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摘要:毛澤東思想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其中,毛澤東文藝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的文藝思想蘊含著毛澤東對于文藝發展的智慧,這種智慧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芒,反而對當代的文藝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毛澤東文藝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于文藝工作發展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探究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取其中精華而為今所用,對于我國的文藝創作與文藝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文藝思想 當代價值
引言
毛澤東思想能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足以見證毛澤東思想閃耀的智慧光芒,毛澤東的文藝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文化競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方面。衡量文化力量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文藝的發展狀況。當前我國正處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文藝發展處在一個關鍵期,借鑒毛澤東文藝思想對當前文藝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深入探究毛澤東文藝思想,把握實質,有利于當代社會文學藝術的發展。
一、毛澤東文藝思想的來源
(一)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儒家文化占據著重要地位,儒家文藝思想也占據著重要地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文藝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種精神支柱,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毛澤東在吸收儒家的文藝思想時,是批判性的吸收和繼承。
儒家強調,文藝的主要形式是“詩”與“樂”。毛澤東在詩詞的寫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的一生中,創造了許多優秀詩詞。最難能可貴的是,毛澤東的詩詞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充分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時代特征。
儒家文藝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文如其人”,文藝作品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寫照,人的修養、品格都能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因為作品是一個思想的外化產物。毛澤東正是吸收了儒家文藝思想的這個觀點,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工作者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與培育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社會實際的,深入人心的文藝作品。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影響巨大。毛澤東從小就有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在革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艱難險阻,當毛澤東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后,堅定支持,他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正確的科學的理論,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挽救中國。事實上,由于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受當時艱苦環境和條件的影響,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并不順利。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剛開始時,還未真正接觸馬克思主義。在新文化運動之時,他才真正接觸了馬克思主義,讀了一些著作,到了延安,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才是系統性的。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形成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三)列寧的文藝思想
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列寧關于文藝的思想對于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形成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學者研究指出,毛澤東關于文藝的思想主要是借鑒了列寧的文藝思想。列寧的思想對于毛澤東來說本應是難以接受的外來思想,但恰恰相反,毛澤東很好地吸收了列寧的文藝思想。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列寧的文藝思想能夠滿足當時中國社會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是列寧的文藝思想能夠和中國傳統的文藝思想很好地銜接。毛澤東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藝思想并發展自己的文藝思想時,還能把列寧的文藝思想融入進來,推進文藝思想的發展。文藝在實際上是為一定的階級服務的,能夠對政治起到反作用,所以列寧的文藝思想剛好與毛澤東的文藝思想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夠被毛澤東接受并很好地吸收與利用。
(四)斯大林的文藝思想及實踐
斯大林支持文藝工作,重視文藝工作者的培養。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文藝思想并且使之得以發展。斯大林重視文學藝術作品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強調文藝作品要反映社會現實,不能脫離現實而存在。這個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毛澤東,豐富了毛澤東的文藝思想。不幸的是,斯大林非常重視電影的創作,力求要表現英雄人物,因而在當時蘇聯的電影作品中,出現了一些對英雄人物進行過分美化、渲染的現象。不僅如此,在蘇聯的文化領域出現亂象之時,斯大林批判一些文藝工作者沒有對于社會主義的熱愛,并對這些人進行迫害,因而阻礙了文藝的發展,使國家遭受重創。毛澤東意識到斯大林的這種殘忍至極的做法給國家帶來的巨大損失,用這樣的方法不能維護社會主義。所以他表示會給這些不擁護社會主義的文藝創作者以批判與壓力,讓輿論來征服他們,而不是對他們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二、毛澤東文藝思想內容及特征
(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雙百”方針是毛澤東結合中國實際為中國的文藝發展提出的方針,這個方針使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出。三大改造結束之后,社會進入了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強烈。因此在這個時候需要一些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出現,滿足人們的需求。毛澤東已經認識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因此為了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毛澤東提出方針,鼓勵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鼓勵科學的發展,掀起了一股文藝與科學發展的狂潮。他指出,藝術不論何種流派與風格都可以自由發展,不同學派可以對藝術和科學持有不同的態度,允許自由發展。文藝工作者可以創造各種形式與風格的作品,不會禁止某一種流派,也不會刻意發展某一種流派。
(二)吸收精華,推陳出新
中華民族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文藝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吸收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才能有強大的動力支持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對于外來文化,我們不能完全排斥,應吸收其中的精華,為我所用,才能為社會主義文化注入新鮮血液,體現我國文化的包容性。
另外,要善于創新。墨守成規、安于現狀只能退步,人如此,文化亦是如此。創新能使文化保持生機與活力,能使中華文化走出去,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中華文化。文學藝術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要有創新之處,這樣的作品才能夠滿足人們需求,并廣為流傳。
(三)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首先就是要搞清楚對象是誰,這些作品最終服務于誰。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為工農兵服務,創作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作品。藝術并不是靠創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靠實踐與生活。知道為誰服務,就要知道服務對象需要什么樣的作品,這就需要對他們的生活以及環境進行考察。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實際上就是文藝創作最好的素材,只有符合實際,符合人民所需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在注重文學作品創作的同時,毛澤東非常重視民族的風格,他認為我國的文藝作品必須帶有中華民族自己的特色,成為中國風格的作品,這樣,中國的文化才能夠更好地發展,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推動文藝大眾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已經不再迫切,人民在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更熱衷于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在當代社會,雖然每一天都會涌現出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來吸引人們的眼球,然而這些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在大量的文藝作品中短時間內難以挑選出優質并且深受人民喜愛的作品。毛澤東強調文藝作品服務的對象是人民大眾,這一點從未改變,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一條不變的真理。因此,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對當前的文藝創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只有推動文藝大眾化,才能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弘揚正確價值觀
每個人從來到世界上的那一刻開始,就在不斷地學習各種各樣的經驗與技能,來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更好地生活。社會中的文化氛圍對于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良好的社會氛圍能夠使人更好地前進。當前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繼承了毛澤東文藝思想當中,文藝要弘揚正確的價值觀,給人們以正確的指引。因此,這就對文藝工作者自身的要求越來越高,文藝工作者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升道德修養,并且在作品中也要融入正確的價值觀,對讀者起到良好的引導。
(三)推進社會主義文化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出現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需要,在今天仍然發揮著巨大的價值。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才能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從容應對各種威脅。毛澤東文藝思想中指出,要重視文化創新,任何文藝作品的創作都不應千篇一律,應有不同的思想和靈魂,這就需要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今天,毛澤東關于創新的思想依舊適用于當前文藝作品的創作,所謂創作,就是創新性的作品,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才能向前發展,永遠保持生機與活力。
四、結論
毛澤東文藝思想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想,繼承了列寧與斯大林的文藝思想,并且結合了中國的社會實際。由此可見,毛澤東文藝思想是在各種優秀的文藝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集各家之精華。毛澤東文藝思想在革命過程中為戰士與人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文藝思想沒有過時,對于我國當今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仍然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董學文.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當代價值[N].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1-07-24(4).
[2]劉永凌.論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當代價值[J].學習與探索,2018(10):155-161.
[3]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19.
[4]習近平.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