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莎
摘要:摘要配電線路損耗是10kV及以下配網運維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是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供電企業提質增效的根本之一。本文通過對線損管理的意義以及10kV及以下配網中線損管理存在問題進行介紹,有針對性的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希冀為以后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可供參考的資料。
關鍵詞: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電力企業;資源浪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系統的升級改造速度也是不斷的加快,電網覆蓋的面積不斷增大,供電線路的長度也是隨之不斷的增加,進而造成配電網絡中所產生的損耗也是逐漸的增大,這嚴重影響了遠距離輸電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遠距離輸電中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1 線損管理的意義
線損管理是供電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重大的意義。根據我國目前對電力企業進行調查分析,我國的大部分電力企業在線損管理中,只注重對技術的管理,忽略了電力系統、人員以及安全方面的內容,因此造成了管理的效果并不顯著,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損失。
2 10kV及以下配網中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監督機制不完善
許多電力企業未能制定詳細的降損管理措施,監督也不嚴格,不能很好的防范線損的發生。同時,管理人員往往也會忽視電網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進而難以阻止線損的產生,也不能應用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改善線損情況。此外,這種不完善的線損管理機制使得電力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聯系,使管理缺乏有效性。
2.2網架結構不合理
最近幾年以來,隨著發展建設的加快,以及大氣污染治理中電取暖設備的增多,用電量的增長速度明顯,但是由于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的不到位,導致了電網的發展不能與城市負荷相匹配,出現了滯后的局面。由于,用電量的增加,致使許多電網線路長期處于滿載或是過載狀態下運行,造成了線路的老化嚴重,尤其是在一些老的居民區內配電網的配置水平低,容量不足,導致電網的損耗加大。
2.3三相負荷不平衡
不同的用戶用電狀況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應該及時的調整三相負荷,從而保證三相負荷的平衡性,進而保證配送電的穩定性。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中,電力企業并沒有對三相負荷的調整給與足夠的重視,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季節的用電情況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整,因此就導致了三相負荷的不平衡度加大,當線路中電流加大之后,線路的損耗就隨之上升。
2.4計量裝置不準確、不穩定
在配電網絡中,為了能夠保證電能供應質量和效率,需要對電能的流量進行一個實時的統計,因此對計量裝置的實時采集數據準確性、穩定性、精確度要求就比較高。在實際的電網運行過程中,計量裝置由于信號不穩高或者是頻繁掉線等問題導致經常出現計量數據缺失的現象,這也是線損管理中面臨的一個困難。
2.5管理粗放
目前線損的管理沒有進行長期的規劃,由于線損的分析不能與現狀很好的結合,這樣往往造成線損的問題難以解決。同時,線損的指標管理也沒有實現分級、分線、分壓下達與考核。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往往對線損問題進行淺顯的分析,他們往往只是初步的對比線損與計劃指標,而不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
3 10kV及以下配網中線損管理要點
3.1完善線損管理機制
加強對線路線損管理機制的建設,在原先的線損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具體工作成立領導小組組成管理團隊,在具體的分工中實行責任到人制度及獎罰分明制度,做到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每項事故都有相應的責任人承擔。除此之外,還要不斷的加強對管理隊伍的素質建設,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使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能夠高質量的完成管理任務。
3.2提高設備材料的質量
降低材料本身的損耗是降低線路損耗的根本方法,電力企業在10kV及以下配網建設的環節上應該加強對設備材料的控制,電力系統設計部分應該制定一份專門的10kV及以下配網和用電設備材料的標準,對材料的節能性、穩定性以及絕緣性等性能進行規范,提高材料的質量,從基礎上保障10kV及以下配網的安全。
3.3改善結構布局
當前我國在10kV及以下配網的結構布局嚴重滯后于電力工業和實際的應用需求。因此,要加快進行10kV及以下配網以及用電結構的調整,優化布局結構。首先要從電網布點的角度出發,通過對10kV及以下配網以及電網結構的調整來實現對電流電壓的監控,保障電網運行過程中電流電壓值始終維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避免出現線路損耗增大的現象。此外,合理的調整結構,縮短輸電距離,避免環形供電和迂回供電的可能,保障用電效率。
3.4調整三相平衡
調整配電網三相負荷,保持平衡,可以降低線路的損耗,提高配電器的效率。三相負荷不平衡,在中性線有電流通過時就會增加中線的損耗。因此,要根據規定合理的調整三相負荷,保障三相負荷的不平衡度要小于10%,防止出現一項負荷多大,另一項負荷輕載的現象。
3.5完善計量數據
計量采集數據的精確性是保障線損數據準確的首要前提。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搭建的基于自動采集裝置和圖模庫一體化的同期線損管理平臺系統,將線損理論計算和統計計算、報表管理及指標管理、線損分析集成于一體,給出了線損管理總體流程圖,線損管理的數據包括電網的結構數據、運行數據和自動采集的電量數據。在使用電量數據計算線損時,將負荷進行分類,按負荷類型進行計算.以減少平均功率對線損計算的影響.配電網線損管理系統共有7個模塊.包括數據庫、外部系統接口、圖形系統、網絡拓撲、線損計算、線損分析及報表,可對高、中、低壓配電網中各類設備的電能損耗進行離線/在線計算和分析,能有效提高數據的精確性和工作效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10kV及以下配網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10kV及以下配網中線路產生損耗的原因多種多樣。所以說,在對其進行線損管理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應對,不能一成不變。對電力工作人員來說,線損管理是一項長期工作,自身在工作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技能,以應對可能出現各種問題。線路損耗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電力企業要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對待,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袁軍.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8,000(001):144-145.
[2]徐琦.10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16):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