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言:世界上首個被確認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這意味著人類在對抗新冠病毒的戰斗中徹底潰敗,各國科學家趕制的疫苗也失去意義了。
真相解讀:疫苗的研制和推廣使用非常必要。通過比對兩次樣本中的病毒基因序列得知,這名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毒株,也就是說,該患者兩次感染的不是完全相同的病毒。疫苗中并非只有單純的病毒組分,還會包含各種各樣能夠加強人體免疫反應的“佐劑”。有了佐劑的輔助,注射疫苗引起的免疫應答反應就會比單純病毒引起的反應強很多,才能為人體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保護。

流言:如果喝了未煮熟的豆漿,會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真相解讀:喝了未煮熟的豆漿會引起人體不適,但不會致人死亡。生大豆中確實含有植物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劑等物質,但這些物質加熱后會分解或變性,算不上“有毒物質”,不會讓人中毒死亡。只有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豆漿才會刺激腸胃,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長期大量攝入未充分加熱的豆漿才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豆漿本身營養價值較高,經過煮沸熟透后,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流言:塑料暴露于高溫條件下產生的化學物質能引起52種癌癥。因此,必須避免飲用各種軟飲料,如可樂、芬達等飲品。
真相解讀: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塑料包裝會引發癌癥。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為高分子材料,由多個單體經化學方法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不會向包裝內食品輕易遷移。此外,食品包裝安全受《食品安全法》的監管,市面上正規廠商生產使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應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因塑料包裝引發食品致癌的可能。

流言:普通人也需要使用醫美面膜,可以讓肌膚更加健康美麗。
真相解讀:現在被炒得火熱的“醫美面膜”,其實是屬于醫療器械范疇的“醫用敷料”。“醫用敷料”一般針對面部過敏或面部醫美術后輕微皮膚損傷的患者,因為這類人群需要使用一些不易過敏且能夠快速修復受損皮膚的成分。如果沒有皮膚損傷問題,普通人的面部皮膚屏障完整,是不需要使用這類修復性醫用敷料的。也就是說,存在皮膚損傷的人群才需要使用“醫用敷料”,普通人群使用普通化妝品即可。

流言:化學合成性染料含有對人體不好的物質。特別是一些深色、鮮艷顏色的服裝,深色染料中含有甲醛。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不科學。首先,化學合成性染料種類繁多,其本身并沒有毒性。化學合成性染料與紡織纖維發生化學反應以達到染色的目的,與纖維結合并不會產生毒性。其次,國家相關標準中對染料的品種極其有害物質的含量均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企業必須遵照國家標準對產品的品質安全性進行控制和保證。因此,只要正規廠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出來的紡織品,大家是可以放心穿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