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舞既是一項愉悅身心的舞蹈藝術形式,也可以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同時還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如今,各大高校已逐漸設立街舞課程作為選修課以此來豐富大學生生活,但由于街舞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理論方面有所欠缺,舞蹈教學理念單一落后。街舞作為選修課,授課對象更是舞蹈零基礎群體,應該以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為前提,貫徹落實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目標,最后達到街舞選修課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等效果。因此,普及高校選修課街舞課程的科學訓練理念及方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校選修課;街舞課程;科學訓練
街舞(Street Dance),起源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黑人社區的民間舞蹈,是基于美國東、西海岸不同的黑人民間文化和音樂風格而產生的多個不同舞蹈類型,融合音樂、舞蹈、服飾、運動、競賽等元素于一身,在高校中的開展受到了學生廣泛歡迎。雖然街舞選修課受到學生的極大喜愛,但是眾多高校的街舞課程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訓練方法不當會導致學生受傷且不自知。首先,國內街舞理論研究不足,僅靠技能教學,不能達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目標;其次,專業技能強的教師并非是高校教師,不能在高校中授課,而高校街舞教師由于工作后的工作壓力及生活壓力,沒有時間與精力再去各大培訓進修,導致街舞教師自身的技能只能保持甚至低于原來的技能水平;最后,中國非常欠缺專業的舞蹈訓練人才,就算是在專業院校中,科學訓練的意識也沒有在專業老師的教學中有所體現,尤其普通高校街舞選修課程面對的是大眾學生,多數沒有舞蹈基礎,教學內容不能過于復雜而更要強調課程的科學性,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因訓練方法不當而受傷事件的發生,所以,在普通高校中應該走出一條新路,將科學訓練作為教學要求列為第一。
本文選擇高校街舞普修課進行科學訓練體系的開發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街舞的音樂具有較強的節奏感,音樂感染力非常強,使人心情愉悅,身體不自覺地隨音樂搖擺達到放松狀態。作為肢體語言的一種舞蹈,街舞的動作更多的傾向于一種強勁的、具有沖擊性的、充滿活力的動作類型。它特別強調舞者的身體各部位自控的能力和夸張的表現力,并且非常注重身體與步法的節奏變化,增加了許多手臂組合,在隨意、松弛的動作感覺之外,更強調動作的韻律感與爆發力。所以,從街舞自身的舞種要求來說,舞者需要具有一定的體能基礎、肌肉素質支撐,練好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展現街舞動作的張力,由此可見,街舞中需要科學訓練來提高舞者素質。第二,我們跳舞都知道基礎的重要性,舞蹈要有舞蹈基礎,而舞蹈是建立在身體基礎完好之上,身體基礎或者說身體素質的強弱是我們更好的跳舞的根本。在競技能力最優金字塔中,舞蹈技術在我們身體訓練中是最高級的表現,它位于金字塔頂端,而最低端的基礎身體素質如靈活性和穩定性是多少舞者所缺乏的,沒有這些基礎就意味著低效的練習進度和不斷的瓶頸甚至受傷。所以,進行科學的舞蹈訓練,可以安全、高效地提高舞者身體素質,打好基礎后,進而有效地規避舞蹈訓練中受傷的部分風險,加之訓練后的及時拉伸放松,系統地完成了整個舞蹈訓練過程。同時,街舞作為一門選修課,上課的同學可以得到系統的鍛煉,通過科學訓練,真正地提高了身體素質,學到了一門街舞,其實也學到了運動人體科學的相關知識,在未來他們的生活中也會受益匪淺,實屬一舉三得。
高校街舞選修課科學訓練基本上課流程:第一步為熱身。原因:根據動力鏈原理,不同關節有著不同的功能體現,熱身的目的在于讓肌肉達到一個合適的激活狀態,讓關節擁有一個足夠的活動范圍,讓神經達到一個自信的興奮狀態。如果熱身不充分,首先會增加損傷風險,其次是影響舞蹈時的表現力;方法:動態拉伸練習:既可以繼續提高核心的體溫,起到熱身作用;又可以提高身體靈活度,增強訓練效果;還可以降低正式訓練時的受傷風險。每次選擇5-7個動作,每個動作做到10到20次,如狗姿跨步、爬蟲伸展、擰毛巾、跪姿轉胸、站姿腿后側拉伸、跪姿動態伸展等。體能(力量)訓練可以增強肌肉素質、爆發力。第二步為基本功練習。原因:不同舞種街舞舞種有不同的基礎動作,而且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律動表達。方法:每節課都要進行身體部分的訓練,掌握基本動律,提高身體協調性、音樂理解力。第三步為片段學習:基礎片段到完整舞蹈的學習,層層遞進。第四步為拉伸。原因:在長期大強度訓練后會出現肌肉疲勞以及神經疲勞,首先肌肉要承受非常大的符合,出現延遲性肌肉酸痛,筋膜也會出現紊亂,主觀感受就是痛,練習后痛,肌肉按壓痛,這些都是身體的保護性反應,出現這種情況后肌肉的柔韌性會下降,張力增高,彈性下降,這時候關節就會承受更多的負擔,更容易出現損傷。同樣神經疲勞會出表現出反應遲鈍,判斷力下降,不能集中,俗稱狀態差,在這個時候完成高難度的動作會更容易出現失誤導致損傷。所以,自我放松十分重要。方法:泡沫軸自我筋膜放松拉伸應該是每次練習后的必要程序,對于神經疲勞來說最好的方式是休息。
綜上,結合舞蹈藝術、體育科學中的科學訓練方法及損傷防護相關知識提出的一套基本科學的街舞課程上課流程,讓高校學生既能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又能從藝術課堂中強身健體,掌握一定的人體科學知識后去避免損傷。堅持街舞的科學訓練,讓我們的熱愛更長久。
參考文獻:
[1]吳艷萍.普通高校街舞選修課教學改革探究[J].科教導刊,2018,19:111-112.
[2]司淑梅.高校街舞運動項目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學校體育學,2018,8 (17):124-125.
[3]曹湘.街舞常見運動損傷及防護[J].高校講壇,2012,35:704-704.
[4]田芳,夏育紅.校園街舞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8,35:59-60.
[5]李文強.新時期街舞教學及訓練技巧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4):38-40.
作者簡介:侯悅(1995.11-)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研究生在讀,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