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
摘 要:新冠疫情對銀行增強線上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非接觸式”金融服務提出更高要求。VTM具有非接觸、服務效率高、建設周期短等優勢,是銀行網點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對我國商業銀行VTM業務發展情況進行研究,說明VTM系統架構和主要功能,分析該業務與傳統柜面服務比較優勢,并結合當前市場需求提出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優化建議。
關鍵詞:遠程銀行;VTM;智能柜員機;智慧網點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0(b)-093-03
遠程銀行虛擬柜員機(Virtual Teller Machine,簡稱VTM)業務是指利用網絡、視頻通訊、生物識別、大數據等技術,為客戶提供非接觸式金融服務。
1 國內VTM市場情況
2011年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上,華為公司首次對外發布VTM遠程銀行解決方案。該方案提出將生物識別、視頻交流、簽名加密等功能集成,為用戶提供遠程虛擬柜面服務,從而分流物理網點的人工業務量,這也是我國首次提出將視頻交互技術應用于銀行系統。
2012年,廣發銀行在網點部署全國第一臺遠程視頻柜員機(VTM)。此后3年,交通銀行、中行、農行等國內銀行陸續參與試點。近年來,伴隨金融科技進步,VTM技術逐漸成熟,采購成本穩步下降,更多銀行部署VTM設備。國內越來越多廠商參與產品研發和生產,主要包括廣電運通、長城信息、證通電子、御銀股份等。
2017年交通銀行、渣打銀行探索將VTM業務中的視頻交互技術應用于銀行客戶服務。客戶經理遠程視頻連線客戶,解答各類業務、協助查詢賬務。該服務上線初期引起行業關注,國內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報道。由于視頻客服在解決問題方面優勢并不突出,成本遠高于傳統電話、短信等服務方式,高端客戶對該業務認可度低于預期,兩家銀行運營一段時間后已陸續關閉該業務。
2018年9月,民生銀行結合VTM運營和管理經驗,推出“遠程銀行1.0”版本,將VTM業務從物理網點移植到手機銀行,拓展新渠道與客戶群體。為解決銀行線上與線下服務間隙,客戶服務時間、空間上的限制等痛點邁出重要步伐。
截至2019年末,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30余家銀行已使用VTM系統。據各大銀行的公開信息顯示,招商銀行VTM對柜面業務分流率達87.64%,年累計使用用戶數超過400.42萬;浦發銀行也實現了取款機ATM、存取款一體機CRS、遠程智能銀行VTM和高速存取款機等設備的多維合體,可辦理90%以上的銀行業務。中國建設銀行結合智慧網點改造,在北京地區試點VTM設備,計劃以VTM產品為中心新建自助銀行2.9萬家,自助銀行與網點之比達1∶1,預計上線虛擬柜員機4.9萬臺。
目前我國已出臺的相關法律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2006年3月)、《電子簽名法》(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2015年12月)、《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2017年8月)等。國家層面已出臺多項法律法規,構建出較為完備的風險管理機制。監管機構對銀行VTM進行個人客戶信息核驗、賬戶管理、簽名、憑證領取等有具體要求。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2月銀保監會發布通知,金融機構要強化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防疫期間,銀行與客戶都意識到線上服務的重要性,這有利于銀行進一步加強VTM業務。
2 VTM業務介紹與特點分析
VTM系統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為管理層,控制中心(VTC)主要負責系統后臺管理、數據統計、風險控制等工作;二級為運營層,運營中心(VTA)主要負責對客戶發起業務的集中處理;三級為應用層,主要負責在網點投放VTM,應對機具故障、停電等突發情況。VTM系統部署如圖2所示。
