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好文
摘? ? 要:馬鈴薯又稱為“地蛋”“土豆”等,主要食用其根莖,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原產于南美洲地區,目前在很多國家都有種植,我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馬鈴薯不僅可以作為人們日常餐桌上的蔬菜進行食用,而且可以當作主食食用,其營養價值較高,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并成為人們飲食結構中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加強無公害馬鈴薯優質栽培技術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主要對無公害馬鈴薯優質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為馬鈴薯種植戶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馬鈴薯;優質;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3-0047-02? ? ? ?中圖分類號: S532? ? ? ?文獻標志碼: B
馬鈴薯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同時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深受人們喜愛,現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之一,市場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馬鈴薯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栽培。但是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其產量與質量時常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特別是馬鈴薯種植區域的土壤條件、環境條件及氣候條件等。為了使馬鈴薯獲得優質高產,必須要重視馬鈴薯無公害栽培技術應用,將選地整地、品種選擇、適時播種、施肥、選擇適宜種植密度、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環節充分抓好,實現馬鈴薯高產、穩產,提高馬鈴薯品質,滿足市場上人們對優質馬鈴薯的需求[1]。
1? ?選地整地
在馬鈴薯栽培過程中,選地整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對于土壤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馬鈴薯栽培的土壤選擇。尤其是馬鈴薯無公害栽培,對于土壤條件要求更高。為了有效確保馬鈴薯獲得高產、穩產,增強其品質,在栽培馬鈴薯時,應當充分考慮種植地塊土壤條件。選擇馬鈴薯栽培地塊時,應當首選具有翻土基礎、疏松透氣、有機質含量較高、具有良好肥力條件的沙質土壤,因為土壤當中豐富的有機質能夠為馬鈴薯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但是堿性土壤條件對馬鈴薯的生長影響較大,倘若馬鈴薯在這樣的土壤條件下進行栽培,不僅會影響馬鈴薯植株健康生長,而且會嚴重影響其產量。大規模栽培馬鈴薯前,應當對馬鈴薯種植地塊土壤條件進行充分考慮,選擇適宜的土壤類型才能為馬鈴薯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栽培馬鈴薯,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土壤條件,還必須要將整地工作充分做好,對土壤進行深翻,提高土壤疏松程度,為馬鈴薯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同時通過整地,還能確保陽光和土壤的充分接觸,控制和減少土壤滋生各類病菌,避免馬鈴薯栽培過程中發生病蟲害問題,為馬鈴薯健康生長提供保障[2]。
2? ?選擇種薯與處理
為了促進馬鈴薯健康生長,保證其產量與品質,選擇種薯非常關鍵。
2.1? ?選擇優質的馬鈴薯品種
馬鈴薯品種是決定馬鈴薯產量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馬鈴薯能夠獲得高產、穩產,增加經濟效益,科學地選擇馬鈴薯品種十分關鍵。但由于地區的不同,氣候條件及土壤條件也存在很大差異性,此時就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馬鈴薯品種進行栽培。首選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質量優、抗蟲害能力突出的優質馬鈴薯品種進行栽培。對馬鈴薯種植地環境條件、土壤條件充分考慮之后,再對優質的馬鈴薯品種進行選擇。選擇的馬鈴薯薯種,應當成熟度較高,沒有畸形、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等,并對薯種科學處理之后,才可開展播種工作。
2.2? ?種薯選擇及處理
選擇種薯十分重要,栽培馬鈴薯過程中通常運用小塊種薯開展栽培工作,這樣可以有效保證馬鈴薯良好的生長特性,促進馬鈴薯高產、穩產。通常而言,小塊種薯栽培生命力強大,而且生長出的幼苗保留了馬鈴薯種薯的優良特性,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生長速度較快,這對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也有的采用整塊種薯,但是這種栽培方式對于馬鈴薯種薯產量需求較大,不適宜進行大規模種植[3]。
切塊薯種在馬鈴薯栽培過程中也是一種應用普遍的栽培方式,但是利用切塊薯種,由于損傷薯種表皮,極易導致細菌感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必須要對切塊薯種栽培方式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播種前14 d左右,選擇陽光充足、干燥的場地,平鋪馬鈴薯種薯進行晾曬,并合理翻動,認真檢查馬鈴薯種薯,確保馬鈴薯種薯具有兩個健康的芽眼。種薯切塊過程中,必須要對合理部位進行選擇,并認真落實消毒措施,通常可以利用酒精、高錳酸鉀等藥劑進行消毒。同時,對于種薯切塊的刀具要認真消毒,以免引發病蟲害交叉感染的情況。馬鈴薯種薯切塊工作完成之后,運用草木灰進行處理,能夠增強馬鈴薯種薯營養,有效提高馬鈴薯種薯抗逆性能。
