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正武
【內容摘要】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拓展與延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課改提出,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旨,培育出具有時代精神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就需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前提,尋找高效多元的途徑,引導學生發展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形成正確的三觀與思想道德修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就需要找出現階段課外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其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一、課外閱讀的價值
1.凈化學生心靈
受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學生接觸的語文知識,僅為課本教材內容。知識面十分單一狹隘,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就需要展開課外閱讀教學,來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為學生開辟新的、廣闊的學習天地,來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閱讀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而閱讀的過程中,是心靈碰撞的過程,是思想交流的過程,是情感融合的過程,是觀點認同的過程。通過有效的、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智慧、品格、情感、思想等等,對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智力等,都是一種高效的舉措。閱讀的過程,還能夠將文本中更加細膩的情感、豐富的體驗、多元的看法等,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凈化與洗滌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與修養。
2.拓寬學生知識
語文的學習需要閱讀的開展,其他課程的學習,也同樣需要閱讀的開展。在循序漸進與潛移默化的閱讀中,不僅啟發了學生的心智,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感悟,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將本文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后用于實際的學習中。通過閱讀,可以為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構建豐富、無限的文學空間,感受里面形形色色的體驗。在真實、個性、多元的閱讀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與想象力,在一點一滴中積累更多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可見,課外閱讀就是一種自由的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是一種必要的閱讀,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二、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課外閱讀策略
1.充分挖掘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工作,要基于知識、技能的傳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與習慣,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挖掘內在的情感價值等等,才能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因此就需要在核心素養下,展開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學,實現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首先,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與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對語文教材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差異與特點,展開針對性教學。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簡化知識為主[1]。帶領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挖掘文本深層的內涵、情感等,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學校是初中學生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氛圍與環境,對學生課外閱讀教學,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就要定期進行校園圖書館的更新,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與需求,提供相應的課外書籍。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整理相應的電影資源、電子書等,上傳與分享到交流群中,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面。然后指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將文本優秀與經典的語句段落摘抄下來,便于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閱讀技巧。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教師還要給予適當的點撥與提示,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本文的主旨與關鍵信息,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與表達情感。最后,還要充分挖掘家庭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要定期與學生家長展開互動交流,告知家長家庭環境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家長以身作則,自覺與孩子展開互動交流,自覺帶領孩子閱讀各種課外書籍,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定期監督孩子的閱讀行為與習慣,為孩子講解更多的知識信息,最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與經典的課外書籍與電影,如《百年孤獨》、《悲慘世界》、《人間詞話》、《海子詩全集》,《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亂世佳人》等等,都值得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與觀看。
2.指導多元閱讀技巧
課外閱讀教學的開展,還需要相應的技巧與方法,才能幫助初中階段的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快速獲得提升。因此教師就要重視多元化閱讀技巧的指導與傳授,讓學生終身受益,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首先,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能夠自覺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其次,指導學生學會快速閱讀。對于故事敘述類的書籍,有著很強的情節性。就可以采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只需要掌握其主旨與大概情節,對于其敘述方式有一個簡單了解[2]。通過這種閱讀方式,不僅可以節約更多的閱讀時間,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最后,指導學生展開精讀。對于蘊藏著深厚的哲理性書籍,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書籍,就需要采用精讀方法。在閱讀中,要謹慎斟酌每一個詞語,語句。然后展開想象思考,并且將優秀的語句段落摘抄下來,利用閑余時間品味與背誦。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為寫作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定期開展閱讀活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閱讀動力與興趣,是最為關鍵的。即使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材料與資源,但是缺乏閱讀興趣與動力,也無法展開高效閱讀教學,只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因此,就需要定期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首先,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校園閱讀、背誦、朗誦、角色扮演等比賽競賽,引導學生主動踴躍參與[3]。然后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與表揚,就可以快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可以通過圖書角的創建,將優秀的、經典的課外書籍,集中放置在班級的角落。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進行閱讀、思考與交流。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經典書籍,帶到教室,便于其他同學閱讀。最后,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社團活動的開展。學校可以利用“讀書日”、“校慶”等活動,來舉辦各種專題講座,邀請著名的作家以及成功人士,談談自己的經歷與經驗。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創建各種社團活動。例如詩詞文學社、散文文學社、小說文學社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社團,然后定期開展各種活動,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專題講座,為學生講講著名作家的經典故事與經歷。如大家熟悉的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后來棄醫從文,認為救國救民需要先救思想,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魯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吶喊》、《彷徨》、《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等。魯迅先生更是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為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此外,還可以講解老舍、朱自清等作家的故事。
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指導多元閱讀技巧;定期開展閱讀活動等策略,在慢慢引導與指導下,促使學生喜歡上課外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多元高效的閱讀技巧與方法,最終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謝毓.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外閱讀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5):69-70.
[2]張顏青.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5):67-68.
[3]朱愛梅.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J].語文課內外,2020(11):228.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昌縣農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