林”夾雜這污染的環境,并且因為城市規劃各部分間效用混淆,使得環境治理更加困難。
(三)城市人口膨脹與環境容量的沖突
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建設實際上是側重于工業用地與住宅用地,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迫成分,其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持續增加對于居民居住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對住宅用地具有更嚴格的需求。基于此,城市的規劃必須要對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做優先考慮。因城市人口的極速增加,人均所占有的自然資源量則必然大幅下降。這就導致城市規劃處于兩難境地:重視住宅和工業用地則必然會降低環境保護用地面積,而城市環境則勢必會惡化;反之,若環境規劃達到條件,那么住宅和工業用地面積則會減少,社會穩定則會受到影響。這是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間的主要沖突點。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致使環境的可容納性越發靠近其所可以承受的人口頂點,而環境惡化與環境自凈能力的缺失二者之間的問題難以避免。因此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今后所面臨的問題與矛盾必須協調妥善,必須高度重視。而問題的核心切入點在于如何有效協調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
二、強化環境規劃與城市規劃協調性的有效建議
(一)基于城市實際的環境狀況
相關部門在進行城市規劃工作時,應先組建調研小隊對城市的基本生態狀況與總體環境狀況加以準確、全面和有效的考察,制定考察報告。工作人員應基于環境考察報告來編制和設計城市規劃,同時要注重環境規劃對于生態環境的意義與效用,要重視城市整體建設與生態環境間的共同發展,使城市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實現和諧統一的可持續性良性發展。
(二)強化環境規劃的法治化程度
國家應建立并健全一系列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與政策,從而強化環境規劃觀察與實行的法治性與制度性。比如,可依據國內具體情況頒布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及具體的環境保護法則,如能源代替政策、凈化空氣等,同時利用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強制約束人們的不良行為,落實違法處置力度,增強處罰執行強度,由此不斷提升環保意識,讓城市居民自覺進行環保工作,從而真正保證城市規劃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共存。其次,要注重城市發展中生態環境具有的重要意義,強化二者間的協調性。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加強重視和關注現代城市全面規劃建設中生態環境規劃建設。所以,相關部門在擬定城市規劃過程中,必須要深入分析城市生態環境與其各方面發展間的關聯,明確二者間的相互作用,城市現代化建設需要以生態環境理論視為基礎指導理論,從而增強城市規劃方案的生態性、合理性及科學性,防止生態環境受到城市規劃建設活動的不良影響,真正促使城市實現現代化建設發展。
(三)加強與改進環境規劃在城市規劃體系之中的地位與作用
從宏觀角度來說,環境規劃與城市規劃二者的協調性需要通過區域規劃體系的建設健全來實現,因建立規劃體系需要立法與部門機構設置的調整,以及考慮體制改革與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所以無法一舉成功。由此,在當前規劃體系有待優化的形勢下,環境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相互協調極為緊迫和必要性。基于現今的體制下,不健全的環境規劃制度難以保障環境規劃的有效實施,相比而已,在立法運作與監管實施等方面城市規劃都十分健全,因而“規劃管理單元”的模式非常值得環境規劃參考和借鑒。所以,基于當前實行的規劃制度,必須加強完善與改進環境規劃在城市規劃制度之中的地位與意義,利用先進技術和法律制度等手段提高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的協調性,并最終利用城市規劃的法定規劃與強制性規劃的執行達到協同落實環境保護的目的。
結語:
環境規劃同城市規劃工作達到協同統一不斷短期就能完成的,所以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由表及里,腳踏實地的開展工作。要不斷提升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增強環境規劃同城市規劃的全面協同統一,增強二者之間的互相配合和輔助關系,進而推進我國城市化進程,全面實現和諧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侯亮.淺談現代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不協調的主要原因[J].居舍,2019(06):13-14
[2]李倩.分析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規劃[J].磚瓦世界,2019,000(020):24-26.
[3]范露陽,包存寬.論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的隔閡與合力[J].環境保護科學,2017,043(00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