客戶通過VTM 發起視頻回話申請后,系統將通過路由排隊分配給運營中心簽到柜員,客戶通過視頻與遠程柜員交流。系統將自動進行身份核驗、人臉識別、音視頻數據存儲、DB業務數據存儲。VTM系統業務功能主要包括三大板塊:一是遠程協同。主要實現客戶自助操作后發起視頻申請,遠程柜員采取“生物識別技術+語言溝通”協助審核。二是智能輔助??蛻魧χ悄芙K端操作有疑問,可發起申請對設備桌面進行共享,遠程柜員在視頻指導客戶。三是云端數據存儲。銀行對視頻、簽字等內容進行備份存儲,確保交易過程安全、可追溯。
VTM已覆蓋大部分柜面業務,包括非現金業務,如生活繳費、轉賬匯款等;身份認證類業務,如自助辦理開戶、電子銀行渠道簽約等;現金業務,如結售匯、存取款等;咨詢類業務,如產品介紹、投訴建議等。銀行各渠道業務功能對比,如表1所示。
與傳柜面服務相比,VTM存在以下優勢:一是經營成本低。網點經營過程中,店面租賃、環境裝修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周期也較長,而建設一個VTM智能網點其運營維護費用是傳統網點的20%。二是服務效能高。傳統柜面業務辦理過程中,柜員操作、信息填寫、授權審批的等待時間占整個業務處理時間的2/3。VTM由客戶自助操作,遠程柜員僅負責審核,節省大量等待時間。三是領域可拓展。VTM服務客戶主要為個人客戶,未來可面向企業客戶提供對賬查詢、回單票據等。
3 VTM業務面臨的挑戰與優化建議
VTM發展至今,已從少數試點發展到大量應用;從物理渠道發展到手機銀行渠道;從業務審核辦理發展到全方位金融服務。盡管發展趨勢良好,但仍存在部分挑戰。
一是VTM市場需求趨于平緩。2015年開始,銀行積極推進網點智能化改造,撤并低效網點工作已基本完成,物理網點數量的減少直接降低銀行的渠道成本。此外,由于手機支付寶、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廣泛使用,更多客戶習慣移動金融服務,我國銀行網點到客數量正逐年下降。這些因素都使銀行對于分流柜面業務的急迫性有所減弱,投放VTM設備的速度明顯放慢。未來VTM業務發展將伴隨智慧網點轉型,呈現常態化、精準化特點。(1)VTM業務“不忘初心”,深入研究如何節約成本。重點分析VTM設備與遠程柜員的“人機比”、設備使用的“投入產出比”,將該業務“低成本,高效率”優勢發揮到更好。(2)研究在手機銀行等APP上線VTM遠程視頻服務,幫助客戶離行辦理業務。一方面,該方式可擴大客戶群規模,進一步分攤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增強銀行在線上獲客、活客的能力,為大零售業務發展提供強大的客戶流量。
二是業務拓展能力弱,創新水平有待提升。2012年以來VTM技術迭代速度較慢,未將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有效應用。客戶完成常規業務辦理后,不能抓住寶貴的接觸機會,根據客戶資產情況開展精準營銷,推薦金融產品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建議加強產品研發,利用“金融科技”為VTM業務賦能,讓客戶享受遠程、安全的金融服務。首先,應用渠道增加手機銀行,將風險防控、授信審批等服務與客戶生活密切聯系。例如在客戶臨時大額刷卡消費的情況下,通過視頻方式確認客戶刷卡安全;無卡情況取現或者小額轉賬交易;防止老年客戶電信詐騙,對老年客戶大額轉賬匯款進行視頻審核確認。其次,業務范疇研究增加海外業務、普惠金融業務,幫助海外分支機構維系客戶;協助中小微企業進行貸款申請、放款情況確認、回單明細查詢等常規低風險操作。
三是專業人才不足,團隊架構仍需優化。VTM柜員主要由傳統網點柜員或遠程銀行客服人員組成,應將網點柜員業務處理經驗與遠程服務技巧相互融合,培養符合VTM業務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人員選拔標準:(1)有顏值。VTM客戶以中青年為主,遠程柜員應具備良好的外表和職業禮儀,有助于提升客戶好感度。(2)業務精。遠程柜員與客戶接觸時間短,須能及時理解客戶訴求精準判斷和操作。(3)技能全。遠程柜員具備投資理財、財富管理等專業資質,可根據結合客戶資產推介基金、理財、保險產品,并根據監管要求完成“雙錄”。此外,銀行應根據VTM業務發展,優化團隊人員結構,增加數據分析、系統優化、風險防控等崗位,構建“專業化、輕型化”遠程團隊。
參考文獻
[1] 吳衛明.銀行金融機構遠程簽約法律問題分析及建議[J].金融科技時代,2020(04).
[2] 王殿鵬.以客服中心為基礎的遠程銀行中心建設研究[J].華北金融,2018(01).
[3] 信懷義.商業銀行VTM智慧銀行實現方案探究[J].中國金融電腦,2015(07).
[4] 信懷義.VTM智慧銀行_商業銀行網點轉型新利器[J].中國金融電腦,2015(10).
[5] 李婷玉.基于場景可視化的VTM系統服務設計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6] 高建輝.智慧銀行——VTM系統設計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