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紫威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低血糖預防對策及護理干預措施。 方法: 本研究抽取于我院進行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共計60例作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方法作為本次研究的分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對策,觀察組采取優質化護理對策,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低血糖發生率。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28/3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0.00%(18/30),觀察組的護理干預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經過對比得其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為6.67(2/30),對照組的低血糖發生率為33.33%(10/30),觀察組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經過對比得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優質化的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率,護理的滿意度更高,更貼合患者的需求,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透析;低血糖;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00-01
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的治療常選擇透析療法,以此恢復胰島的活性,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臨床上為了防止感染,多采取無糖透析的方法,從而易造成患者低血糖。此時若配合相關護理干預,可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1]。為了探究并分析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低血糖預防對策及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進行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研究對象,共計60例,詳細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進行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共計60例作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方法作為本次研究的分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為22~51歲,平均年齡為(32.14±6.23)歲,平均體重(60.6±13.11)kg,病程為1~8個月,平均病程(3.55±0.12)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23~52歲,平均年齡為(33.48±7.41)歲,平均體重(59.4±13.76)kg,病程為2~8個月,平均病程(3.76±1.20)個月。分析參與研究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疾病類型、性別、病史等,均無統計學的意義,P值大于0.05。
納入標準:(1)患者已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患者全程參與研究,未曾中途退出。(3)所有患者經過臨床癥狀鑒定與病理學鑒定,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患者患者;排除標準:(1)排除精神障礙患者或存在心理疾病的患者;(2)排除存在認知障礙、言語障礙、肢體功能障礙患者;(3)排除伴有肝臟、心臟功能異常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傳統的護理方案,觀察組應用優質化的護理對策,具體如下:(1)用藥指導:需控制患者胰島素的使用量,于患者早餐后將使用短效胰島素的劑量減少,或在透析當天停止胰島素的服用。午餐、早餐前可進行胰島素注射。(2)飲食指導: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需按照患者體征、體重、活動量等制定飲食指南,確保熱量充足。每日飲食的蛋白質含量需保持在15%之下,膽固醇需在300mg以下。三餐需定時,油膩食物盡可能減少食用,保證每日攝入一定蔬菜水果[2~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低血糖發生率。
護理滿意度的評估,本研究采取我院研發的關于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采取分級評分的制度,總分值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的分級評分是90分~100分、比較滿意的分級評分是80分~89分、滿意的分級評分是60分~79分、不滿意的分級評分是0分~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對比、分析、統計等工作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本研究涉及的計量資料應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組間數據的對比采取T值檢驗,研究中涉及的多組間的對比采取單因素方差法對比分析。計數的資料數據應用卡方檢驗。差異的統計學顯著性由P值<0.05所體現。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經過對比得其具有統計學的意義(X2=9.3168,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對比: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為6.67(2/30),對照組的低血糖發生率為33.33%(10/30),觀察組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經過對比得其具有統計學意義(X2=6.6667,P<0.05)。如表2。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透析中,胰島的活性增強,導致患者機體損耗大量糖分,低血糖的發生率較高。此時若加以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患者低血糖的發生,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優質護理的宗旨是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工作,堅持整體、全面的指導思想,簡化護理工作中不必要的流程,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4]。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干預滿意度結果是93.33%(28/30),對照組是60.00%(18/3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為6.67(2/30),對照組的低血糖發生率為33.33%(10/30),觀察組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經過對比得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X2=6.6667)。
綜上所述,優質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率,護理的滿意度更高,更貼合患者的需求,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海燕,蔡小琴,夏建美,等.以問題為導向的護理模式預防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9,18(03):37-40.
[2] 陳曉燕.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應用護理干預對患者低血糖的預防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6):111-112.
[3] 呂愛香.為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使用持續質量改進法進行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5):279-280.
[4] 郝偉英,孫潔,遲桂花.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預防低血糖的護理配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