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永
摘? ? 要: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國居民對于水稻的質量和產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全新的技術進行田間管理,就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展開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相關部門及廣大種植戶在開展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提供幫助,推動我國水稻種植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3-0043-02?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
水稻是我國農業種植中的主要作物之一,加強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對水稻種植技術展開分析研究,同時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技術優化,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1? ?水稻栽培技術要點
1.1? ?育苗選擇
為了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育苗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育苗栽培時,首先要考慮水稻的種植品種,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探究水稻種植地的環境條件,比如氣候條件、水文條件等,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栽培方案。其次,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壯苗工作也十分重要,在開展壯苗工作時,工作人員要采取科學的技術手段,以保障壯苗工作的效果。再次,在水稻種植階段,還需要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適當施加一定量的水肥,為土壤提供營養補充,使土壤環境可以滿足水稻生長的需求。最后,水稻根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也需要對土壤的緊密程度進行嚴格控制,以提高水分下滲的效果。
1.2? ?播種準備
在進行播種工作前,要先測量水稻種子的發芽情況。先將種子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4 h,然后將浸泡后的種子放在容器里,仔細觀察其成活情況,并保證種子的成活率在80%以上。在進行種子浸泡工作的時候,還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曬種,以提升種子內部酶元素的成活率。一般而言,曬種的時間不適宜過長,在3 h左右即可。此外,為了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需要將種子在鹽水中進行浸泡。一般而言,水鹽比例約為8.3%,并且將水溫嚴格控制在12 ℃左右,浸泡時間約8 d。待上述工作結束后,用清水徹底清洗種子,并嚴格控制溫度,進行催芽工作[1-2]。
1.3? ?田間管理
為了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也需要重視田間管理,逐步推動水稻種植全面實現科學化、合理化發展。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中,重點從水肥和病蟲害防治兩個方面進行管理,提升種植水稻的技術水平,實現科學管理。同時,各級政府及相關單位還要加大對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
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中,一方面,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為水稻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元素。因此,要定期對水稻田進行灌溉和施肥工作,實現土壤內部營養元素的平衡。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水稻田內部的病蟲害進行管理,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水稻生長情況的觀察和監測,及時發現并解決水稻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病蟲害問題,以保證水稻的健康生長。在種植階段,科學開展田間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加強田間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得到有效提升。
2? ?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策略
2.1? ?創新推廣機制
現階段,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應用農業技術提高種植效率,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路徑。但是,在進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我國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于農業種植技術缺乏基本的認知,對新型農業種植知識不夠了解等。這些問題使得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種植人員依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技術開展種植和管理,由于傳統種植技術的科技程度不高,無法有效保障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是因為農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學習新技術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多困難,不能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高新種植技術。
此外,在學習種植技術的過程中,農民對于全新的種植技術還處于被動接受階段,使得學習成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無法在水稻種植中發揮新型種植技術的優勢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需要有效發揮政策宏觀調控作用,在開展種植工作時,建立相應的競爭機制,同時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實現農業資源的整合,強化不同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推廣應用農業技術的積極作用,從整體上提升當地的農業種植水平,促進農作物種植產量的提高。
2.2? ?開展技術培訓
為了有效提升農民的水稻田間管理及栽培技術,必須要加強對于相關技術的培訓工作。首先,可以通過設置相應的推廣小組,有針對性地為推廣小組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提升推廣小組自身的專業技能,同時,在開展培訓工作時,除了加強農戶對于高科技種植手段的掌握能力以外,還需要注重培養農戶的責任意識。在培訓過程中,采取合理的培訓方式和交流手段,逐步提升廣大農民對種植技術的認同和使用。其次,在進行技術培訓時,相關部門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枯燥的培訓工作中加入視頻、音頻、圖片等多媒體內容,提升培訓工作的效果和質量;還可以通過利用農業電視節目或者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平臺,進一步擴大農業技術推廣的范圍。最后,培訓人員也需要在開展種植工作的過程中,積極應用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和方法,使農戶能夠切身體會和了解新型種植技術的優勢和作用。
2.3? ?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
在開展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推廣工作中,轉變農民對新技術的認知理念,是開展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當前,我國從事農業種植的工作人員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對于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比較薄弱,長期堅持傳統農業種植,受小農思想的影響,導致農業種植人員的思維模式比較守舊,不敢嘗試采用新技術進行水稻種植和田間管理,農民自身固化的思想觀念,成為推廣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的阻力。因此,推廣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推廣方法,逐漸轉變農民對于新技術的認知,采取合理的手段,引導農民接受新技術和新方法,提升農業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3? ?轉變農民思想觀念的具體措施
當前,大部分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民,其思想認識和知識水平都比較落后,容易受到環境和他人的不良影響。推廣人員可以根據農民的自身特點,與當地的種植戶展開交流與協作,通過在區域內設立試點單位,有效發揮試點單位的示范作用。在進行技術推廣工作時,也可以讓當地的種植大戶優先采取先進的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進行水稻種植,并且組織村民對種植結果進行觀摩,使廣大農民可以真切感受到新技術的實際效果,帶動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的廣泛推廣與應用,提升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
3.1? ?加大推廣資金的投入
目前,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業是推動經濟水平提升的重要動力之一,在整體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是提升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的關鍵。現階段,我國在進行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巨大障礙,推廣人員在進行技術推廣工作時,由于缺少資金的支持,使得后續的推廣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進行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首先,政府部門要提高對于水稻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其次,相關單位在收到項目啟動資金后,要立刻開展技術研究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招聘一批具有較高素質、較高技術水平的專業人才,并且為這些人才提供必備的科研條件,讓科研人員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技術研發。再次,相關部門在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后,也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全面研發,保證新技術能夠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保障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在獲得資金投入后,務必要保證資金可以得到有效落實,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現象。在開展資金投入預算時,相關部門要對資金使用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保證資金可以得到有效落實,為后續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3.2? ?建立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基地的帶頭作用
推廣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離不開示范基地的建設。當前,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嚴重不平衡,偏遠農村地區缺乏示范基地的建設。在這種情況下,農戶想要學習先進的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也沒有適合的場所。因此,相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設立相應的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中使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并且開放基地,以吸引當地的農戶進入基地開展學習活動,帶動農戶的種植技術水平。
此外,為了有效地發揮示范基地的作用,需要聘請專業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理工作,對示范基地進行廣泛的宣傳,達到推廣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的目的。
4? ?總結
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的水稻種植模式已經落后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大對于水稻田間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有效提升水稻種植的技術水平,加快推進我國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 1 ] 姜春艷.河南省科技特派員到周灣指導培訓粳稻拋秧及田間管理技術[J].鄉村科技,2020(20):7.
[ 2 ] 劉澤群,徐子華,陳志蘭,等.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2019(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