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精神在革命、建設、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注的重要方面。對紅色精神進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文化自覺,建設文化強國。
一、關于紅色精神內涵的論述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政治資源,它記錄了黨的歷史,反映了黨的政治本色,凝聚了集體智慧。關于紅色精神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
“偉大的延安精神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這是2009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陜西調研時對于延安精神內涵的闡釋。這一論斷既是對延安精神的科學概括,也是對紅色精神本質的科學揭示。
從黨的性質而言,紅色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基本特征。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原則,相應地,紅色精神也打下了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的烙印。
從黨的宗旨而言,紅色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特征。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紅色精神之“紅”,最根本的就在于它鮮明的政治立場——始終堅持實現和維護廣大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論述沂蒙精神時,習近平總書記將紅色精神的這一特點作了清晰闡述,他說:“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主要是黨和人民水乳交融,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解放,人民跟黨走,無私奉獻,可歌可泣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紅色精神的共性和突出特征。
(二)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
偉大的延安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延安精神時提出的又一重要論斷,也是對紅色精神內涵的科學闡釋。
紅色精神內含中國共產黨堅定信仰、執著追求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長征,對中國共產黨人最嚴峻的考驗,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堅貞信仰最直白的表達。“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長征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凝聚成了巨大的力量,鑄就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紅色精神內含中國共產黨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紅色精神的內在品質。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進行了論述,如將井岡山精神概括為“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如在談及蘇區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時都將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作為其重要內容;又如在談及長征精神時,指出,長征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因為堅持實事求是,黨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也正是沿著這條道路往前走的過程中,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
(三)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它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紅色精神是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體現。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自成立伊始,就矢志于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比如,在談及延安精神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延安精神,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種種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紅色精神與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關系的深入剖析。
紅色精神是共產黨人精神特質的體現。紅色精神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奮斗的艱辛歷程,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的精神特質——堅定信仰、服務群眾、敢于勝利、不畏艱難、開拓創新。尤其在論述蘇區精神時,習近平總書記將紅色精神的這一特點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他說:“這一精神(蘇區精神)既蘊涵了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顯示了蘇區時期的特色和個性,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
二、關于紅色精神作用的論述
紅色精神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軌跡,也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的苦難和輝煌,是支撐著黨和人民戰勝艱難險阻的根本動力,也是指引黨和人民不斷前行,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進行了深刻分析。
(一)歷史層面: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難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28年的精神支撐。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開始了28年的浴血奮戰。期間,大革命遭遇失敗、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使黨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精神給了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撐。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40年改革開放的指路明燈。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經過整整40年的艱辛探索,成功開辟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現實層面: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
紅色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2015年2月13日至16日,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貫穿始終,提高辯證思維、系統思維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種種論述,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從現實價值的角度對紅色精神內涵的高度提煉。
紅色精神是一種忘我精神,為民族復興凝心聚力。在不同時期,紅色精神有不同的表現。紅色精神形成于黨為實現自身歷史使命的各個奮斗期,深刻映射著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忘我境界、崇高情懷。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將為民族復興凝聚強大力量。
紅色精神是一股昂揚斗志,為民族復興開拓創新。紅色精神是一種斗爭精神,凸顯出共產黨人昂揚的斗志,它激發無數仁人志士為實現黨肩負的歷史使命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每當革命處于危難關頭,都有一批中堅力量勇立潮頭,力挽狂瀾,以昂揚的斗爭,甘于奉獻,勇于犧牲,成功實現逆轉。
三、關于紅色精神傳承的論述
紅色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時代傳承。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時強調:“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2018年,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他再次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具體而言,關于紅色精神的傳承,習近平總書記作了如下要求。
(一)在重溫歷史中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重溫歷史,能夠使我們更好地了解紅色精神的形成背景,更加深切體悟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和偉大。
(二)在緬懷先烈中傳承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征程中,無數共產黨人付出獻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幸福,他們是紅色精神的鑄造者,也是紅色精神的直接寫照。傳承紅色精神,是為了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是為了實現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富強的初心使命。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黨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重溫黨的初心使命。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到了井岡山、延安、遵義等革命老區,每到一處,必定要緬懷革命先烈,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先烈的懷念。
(三)在推進事業中傳承
“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學習、了解紅色精神解決的是認知層面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傳承,在實現中國夢的行動中傳承。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特定時期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凝結成的精神財富,今天,要最終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需要傳承好紅色精神。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苦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傳承紅色精神的最好方式,就是將紅色精神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使之成為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始終煥發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周佑華:中共漣源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