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婭
【中圖分類號】R32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99-01
膽結石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在人體膽管系統當中生有結石的一種疾病,其在臨床當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而且發病率較高,特別是在當前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飲食結構方面卻還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加上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人們的膽結石發病率逐年提升。根據相關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的膽結石發病率能夠達到10%左右,其中城市居民發病率相對較高。而在患上膽結石以后,會表現出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部分人還可能會有黃疸或者是發熱的情況下出現,而為了進一步提升膽結石的治療效果,在對患者落實手術治療以后,還需要進行良好的護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在保證患者身體健康的同時,提升其醫療滿意度。因此,本文針對膽結石手術后護理中的相關內容及注意事項進行具體論述。
第一,要對患者進行妥善的搬運,當患者從手術室出來以后準備進入病房的過程中,需要將患者的頭部托住,并對輸液管加強保護,在此過程中,要保證動作輕穩,避免由于體位改變造成血壓驟降的情況。
第二,將麻醉清醒以前的護理工作做好。首先,要避免出現意外損傷,由于麻醉還未清醒的患者,其正處在意識喪失階段,所以必須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守護,并且要對其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等情況進行觀察。其次,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前,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的情況,甚至是出現墜床以及拔管等風險,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要對患者的安全進行有效的保護,除了要保證病床欄護以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予以一定劑量的鎮靜劑。
第三,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性。在麻藥沒有清醒以前,患者的下頜關節肌肉會處在松弛的狀態,容易出現后墜對呼吸道造成阻塞的情況,這時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呼吸及面色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利用導管將患者的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及時的吸出,確保患者氣道的通暢性,在患者清醒以后,其吞咽反射也會隨之恢復,可以將導管拔出。如果患者具有哮喘或者是慢支炎等癥狀,需要結合病情,持續進行低流量吸氧,同時要給予抗生素或者是平喘藥物等進行治療[1]。
第四,在手術完成以后,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確保各項變化情況能夠被及時的掌握和處理,通常情況下,會以30分鐘到1小時為間隔,進行脈搏及血壓的測量,同時要對術后傷口的滲液情況進行觀察,明確患者肢體活動情況,如果在手術之后的6個小時當中,患者沒有排尿的情況,需要在下腹恥骨部位進行叩診檢查,確認是否存在尿潴留,如果發現此類現象,應該向醫生進行及時的反饋,并將出量記錄做好。
第五,要將基礎護理工作做好,在術后應該對患者的皮膚加強護理,特別是對老年患者而言,要對其皮膚進行定期的清潔,并確保床鋪的干燥性和整潔性,同時要定期幫助患者翻身,促進其肢體活動,避免出現褥瘡,此外,要根據病情恢復情況,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在提升其基體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保證良好的血液循環,并對腸蠕動加以促進,避免出現腹脹或者是腸粘連的情況。正常情況下,手術6個小時以后,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較為穩定,即可取半臥位,并可以下床進行早期活動。在術后禁食期間,要為患者提供靜脈營養支持,確保其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性,醫護人員要對營養液進行科學的配置,并對輸液速度加強管理。在術后24小時以后,患者出現肛門排氣,且不存在惡心、嘔吐以及腹脹等問題,才能開始進食,具體需要根據腸蠕動情況,采用漸進式飲食。如米湯和白粥等。部分患者會設置腹腔引流管,要注意對引流袋進行妥善的固定,保證其引流的通暢性,切不可出現折疊、扭曲以及受壓等情況,且在幫助患者翻身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脫出的情況,引流袋需要每天進行更換,如果患者有劇烈腹痛情況出現,需要向醫生進行及時的報告[2]。
第六,要將疼痛護理工作做好,醫護人員應該將疼痛的原因和大概持續的時間向患者說明,盡可能的避免患者出現焦躁的情緒,或者是其他增加疼痛的因素,病房當中要保持安靜,如果患者的疼痛不能忍,可以按照遺囑對止疼劑進行適量的應用,且在用藥以后要對止痛效果進行觀察。
在術后對各種常見并發癥加強預防和護理,通常在膽結石手術之后,主要會出現以下并發癥:一是肺部感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肺部會受到麻醉刺激,同時產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情況,而這通常是由于引流管造成的,導致患者無法自由呼吸,且呼吸道當中的痰液會隨之增多,無法及時排出的情況下,滯留在體內會造成肺部感染,針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進行身體姿態的調整,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度呼吸,保證痰液的及時排除,并對各種抗生素以及鎮痛劑進行合理的應用,使肺部感染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預防。二是刀口裂開,在患者腹部切口經過縫合以后,會有一定的開裂風險,針對這種情況,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刀口愈合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在患者出現脹痛及局部紅腫等情況時,要報告醫生進行及時的處理,若當場出現切口裂開的情況,醫護人員需要讓患者立即平臥下來,并使用無菌紗布對傷口進行覆蓋,由醫生進行盡快縫合。三是腹腔感染問題,老年患者通常免疫功能會有所下降,所以在術后經常會遇到術后腹腔感染的問題,但腹腔感染并不具備明顯的臨床癥狀,加上一些老年患者反應不明,容易出現延誤病情的情況,因此,在術后,醫護人員必須要仔細觀察患者腹部情況,并保證刀口的清潔性,同時要將患者的體溫變化情況以及腹腔引流液性質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析[3]。
參考文獻:
[1] 膽結石手術后護理需要注意的事項[J]. 長壽, 2016,18(4):41-41.
[2] 周蓮花. 護理干預在膽結石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32).
[3] 姜麗華. 淺析循證護理在膽結石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28(14):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