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強?孫磊
摘要:我們知道博物館文化信息的傳遞應該考慮融入時尚、滿足差異性消費需求,使博物館文脈在當代生活中得以延續和再生也是再創新,從而更好地挖掘藝術衍生品設計的可行,感知博物館衍生品帶給生活的變化和樂趣。希望通過探究能夠為提升對博物館衍生品設計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博物館;T恤衍生藝術品;時尚圖形設計
導言:
藝術無限,時尚不絕。博物館承擔著“成教化、助人倫”的任務,更是一個承載著藝術的殿堂。博物館很多展品價值連城,隨著探尋文化創新路徑,開發更多藝術衍生品來滿足公眾的需要。更好地傳播博物館的文化,擴大博物館教育功能和影響力。
T恤作為博物館衍生藝術品之一,更加貼近本文的探究。T恤圖形在不同時期都能及時響應流行文化與思潮,能拓展博物館衍生藝術品探究之需,結合T恤圖形表現時尚自身的特性,使博物館文化貼近生活,進一步體現出時尚、留念、情趣、傳播的作用。
一、境內外博物館對T恤衍生品開發和經營模式的啟示
英國最早定義創意產業“創造性”的概念。美國博物館行業采取博物館商店協會合作聯盟。旨在通過各成員的合作以及資源共享,提高博物館在一般零售市場的競爭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開發衍生品最成功的機構之一。為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成為現實。FMA聯合巴黎畢加索博物館以四款男女限量特別紀念版T恤art is lie專買出售,滿足人們收藏與欣賞。紐約現代博物館、古根海姆等藝術場館都配有商店和網店,所開發的T恤衍生品成為重要的經濟來源。
臺北故宮博物院開發的系列T恤衍生品,設計水準和受歡迎程度都非常高。內地也有4000個公共博物館在政策支持下也進行開發設計,相對境外而言仍然存在著單純移植的同質化和時尚感不強的許多問題:將T恤圖形設計以時尚前沿為載體,結合當代生活特征進行T恤衍生品開發,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和競爭優勢,無疑是每個博物館在進行衍生品設計時考慮的重要問題。
二、T恤衍生藝術品與博物館文化
“T-shirt”是T恤的命名由來,款式保留英文首字母“T”的形狀,只要在領口、袖口、下擺等細節的造型上稍加創意性改變就能傳達不同的感覺,能使著衣者的形象產生不同,T恤是平民化、大眾化,卻又充滿時尚的產物。魅力在于圖形、文字、色彩用來表達時代人們感情、頌揚文化、支持崇拜者或政治候選人甚至是推銷商品廣告的不同作用。
“文化”,《說文解字》描述:“文,錯畫也。象交文”。系指線條和色彩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則化成于下”。系指改造、教化、培育之義。文化并聯使用其核心就是人。
博物館文化符合其相關獨有機構功能對人類及其環境物證,把人類社會中“美的、和諧的事物化行于一切,從宏觀上對待、進行綜合保護、研究展示”,“以多元文化之,開放和發展的態度看待她的用戶(科研人員、學生和公眾、社會組織和旅游者等)。博物館文化應該是匯集而成,反映她特有文化本質特征與核心內容寫照的人文風貌,智慧結晶。
T恤是博物館衍生藝術品其中之一,指在博物館授權后基于藏品的要素和特點,經過再創作設計且在博物館商店、電商平臺銷售,融觀賞性、紀念性、實用性、收藏性為一體藝術商品。借衍化語言,創意成為大眾日常文化生活用品,消解通俗與精英藝術的邊界,拉近與平民的距離,使人們能夠更容易了解和感受博物館的文化作用。
時尚是一種文化潮流,作為T恤圖形設計反映博物館文化響應一種流行文化訴求的形式,類型多種多樣,特別是流行思潮信息的視覺表現提取使用,一旦被設計師發送出來并被人們接受。會使T恤本體從滿足功能需求上升到情感主體遷移。成定式流行傳播的生活方式,使穿戴者之間互為信息傳播和信息接收,對方的T恤圖形中解讀得到認同信息被消費、接受和效仿,精神層面上產生愉悅。這種帶有象征語義的時代性圖形設計一定會帶給時尚的鮮明烙印。
三、藏品的時尚信息遷移
時下人們存在于物化焦慮、失衡、浮躁的生活里,最大的時尚愿望是宣泄個人的自在與逍遙情感,T恤圖形扮演了對個性文化品位和理想的認可、接受與追捧的文化媒介,能夠反映當下這一獨特的意識形態。
