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娟 孫真真
(江蘇省無錫百佳婦產醫院,江蘇無錫 214000)
對于妊娠晚期出現高血壓、糖尿病、過期妊娠、羊水過少等情況的孕產婦,需要立即采取引產的方式終止妊娠[1]。而引產產婦宮頸成熟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引產的結果,臨床上通常在產婦陰道分娩前通過機械或是藥物的方式促進宮頸成熟,并加速子宮收縮,保證胎兒和產婦早期脫離潛在的風險,提高陰道分娩率[2]。當前臨床常用的促宮頸成熟藥物包括低濃度縮宮素、普貝生和米索前列醇等等,而常用的機械促宮頸成熟方法包括低位水囊和COOK 球囊等[3]。本研究以江蘇省無錫百佳婦產醫院產科2019 年1 月至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121例足月妊娠孕婦為對象,對足月妊娠引產中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回顧分析。
本研究選取江蘇省無錫百佳婦產醫院產科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121 例足月妊娠產婦為研究對象。依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小劑量催產素促宮頸成熟引產)和研究組(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引產),其中,對照組60 例,年齡22 ~33 歲,平均年齡(28.1±3.5)歲,妊娠周期37 ~42 周,平均妊娠周期(40.5±1.3) 周,研究組61 例,年齡21 ~32 歲,平均年齡(28.7±3.3)歲,妊娠周期38 ~42 周,平均妊娠周期(39.0±1.4) 周。研究組和對照組宮頸評分分別是:(3.5±1.16)分,(3.6±1.14)分。兩組產婦基礎資料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經江蘇省無錫百佳婦產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全部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初產婦,且胎兒頭位、胎膜完整,且同時符合妊娠41 周以上催產素激惹試驗催產素激惹試驗(OCT)檢查陰性的羊水過少等引產指征。排除標準:胎兒宮內窘迫、合并嚴重頭盆不稱、胎位不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產婦。
全部產婦均在入院后開始實施胎心動態監測,產科護理人員對產婦分娩情況進行全程觀察和記錄。對照組產婦實施小劑量催產素[催產素注射液(人工合成)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474,1 mL ∶10 U]促宮頸成熟治療,具體方法:2.5 U 催產素加入0.9%生理鹽水500 mL 中配成0.5%濃度的催產素液,靜滴,起始給藥滴速為5 滴/min,如給藥15 min 無明顯宮縮癥狀,則滴度增加5 滴,每15 min 調整1 次滴速,直至每3 ~5 min發生一次30 s 以上的宮縮癥狀。給藥滴速最高不超過40滴/min,待產婦宮頸成熟后可以實施引產。研究組產婦在引產中應用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治療,具體方法:產婦引產前一天置入COOK 宮頸擴張球囊,保持膀胱截石位,對外陰進行常規消毒鋪巾,通過陰道窺器觀察未成熟宮頸情況,本研究使用美國COOK 公司提供的促宮頸成熟球囊導管,將其置入產婦宮頸內,并保證球囊全部進入,經球囊向子宮內注射40 mL 的37℃生理鹽水。向患者體外緩慢牽拉導管至球囊頂部,保證陰道球囊在宮頸外口處充分暴露,隨后注射20 mL 的生理鹽水。在陰道球囊和子宮球囊達到宮頸外口和內口后,取出內窺器并依次向陰道球囊和宮頸球囊內各注入20 mL 的37 ℃生理鹽水,當陰道球囊和宮頸球囊內生理鹽水的量達到80 mL 后時,妥善固定導管,并對產婦情況進行動態監測,12 h 后將球囊取出。若產婦臨產前未出現宮縮或是可以自行分娩,則可實施人工破膜引產。破膜后1 h 內若產婦仍然未發生宮縮,則可實施催產素引產,藥物使用方法同對照組,若其24 h內仍然沒有臨產,則說明引產失敗。
宮頸成熟度:顯效為促宮頸成熟治療后,宮頸成熟度評分標準(Bishop)評分提高超過3 分;有效為促宮頸成熟治療后,宮頸Bishop 評分提高超過2 分;無效為促宮頸成熟治療后,宮頸Bishop 評分提高不足2 分[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分娩情況:統計分析兩組產婦剖宮產率、引產成功率以及誘發臨產時間等分娩指標情況。分娩并發癥:對比分析兩組盆腔感染、產后出血、宮頸裂傷、羊水II 度以上、羊水污染等分娩并發癥發生情況。

表1 兩組產婦宮頸成熟治療效果和宮頸評分比較
應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有相關數據加以處理分析,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并用[例(%)]形式表示,應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 檢驗。若P <0.05 則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促宮頸成熟治療有效率為95.0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67%,同時,研究組產婦的宮頸評分為(8.03±1.3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1±1.12)分,兩組數據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研究組產婦引產成功率為96.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7%,研究組產婦誘發臨產時間為(11.02±2.44)h,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9.83±3.22)h,而其剖宮產率為3.2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3.33%,兩組數據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分娩并發癥發生率為13.1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33%,兩組數據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足月妊娠引產成功率與多種因素相關,但相關研究認為提升引產產婦的引產成功率,關鍵在于引產中更好地提升宮頸成熟程度[5]。COOK 宮頸擴張球囊是一種機械促宮頸成熟的治療設備,能夠通過兩個球囊之間的雙向壓力作用促進宮頸成熟[6]。其作用機制是通過COOK 球囊對產婦宮頸實行機械刺激,有助于刺激產婦內源性前列腺素(PGs)的分泌,進而促進宮頸軟化,促進宮頸成熟,促進宮 縮[7]。

表3 兩組產婦分娩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促宮頸成熟治療有效率達到95.0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7%,且研究組產婦的宮頸評分為(8.03±1.32)分,對照組為(6.61±1.12)分,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表明妊娠引產中應用催產素聯合COOK宮頸擴張球囊技術的宮頸催熟效果較催產素促宮頸成熟效果明顯更好,這一結果與相關研究結論一致[8]。本研究中,研究組引產成功率為96.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7%,研究組產婦誘發臨產時間(11.02±2.44)h,較對照組的(19.83±3.22)h 顯著更短,且研究組產婦剖宮產率為3.2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在引產中應用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技術,可明顯縮短產程,提升引產成功率,降低剖宮產率的發生,驗證了相關研究的觀點。
本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產婦分娩并發癥發生率13.11%,對照組28.33%,研究組較對照組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引產中應用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技術并發癥更少,治療更加安全,這更好地保護了母嬰身心安全和健康,驗證了相關研究結論[9]。
有研究表明[10-11],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合催產素治療對促宮頸催熟效果較單一應用催產素治療效果更好,這是因為COOK 治療有促進了產婦PGs 的分泌,進而提高宮頸膠原酶和彈性蛋白酶的活性,促進宮頸內膠原的降解,從而縮短宮頸管軟化所需時間。COOK 治療更加有效地促進了宮頸成熟,從而縮短了產程,也降低了產婦分娩并發癥。
綜上所述,足月妊娠產婦引產中實施催產素聯合COOK 宮頸擴張球囊治療,有助于宮頸成熟,改善妊娠結局,治療安全性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