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友
在中國奮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當下,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日前卻公開宣稱,中國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業回流美國。這種缺乏道德感的話語出自一位美國部長之口,令人難以置信。
基本的同情心和起碼的道德感是人類行為的標尺。但是,從羅斯的這一表態來看,極端自私自利似乎已經控制了他的思維,并且占據其價值觀。他冷血到連外交禮儀也顧不上,直接把有14億鮮活生命的國家正在發生的公共衛生疫情,看成是實現美國利益優先的“機遇”,于情于理都是極為不合適的,也必然會遭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憤怒譴責。
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災疫的。美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被世衛組織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09年,首先在美國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傳染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范圍導致28萬人死亡,美國則超過萬人死亡。試想,如果美國正在全力抗擊H1N1流感,中國高級官員卻表示該流感有助于打擊美國經濟,加速全球投資流入中國,美國人民和國際社會作何感想?對于中國民眾正在遭遇的疫情,羅斯一心只想著制造業是否回流那點“小九九”,格局也太小了。
疫情無國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作為世界經濟實力最強大國家的商務部長,羅斯不但不應趁人之危,反而應正視和肯定中國政府做出的努力。正如世衛組織總干事聲明所說,全球都要對中國政府控制疫情蔓延的努力表示尊重和感謝。如果不是中國政府下定決心負起責任,忍受經濟面臨沖擊的短期代價應對疫情,世界將會遭遇更大的動蕩。如果不是中國這般對全人類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厲的手段,恐怕制造業還沒有回流美國,疫情就早早地進入了美國。
因此,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面前,中美最需要的是通過合作遏制疫情的發展,盡快研發能攻克疫情的藥物。在疫情面前,中國展現了透明度,向國際社會及時準確告知信息。
同時,中國對來自美國的各種支持表示感謝,表達了愿意和美國加強合作的清晰信號。特朗普總統也表示,美國正在和中國密切合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才是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有做法。
即使是從制造業的角度看,羅斯也表現出了專業知識的缺乏。疫情雖然對中國制造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而制造業是否回流美國不以美國政府意志為 轉移,需要各種因素推動。從美國制造業數據看,制造業回流美國仍然缺乏堅實基礎。疫情遠不是制造業回流美國的機遇,也根本無法動搖中國制造業的筋骨。作為負責制造業回流政策的主要官員,我們理解羅斯面對制造業遲遲不回流美國的失望,也可以同情其可能被特朗普責難和被認定為“無能”的窘迫,但是,堂堂美國商務部長,實在不應該把制造業回流的“偉業”與偶然性和短期性的疫情幼稚地結合起來。如果羅斯把制造業回流到美國寄希望于疫情,那么這種希望很快就會隨著疫情在中國的結束而破滅。▲
(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環球時報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