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志堃 李俊鋒 肖元陽 黃 興 景志磊 王偵宇 周建旭
(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京 102209)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生理功能不斷下降,骨質疏松和骨折的發生率隨之增加。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常由跌倒或交通事故引起。以往臨床治療后往往需要長期臥床休息,但長期臥床常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致死率較高。對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主要治療原則為改善髖關節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目前,內固定是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常用方法,但不同的治療方案效果不同。雖然股骨粗隆的血液循環良好,骨折愈合的可能性很大,但無法保證活動能力能夠恢復正常,發生髖內翻的概率很高。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必須是高效、合理和科學的[1-2]。桃紅四物湯是臨床活血化瘀的有效處方,用于骨折術后患者,有利于血液循環的改善。本研究選取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70 例,分析桃紅四物湯加味、股骨近端抗旋轉型髓內釘(PFNA)內固定手術聯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 例。對照組女性23 例,男性12 例;年齡61 ~79 歲,平均年齡(68.55±2.67)歲。觀察組女性24 例,男性11 例;年齡62 ~81 歲,平均年齡(68.31±2.9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診斷標準[3];②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有手術治療禁忌癥;②合并機體其他嚴重疾病干擾治療結果觀察的情況;③合并精神疾病等無法配合治療的情況;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骨折閉合復位PFNA 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前30 min 常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骨科手術牽引床上保持仰臥位,患肢微內收內旋牽引,C 臂透視下獲得理想的閉合復位,自股骨大轉子頂點向近端做縱向切口,約3 cm,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深筋膜,鈍性分離外展肌纖維,自大轉子頂點置入定位針,使透視位置良好,用開口器開口,置入導絲,依次擴髓,放置合適長度的PFNA 主釘。借助近端瞄準器,打入頭釘,然后置入遠端鎖釘,最后上主釘尾帽。術后1 d 指導患者起床鍛煉,進行下肢肌肉主動舒縮功能鍛煉。
觀察組在該基礎上增加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組方:桃仁10 g,紅花10 g,熟地黃15 g,川芎10 g,赤芍10 g,黨參15 g,茯苓12 g,當歸10 g,三七9 g,續斷15 g,牛膝15 g,骨碎補15 g。1 劑/d,早晚分服,治療2 周。
比較兩組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治療前后患者視覺模擬評分(0 ~10 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輕)、髖關節功能評分(0 ~100 分,分值越高髖關節功能越好)、生存質量評分(0 ~100 分,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比較()
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d)對照組 35 6.56±2.95 6.46±2.21 12.45±0.18觀察組 35 4.20±0.35 4.21±0.12 9.19±0.11 t 7.856 7.124 12.921 P 0.000 0.000 0.000組別 n 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月)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d)
治療前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而治療后兩組視覺模擬評分、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均改善,而觀察組視覺模擬評分低于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股骨粗隆間骨折主要發生于老年人,與骨質疏松癥密切相關,尤以絕經后女性為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松癥越來越嚴重。目前,手術治療是首選治療方法。傳統的內固定方案有動力髖內固定、近端鎖釘鋼板固定等,其雖然具有良好的內固定效果,但其剝離廣、創傷大、且鋼板抗剪力較差,因此骨折不愈合率和內固定失敗的風險較高[4]。PFNA 是一種微創手術方案,操作相對簡單,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的特點,其為髓內中心固定,較偏心固定可有效防止局部應力集中。與此同時,PFNA 可以很好地控制股骨干遲發性骨折。PFNA 的近端螺旋刀片可以直接對抗旋轉,防止骨折旋轉移位,頭釘尾端加壓螺栓可對骨折斷端進行加壓,術后恢復一段時間后即可正常進行負重活動。與鋼板固定相比,PFNA 可承受更大的應力,有利于早期關節功能鍛煉,最大限度恢復和保留髖關節功能。應用PFNA 治療不穩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總體效果良好,更有利于骨痂生長,促進骨折愈合,改善髖關節功能,有效縮短髖關節功能恢復時間[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 P >0.05;治療后和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時期 視覺模擬評分 髖關節功能評分 生存質量評分觀察組 35 治療前 6.21±0.52# 41.25±3.28# 64.45±0.96#治療后 1.56±0.12* 86.19±5.50* 97.56±1.21*t 6.945 12.534 10.356 P 0.000 0.000 0.000對照組 35 治療前 6.21±0.51 41.45±3.21 64.12±0.94治療后 3.24±0.34 70.34±4.01 85.56±1.02 t 5.834 10.213 9.123 P 0.000 0.000 0.000
中醫認為,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主要病因是跌撲閃挫導致筋骨、經脈損傷、瘀血內阻、氣血運行不暢,且由于年老體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故對老年骨折患者術后進行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是緩解術后腫脹、疼痛、促進骨折愈合的關鍵。根據中醫理論,桃紅四物湯以活血化瘀為核心,氣血兼備。紅花、桃仁、赤芍、川芎有活血化瘀作用[6],尚能行氣,當歸有活血補血作用。諸藥物配伍使用時,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黨參、茯苓益氣固本。川牛膝活血化瘀,補肝腎,且可引藥下行。三七、續斷、骨碎補活血化瘀、續傷接骨。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7],該方具有調節凝血功能、抗炎、抗滲出,改善微循環,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等作用。傳統中醫在治療骨折方面有豐富的經驗,骨折的治療早期應以活血化瘀為基礎。桃紅四物湯動物實驗模型具有以下治療作用:①強心利尿,刺激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免疫功能;②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③升壓、抗休克、鎮痛、鎮靜;④刺激血管運動,增強心肌收縮能力;⑤抗凝、抗動脈粥樣硬化;⑥加速血腫吸收,緩解腫脹疼痛。PFNA 與桃紅四物湯加味,兩種方案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高療效。
本研究對照組的患者給予骨折閉合復位PFNA 內固定手術治療,觀察組在該基礎上增加桃紅四物湯加味治療[8]。結果顯示,觀察組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術后肢體疼痛狀況消失時間、術后肢體腫脹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低于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桃紅四物湯加味、PFNA 內固定手術聯合治療對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效果確切,可減輕患者疼痛和肢體腫脹,并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和生存質量,加速骨折愈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