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奕然
摘 要: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博物館的運營模式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積極地進行改革優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推進博物館進行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和管理,是未來博物館發展的必經之路。博物館應該積極的引進先進的技術,對自身的管理和運營理念進行優化,實現智慧博物館的高效率運營。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智慧博物館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2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1-000-01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民族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歷史結晶,其中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氣息,承載著寶貴的歷史,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博物館的功能不僅是對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各種文物進行保護、保存,更是對若干年歷史發展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可以幫助后人將史實更加真實且全面的反映出來。同時,博物館在對文物進行陳列和展覽的過程中,還在無形中傳播著一個國家和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利用歷史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今天,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工作正在一步步落實,旨在博物館運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實現網絡化、信息化,推動博物館的運營工作,為參觀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一、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博物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改變,互聯網正在快速的興起,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便捷。同時,在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互聯網技術的影響,智慧博物館正在進行積極的建設工作。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博物館,其在博物館傳統的運營機制和發展模式之下進行了優化,在很多細節上進行了完善,通過科學技術對博物館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智慧博物館對傳統博物館的功能進行了補充,而且對博物館的功能進行了更明確的定位。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博物館憑借高科技手段,對博物館內部的智能控制體制、物聯網系統、云計算技術進行了建立。在這種模式之下,智慧博物館可以對館藏文物和工作人員進行實時的監控,能夠提升博物館的管理效率。在傳統博物館運營管理過程中,因為信息化系統覆蓋不夠全面,因此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但是智慧博物館下,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替代很大的人力部分,從而節約了博物館運營過程中的人工成本支出。智慧博物館在對參觀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相比于傳統的博物館運營模式也更加便捷和高效,博物館內部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日常運營過程中來參觀人數和需求信息,對參觀者的需求和參觀習慣進行大數據技術形式的預測。[1]再結合線下的調研活動,智慧博物館就可以根據參觀者的需求,對智慧博物館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和改革。總之,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博物館管理模式更加科學、服務更加優質。可以結合時代發展的背景和特征,對文物進行更現代化的管理。
二、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博物館的特點
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館管理,其實是借助現代科技管理技術與傳統的博物館管理理念和模式,將二者聯合起來,以參觀者為服務主體,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參觀者在智慧博物館內的體驗過程。[2]同時,智慧博物館相比于傳統博物館,對于文物安全和保護更加科學規范,引入了先進的保護措施,鞏固了文物保護的屏障。在互聯網時代的帶領下,智慧博物館逐漸的在傳統博物館運營模式的基礎上實現了很大的改革和進步。例如,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博物館更加動態化、多元化、運營和管理模式都更加便捷,同時還能進行博物館內管理信息的共享。智慧博物館還引入了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平臺對博物館內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幫助博物館技術人員對運營信息進行收集和整合,對于智慧博物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決策和體系整改也能提供大量的數據信息。智慧博物館的運營理念就是從實際出發,為參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發展目的,始終對文物保護提起高度的重視。在互聯網時代下,博物館中文物的管理和保護,都引入了更加精密的系統和儀器,將對讀者的服務工作和對文物的保護工作集為一體,除了對文物的線下管理,還能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文物進行管理。
三、互聯網技術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的策略
第一,智慧博物館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對于館內游客的身份識別更加精確,同時對于游客的定位也更加便捷。互聯網技術之下,智慧博物館可以引入移動數據技術,對游客進行管理,借助科學技術代替傳統的人工服務,充分的提升智慧博物館的安防工作質量,降低傳統運營過程中的安全工作難度。而且,當互聯網技術引進之后,智慧博物館可以精準的發現某些進入博物館內部的可疑身份的人員。當這些人員進入博物館之后,智慧博物館的安保體系會自動的對工作人員進行警報提醒,以便智慧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的采取應急手段,對可疑人士進行調查控制。有了互聯網技術的支持,智慧博物館的文物安全保護工作更具優勢,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館內的安全事故。智慧博物館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定期將館內的數據信息發布到平臺上,為博物館內的游客提供線上服務。游客可以借助網絡設施,在自己的移動終端上下載相關的軟件,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獲取智慧博物館的相關服務。引入互聯網技術對館內的游客進行管理、分析,展開安保工作,可以提升智慧博物館的工作效率,提高安全保障,同時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實現大數據運營。[3]
第二,游客在參觀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外界的講解輔助其對文物進行了解,傳統的講解方式是人工服務。而在互聯網技術下,智慧博物館建立的時候可以引入智能講解平臺,游客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對自己想要參觀的文物進行搜索,智慧博物館的互聯網系統也會相應的傳導出相應的文字敘述或者是語音導覽。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多形式的了解途徑,豐富游客的參觀體驗。
結語
在智慧博物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新技術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資源,能夠拓展智慧博物館的服務渠道和范圍,便于群眾通過博物館了解更多的歷史信息。而且,互聯網技術下的智慧博物館管理工作,相比于傳統管理工作而言更加科學化和數字化。各博物館應該正確的看待互聯網技術對智慧博物館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智慧博物館的運營模式。
參考文獻
[1]孫其媛.移動互聯網推動智慧博物館建設的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6,(06):66-68.
[2]崔昊中.互聯網交互理念在博物館設計中的應用[D].河北大學,2016.
[3]張馳昊.淺談互聯網時代對數字化博物館的影響[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0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