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孩子容易感冒,表現出的一些細微癥狀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如果出現吼喘癥狀,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種特殊的肺炎——毛細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多發生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小兒冬春季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的初期癥狀與普通感冒非常相似,鼻塞流涕、輕咳,幾天后咳嗽加重,出現氣急、咳痰、喘息,夜晚尤其明顯。很多家長由于對癥狀認識不足,且孩子大多數沒有發熱表現,往往不會特別重視,有些家長還把毛細支氣管炎當做普通感冒來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
除了積極治療外,在家中做好護理也尤為重要。
增減衣物 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孩子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但是不能過熱。
補充水分 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呼吸會增快,呼吸道不顯性丟失水分多,有的患兒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應注意給孩子適當補充水分。
營養充分 孩子患毛細支氣管炎時可能出現腸胃功能紊亂,如嘔吐、腹瀉等表現。對此,家長應特別注意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
霧化與拍背 孩子咳嗽、咳痰時,表明呼吸道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霧化吸入尤為重要,應遵醫囑霧化,每日2至3次,每次5至20分鐘。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至2小時一次,使孩子保持側臥位,利于痰液排出。
良好環境 孩子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氣中要有一定的濕度,防止過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
(摘自《保健時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