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細
歷代的人們,對于大雁飛行時的結陣而行,總有一種好奇想一探究竟的感覺。
據有關科學實驗證實,在雁陣飛行時,當第一只雁展翅拍打時,其它的雁就像聽到“班長”號令的兵士,即刻循序跟進,整個雁群依次跟著固定隊形飛升、翱翔。這種獨特的“團隊操作”,因氣流學、浮力學的巧妙運用,要比每只雁單飛至少減少29%的飛行阻力。
只有領隊的頭雁得不到團體運作所形成的好處,它就像一個身先士卒的班長,帶好一班“雁”是它的責任。頭雁疲倦時,它會自然退居到側翼,由另一只雁(大概相當于候補的“副班長”)接替上任,照常飛行。況且,飛行在最后的兩只雁會不約而同地有節律地發出叫聲,和前面的同伴與頭雁保持溝通……不知是告慰、問安還是激勵?反正,大雁的聰明非我人類所能理解。
更令人驚奇和贊嘆的是,當某只雁生病或因人類的槍擊而受傷、不得不脫隊時,必定有兩只雁自行留下來,跟隨、陪伴它,提供幫助和護理。它倆將與?。▊┭慊茧y與共,跟隨它淪落于地面、山澗、湖泊等任何地方,直到它“康復”或死去。而且,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那兩只雁才戀戀不舍、萬般無奈地哀鳴著飛離,去追趕自己的隊伍,或暫且加入到別的雁陣里,向預定的目的地繼續飛行。解讀雁陣的密碼,對于人來說,是不是對社會和人生有一點什么啟悟呢?
(摘自《潮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