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川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金融服務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如今已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作為我國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金融服務貿易對我國資金跨國流動效率及國際貿易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金融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待提高,其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通過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現狀的分析和研究,發現金融服務貿易當前存在發展不平衡、專業人才匱乏、國際競爭水平較低和開放性有限等問題,并對其發展和改善提出相應建議,以便為我國金融行業發展及服貿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關鍵詞:金融服務貿易;貿易水平;國際競爭;開放性金融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而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也日漸提升,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競爭的重要領域。同時,在網絡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服務貿易的覆蓋范圍及規模也在快速擴展。2018年,我國服務出口2614億美元,同比變動14.6%,出口增速連創新高;服務進口5144億美元,同比變動10%。服務進出口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約占我國當年對外貿易的17.22%,且出口增速遠高于進口,我國已由傳統貿易大國逐漸邁向服務貿易大國。對于國家經濟和金融業發展來講,金融服務貿易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由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仍處于發展初期,在我國服務貿易中比重仍然較低,2018年占比僅為0.70%,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距離,存在國際競爭力不足,服務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等問題。因此,基于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如何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減少同發達國家的差距而提出一些建議。
一、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金融服務進口增速放緩,逆差情況得到改善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金融服務貿易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外資,而國內金融服務機構數量少且很少開拓國際市場。在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對外貿易中,進口貿易占比較大。隨著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不斷發展,其規模從2000年的1.78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54億美元,增長29倍多,總體呈波動中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僅占服務貿易總額的0.70%,但從增長速度而言,2000年到2018間的年均增速達到34.4%。
從金融服務貿易規模來看,貿易規模除2007、2008、2011年有所下降以外,整體規模呈不斷增長態勢。從金融貿易凈額來看,2000-2015年期間總體呈貿易逆差狀態,2006年貿易凈值達-7.46億美元的歷史峰值。自2015年起,金融服務貿易逆差額呈逐漸縮小態勢,隨后三年實現了連續三年的貿易順差。從金融服務貿易增速來看,2000年到2018年期間整體呈現前期平穩增長、后期快速增長態勢。其中,進口增速整體同出口增速相似,在2007-2008年出現同時下降態勢,而2010年到2018年進出口規模呈現出先擴大后縮小態勢,而進口增速下降,并逐漸實現貿易凈值正增長。
相對于美國等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存在服務水平較低、產品競爭力較弱等問題。國內金融機構涉足國際競爭歷史較短,國際業務范圍有限,且承接業務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低端產品,而其服務水平和競爭能力同國際金融服務機構還有較大差距。另外,隨著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增長,我國的高端產品和業務市場需求也日漸增長,而在國內機構難以滿足這一需求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金融服務貿易進口來解決,這也是我國貿易出口凈值長期為負的主要原因,并從側面反映出金融服務業發展較為落后。
自我國入世以來,盡管金融服務貿易出口規模遠低于進口,但一直處于穩定增長態勢。從金融服務貿易出口規模來看,2000-2018年的年均增速為22%,由1.86億美元增至82億美元,除2002、2004、和2015年以外,均呈現正增長態勢。同一時期,進口年均增速僅為9%,除2009和2015年以外,均保持正增長態勢。如今,我國出口增長速度已逐漸趕上進口,逆差情況也逐漸改善,金融服務行業也逐漸走向健康發展。
(二) 貿易占比不斷增長,提升空間較大
在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中,金融服務貿易雖總體占比較低(除保險貿易及相關業務),2015年占比僅為2.5%,這說明中國金融服務行業雖在規模上有所擴大,但在整個服務貿易行業中的競爭力仍有所不足。首先,從金融服務貿易規模的變化來看,其貿易規模在波動中不斷增長。依照入世承諾,我國近年來逐步開發金融市場,而金融服務貿易規模快速增長,由2000年的1.78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54億美元。但由于中國金融業仍位于起步階段,存在穩定性較差,貿易規模的增長波動幅度較大等情況,其跌幅在2015年達到52.48%。而2010年則有152.30%的漲幅。其次,從貿易比重變化來看,金融服務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及進出口貿易中的所占比重也呈總體增長態勢。在我國服務貿易構成中,金融服務貿易的地位在逐步提升,其占比由2000年的0.27%增長到2018年的0.70%,累計增長2.6倍。但在此期間,金融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并非穩定上升,在2000年到2009年間整體呈上下波動態勢,除2006年增幅達到137.16%,占比達到0.54%之外,服務貿易占比整體低于0.5%。2010年到2018年期間,除2011年和2015年出現顯著跌幅之外,其余年份均呈正增長態勢,且服務貿易占比在下跌次年就迅速回升。
(三)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近些年來,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出口額保持快速增長,而進口額則相對放緩,而其貿易總額和地位也穩步上升,但國際競爭力水平仍有待提高,金融市場發展仍然不夠穩定,其國際競爭力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距離,而國際市場份額占比較低。
由表1數據可知,從國際競爭力水平來看,我國同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呈兩級分化的特點。西方發達國際金融服務競爭力大幅領先于我國,特別是英美兩國的國際市場份額占比較高,兩國占比之和達到40%左右,這顯示出英美兩國在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市場上巨大的影響力。具體來講,美國的國際競爭力主要在于其在世界貿易市場中的主力地位,而英國則是由于其是傳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這些都有力促進了兩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相對而言,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占比未超過1%,這主要在于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同英美兩國相距甚遠,反映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