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云 陳奎霖
【中圖分類號】R2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30-01
產后出血是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影響因素,胎盤異常是導致產后出血的第二致病因子。產后出血一般是因為胎盤剝離面大量出血所致,極易發生嚴重感染問題。產后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調查研究顯示,產后出血在全世界各國產婦的死亡率中占首位。研究資料顯示,保守手術在正確適應證下能夠替代子宮切除手術,子宮切除手術仍然是挽救產后大出血產婦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提高手術操作技巧,避免意外發生也是有效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的關鍵措施。
現就產后出血的好發人群分析如下:
1 多次妊娠人群以及多胎妊娠人群
調查研究顯示,相比起單次妊娠人群而言,多次妊娠人群的子宮肌纖維呈退行性改變,此時結締組織顯著增多,最終影響宮縮。基于此,導致產后大出血發生。調查顯示,多胎妊娠是導致產婦產后大出血的高危影響因素。在分娩的5002例產婦中,其中有268例多胎妊娠,36例發生產后大出血(占13.4%);4737例單胎妊娠,158例發生產后大出血(占3.3%)。多胎妊娠人群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高于單胎妊娠人群,主要原因在于多胎妊娠人群的子宮過度膨脹,導致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最終影響到子宮收縮。對多次妊娠人群,需做好避孕保健措施,盡量避免因多次妊娠而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多次妊娠會導致宮腔操作過于反復,繼而損傷子宮內膜,引發產后出血,此時需盡量避免非意愿妊娠流產。
2 羊水過多人群
羊水過多會導致子宮過度膨脹,繼而使得產后子宮無法有效收縮。
3 孕育巨大兒人群
家庭對孕婦的關心與體貼一般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孕期飲食種類增加;其二,孕期飲食數量增加;其三,活動量減少。上述諸多因素的存在導致孕婦體重過度增加,而胎兒體重質量超重。而巨大兒會導致出血量顯著增多,繼而不利于產婦產后恢復。
4 有流產史人群
由于流產極易導致子宮內膜受到感染,因此會顯著加大子宮內膜炎患病幾率,再次妊娠時發生以下幾種疾病的概率也顯著提高:其一,前置胎盤;其二,胎盤粘連;其三,胎盤植入;其四,胎盤殘留。有流產史產婦人群的產后出血幾率顯著上升,流產次數越多,發生產后出血的概率越高。因此,建議育齡期女性人群進行計劃懷孕。
5 精神過度緊張人群
部分孕婦精神過度緊張會導致子宮收縮不理想,因此導致產后出血。正常情況下,胎盤會從子宮蛻膜層剝離,因此血竇開放會出現出血情況,當胎盤完全剝離后,子宮收縮血流將顯著降低。如果孕婦精神過度緊張,將會無法有效閉合血管。
6 胎盤異常人群
主要包括胎盤粘連以及胎盤滯留等,胎盤異常人群會導致大出血。
7 接受剖宮產分娩人群
從分娩方式來看,產后出血患者數量中,剖宮產發生率與自然分娩率有顯著差異。隨著剖宮產手術方式的日益嫻熟,剖宮產手術時間也日益縮短,除此之外,由于麻醉水平和監測水平顯著上升,因此導致剖宮產發生率日益上升。剖宮產手術方式會破壞子宮解剖結構(尤其破壞子宮下段橫切口以及子宮肌纖維),繼而使得子宮收縮性能變差,部分術者未正確選擇下段橫切口,致使切口上下兩側肌層厚薄不均勻,導致子宮收縮性能下降。因此,需嚴格掌握好手術指征,降低剖宮產發生率以及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8 妊娠期合并癥人群
調查顯示,妊娠期合并癥人群相比起未發生合并癥人群(尤其是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或者高血壓疾病人群),其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更高。有關人員需加強產前高危影響因素篩查,與此同時做好妊娠管理。
產后出血不僅僅會影響到產婦的產褥期恢復狀況,而且會威脅到產婦的生命安全。雖然產科監護技術以及急救技術日益進步,因產后出血導致的死亡率相應降低。但是,產后出血仍然對產后恢復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引起醫護工作人員的廣泛重視。及早發現以及干預是預防產后出血的重要手段,分析產后出血的高危人群,加強產前、產時、產后的管理,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幾率,為孕產婦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如果產婦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情況,醫護工作人員可適度按摩產婦子宮或者合理使用宮縮劑。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醫護工作人員可以在產婦分娩之前進行心理干預,緩解精神過度緊張而出現的一系列不良情緒。如果胎盤滯留在產婦子宮內,可以采取人工剝離胎盤。如果產婦年紀大且多次生產,醫護人員可在孕婦生育過程中嚴密監測基礎生命體征,做好搶救工作;除此之外,在生產過程中避免醫護人員的操作不當而導致的產道撕裂傷。如果產婦產后出現大量出血情況,醫護工作人員需根據產婦的臨床表現來明確估計產婦的出血原因,根據具體原因來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如果產婦因為宮縮乏力而導致產后出血,產婦需適度按摩產婦子宮,在宮腔內填塞紗條,甚至切除子宮。如果產婦是因為胎盤因素導致產后出血,則需立即取出胎盤。如果產婦發生休克癥狀時,需嚴密監測產婦的基礎生命體征,讓產婦保持平臥位,與此同時做好吸氧和保暖措施。醫護工作人員不僅僅要對產婦的身體狀況進行明確診斷,而且需有效解決產婦的實際困難,減輕產婦的臨床疼痛感以及精神負擔。做好產前檢查工作,對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的高危人群實施健康宣講,與此同時做好搶救措施。對正在生產時的產婦,需消除不良情緒,嚴密監測產婦的基礎生命體征,觀察產程具體進展,避免胎盤滯留導致產后出血。讓產婦及早排空膀胱,盡早和胎兒接觸。積極指導產婦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減少因為流產而導致的子宮內膜受損情況,進一步減少產后出血情況。加強對妊娠期孕婦人群的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避免攝取過多營養物質導致胎兒體重超重。除此之外,產婦還需自我保護,預防胎兒早產。在有效解決妊娠期合并癥產婦時,可以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以及重度子嫻前期患者中發揮重大作用。剖宮產產婦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風險比較大,再次分娩時仍然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剖宮產手術作為一種手術應激源,會導致以下癥狀:其一,子宮收縮乏力;其二,凝血功能應激性改變。加強孕期健康宣講和運動指導,控制孕期體重不要過快增長,鼓勵產婦經陰道分娩,在孕期積極治療并發癥,最終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