3? ?播種
當春季(4月)地表10 cm土壤溫度處于8 ℃左右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這樣的溫度條件適宜馬鈴薯的健康生長。播種過程中可以運用機械進行,能夠有效保證播種效率與質量。通過機械作業,可以一次性完成馬鈴薯播種的一系列操作內容,保證馬鈴薯播種效率和質量,為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4]。
4? ?合理選擇種植模式與密度
為了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對馬鈴薯種植模式的合理選擇十分重要,同時應當科學控制栽培密度,因為不論馬鈴薯的栽培密度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對馬鈴薯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相關調查發現,如果馬鈴薯種植地塊栽培密度較低,不僅會影響土壤肥效與水分作用發揮,而且會引發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問題;而如果馬鈴薯種植地塊栽培密度較高,會對陽光、肥效及水分利用造成不利影響,阻礙馬鈴薯健康生長,對其產量也會造成較大影響。為了確保馬鈴薯高產、穩產,必須要對馬鈴薯種植模式進行科學選擇。目前在很多馬鈴薯種植區都是運用“寬窄行” 模式進行栽培,這種栽培模式對于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5? ?科學施肥,促進吸收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對于肥效的需求較大,所以在馬鈴薯生長實際中,必須要保證馬鈴薯生長具有充足的肥料供應,并采用科學合理的施肥方式,提高馬鈴薯生長過程中的營養吸收率,避免造成肥效浪費。但馬鈴薯種植地塊不同,對于肥料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栽培馬鈴薯時,要對地塊土壤肥力條件充分考慮,選擇合理的施肥方式。地塊土壤條件較好的,可以合理控制肥料施入量,反之應當進一步提高肥料施入量。然而在施肥過程中,肥料施得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馬鈴薯的健康生長。如果肥料施入不足,就很難保證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養分的吸收;而過量地施入肥料,也會嚴重影響馬鈴薯健康生長,甚至發生腐爛情況,對其產量和品質影響極大。因此在栽培馬鈴薯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施肥非常關鍵,尤其應當重視有機肥的施入,為馬鈴薯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控制和減少大量化學肥料應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機肥不僅能夠增加土壤肥效,而且能夠使土質情況得到很大改良,促進馬鈴薯健康生長,為馬鈴薯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有機肥儲存和轉運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儲藏,如果儲藏方式不合理,極易造成有機肥養分散失,如人畜糞尿和草木灰混在一起會出現化學反應,使有機肥肥效降低,影響馬鈴薯營養供應[5]。
6? ?中耕除草
雜草大量生長,會對馬鈴薯健康生長造成養分搶奪,對于馬鈴薯的健康生長非常不利,所以要及時清除田塊中的雜草,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避免雜草大量生長,影響馬鈴薯養分吸收,降低其產量。
7? ?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栽培過程中時常會遭受一些病蟲害侵擾,如馬鈴薯幼苗生長階段,常常遭受蚜蟲、瓢蟲等害蟲為害,這些害蟲取食馬鈴薯幼苗嫩葉,導致其無法健康生長,降低馬鈴薯產量。所以必須要加強防治,選擇應用莫比朗乳油與水按照相應比例進行混合,并均勻噴灑,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蟲效果。馬鈴薯生長過程中主要的病害包括晚疫病、黑脛病等,尤其是晚疫病對馬鈴薯健康生長危害性非常大,發生嚴重的地塊會導致絕產絕收。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可以選擇應用殺毒礬均勻噴灑,按50 kg/667 m2控制噴灑劑量,間隔7 d噴施1次。防治黑脛病,選擇應用硫酸銅溶液開展消毒工作,同時發現田塊中的爛根、壞死植株要及時拔除,減少病菌傳播[6]。
8? ?結語
為了進一步提高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水平,必須要將各個環節工作充分抓好,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馬鈴薯健康生長,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從而提高馬鈴薯品質。
參考文獻:
[ 1 ] 張高智,韋茁萍.冬季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2018(9):30.
[ 2 ] 蔣富友.間作套種下脫毒馬鈴薯種植密度與產量的關系[J].中國馬鈴薯,2018(1):20-21.
[ 3 ] 徐環宇,王開偉,于勇,等.馬鈴薯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20):80.
[ 4 ] 付才貴,付全鎮,李金泉.無公害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7(10):115.
[ 5 ] 冉應富.探析無公害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6(12):86.
[ 6 ] 劉麗平.淺析無公害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