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鋒 姜惠鐵
南高叢藍莓是我國常綠與落葉果樹混作區(主要在云貴川地區)栽植藍莓的首選品種,其多具有生長旺盛、葉片肥大、果大適宜做鮮果等優勢。筆者在對公司客戶基地進行技術指導時,發現有的藍莓基地在夏秋之際藍莓新生枝葉易遭受葉蟬危害,從而影響藍莓樹生長和造成次年藍莓減產。為此,現將葉蟬田間危害癥狀識別和綠色防控方法介紹如下:
1葉蟬田間危害癥狀識別
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害蟲,體多小型,似蟬。田間葉蟬多蟲態并存,以若蟲(圖1)和成蟲(圖2)刺傷藍莓莖葉,受害葉片變小、畸形、卷縮,葉背可見針狀斑點,田間部分新葉尖干枯(圖3)和成蟲通過產卵危害,產卵時用產卵器將藍莓表皮割成月牙形的裂口,嫩枝條上有明顯的褐色斑塊,造成枝條節間變短和新枝嫩尖部位干枯(圖4)。在生產中藍莓新葉出現干枯現象,極易誤認為是生理性病害或其他病害,導致錯過葉蟬防治適期。枝葉受害部位明顯,影響植株正常的生長和花芽的形成(圖5),同時傳播病毒病。對葉蟬發生危害進行調查時在午后田間揮手搖動植株,觀察是否可見起飛葉蟬。在田間調查時如發現田間藍莓出現葉尖、葉緣逐漸卷曲,形成“焦頭”、“焦邊”,并不斷向全葉擴展時已屬高等級危害程度。
2藍莓葉蟬綠色防控技術
2.1農藝措施
清理藍莓園內及附近雜草,剪除被害枝集中銷毀。
2.2誘殺
一是利用黃板粘殺,在植株上端掛20厘米×30厘米的黃色粘蟲板,每畝用20張;二是利用葉蟬成蟲的趨光性,按1盞/公頃安置黑光燈進行誘殺。
2.3防遷移若蟲
在成蟲發生季節對藍莓園周圍及園內雜草上噴灑菊酯類農藥消滅初孵若蟲,防止遷移到藍莓樹上危害。
2.4藥劑防治
夏秋季節藍莓采摘結束,可選用綠色食品A級生產允許用藥在葉蟬發生期進行防治。
2.4.1防治適期夏秋百葉蟲量 20頭或田間若蟲占總蟲量的80%時為防治適期。
2.4.2防治藥劑防治葉蟬首選藥劑為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還可交替使用20%呋蟲胺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0%葉蟬散乳劑2 000倍液、5%聯苯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注意全園統一順序用藥,直至將葉蟬數量降至防治指標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