云南省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圖案中有崇尚古樸生活的苗族刺繡,善將圖形排列、交錯、重疊、連續成一種活躍的生機盡情發揮,讓人感到一種充滿著運動和力量的美。有物色呈現出古樸大方的楚雄彝族服飾,以黑、紅、藍、黃、白色強烈對比為主,除男服飾顯得較為單調以外婦女服飾五彩斑斕。圍腰的馬櫻花綻放出獨特迷人的魅力。有宣泄著逍遙情感的石林彝族撒尼人彩虹帽。其背后傳說著呼喚來世之約,至死相守殉情的情感故事。有至今仍保留著濃厚高原民族特點的藏族服飾,男女皆愛飾物、配色大膽精巧。皮袍的花邊,常用藍、綠、紫、青、黃、米等豎立色塊依次遞增。肩部、下擺和袖口常以黑、紅、綠、紫色條紋依次排列,袍領口和靴子口常以十字圖形的作裝飾,給人以“自在慈善”、“逍遙為善”的聯想。土家質樸織錦、東巴奇妙文字。另外白族風花雪夜、哈尼族粗獷健美、傣族婀娜多姿等服飾圖形在民族情境中,蘊含著各少數民族最典型的、最具有顯著象征意義和逍遙自在的語義。將其以信息主體萃取遷移成為文字、色彩、線條等幾何化元素并與都市人的生活態度結合,給予純真幻覺的想象力,使T恤圖形或繁或簡地發揮抒懷消費者心中不可磨滅的美好記憶親和力,去表達自己的情趣、想法和主張,重新找回賦予民族圖形的特別時尚意義,滿足個性化需求不斷推動時尚消費。引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存在,穿用博物館文化元素的T恤。
四、多元民族服飾交織成的T恤圖形設計
T恤設計重在圖形設計,增加藝術性和時尚性,成為表達個性化的立場態度,托付各人的思想追求的境界。云南少數民族服飾圖案共同存在幾何圖形的美,構成多為連續及單獨形式,色彩特點對比明快調和、多樣統一。采用現代設計慣用的黃金比例分割幾何構成方法切入基本圖形再設計。抓住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的總體特征,根據印制工藝要求,把富有變化的民族圖案按黃金比例分割的矩形、螺旋線、三角形比率和比例、形體的各種相互關系等不同方式重新構成,新生成的圖形更具理性美和邏輯美感。才能使作品更具有價值。
眾所周知,美麗的黃金比例分割更加貼近人類的審美偏好。目前世界的人們比較流行用它進行審美判斷,是一種尋求時尚設計的好方式。T恤圖形之美有賴于再生圖形設計完成后在T恤上整體的布局與留白,圖形的大小比例關系和配置圖形空間的虛實關系十分重要。確保幾何構成比例體系給人的視覺感受帶來一些強烈的沖擊感,按比例疊加、組合,調整重疊各部分圖形進行點、線、面基本元素的變更。也要通過比例微調,使得所畫的每一個圖形元素及圖形位置擺放就變得更有依據。當我們設計每一件博物館T恤圖形時按黃金比例分割再生設計,將民族傳統中幾何圖形進行鮮明、極具時尚、個性化的特殊設計語言時是對圖形設計思維大膽嘗試。比如對民族圖案元素進行新的分析、判斷、選擇和整合,取其“形”、延其“意”,歸整為黃金動態矩形,然后用對角線將頂角相連接,然后繪制與矩形和對角線相交的平行和垂直線,再網狀形式下分解成一系列圖形。完成一次新的圖形系列的轉化設計。三角形和橢圓形黃金比例分割也同樣具備簡練、典型、單純,構成上規范的形式,同樣適合自由逍遙的個性化圖形設計。
結束語
觀眾需求博物館藝術衍生品品質提高,T恤圖形設計能成為探試博物館衍生藝術品市場的載體,使設計向傳播時尚主流方向發展是對每一位設計師的核心要求。在T恤圖形設計中將民族元素本質與現代審美融合,不斷摸索T恤衍生品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衍生,使文化記憶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弘揚,成為貼近需求引領時尚消費的有效途徑。博物館T恤圖形設計不再固守一種模式,它的突破更加具有豐富博物館文化內涵,使我們對此的研究可以獲得有益的啟示:T恤圖形設計隨時都可能超越傳統設計模式,敢于在各種可能性之間選擇某種方案,洞察一切“痛點”創作出具有新意并能帶動時尚潮流的作品,表達對美好生活最純真的向往,給予現代忙碌中的人們提供一種放松自我緩解壓力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徐晨陽,徐偉.傳統圖形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 (05):88.
[2]王強.淺析幾何學在藝術設計方面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6,29 (04).
[3]劉麗麗,基于當代服裝設計的云南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