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芳
摘 要:內部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一種補充手段,其承擔著促進財務管理水平提升,推動內控制度建設與完善,預防貪污腐敗行為發生的職能,是保障基層政府和單位科學、高效運行和管理的重要途徑。不過當前基層內審工作還存在認識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審計隊伍綜合素養偏低等問題,嚴重影響內審職能的有效發揮。本文將簡單分析基層內審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就縣級審計機關加強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的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縣級審計機關 內部審計 指導監督
中圖分類號:F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 (2020)01-0-01
審計署出臺新修訂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后簡稱《規定》),進一步拓展內部審計職責,強化內部審計獨立性,切實加強審計機關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與監督,對促進被審計單位規范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防范風險與提質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內部審計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當前基層內審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難以滿足相應要求,需要依靠縣級審計機關加強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的良好開展。
一、基層內審工作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到位
很多基層單位都對內審機構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后者是監督自身行為,影響和控制自身財政財務收支、內部控制制度的單位內機構。在這種錯誤的人之下,基層單位人員往往會對內審機構產生不理解甚至抵觸情緒,而內審人員也會在這種環境下弱化自身審計職業職責,更多地認為自身是單位內職工,在執行工作時通常是應付了事,導致內審職能難以有效實現。
2.制度不健全
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有健全的制度為支撐,確保內審機構、人員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能夠獨立于被審計單位開展工作。但是當前的實際情況卻是內審制度不夠健全,內審工作獨立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內審機構雖然從名義上來說接受縣級審計機關指導,但從行政上而言依舊隸屬于被審計基層單位,其運行管理依舊受被審計單位影響甚至控制,內審獨立性缺乏,內審作用也大打折扣。
3.審計隊伍綜合素養偏低
《規定》的出臺對審計隊伍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不過當前基層審計隊伍并不能完全滿足《規定》要求。一方面,內審隊伍結構單一,基本上都是財務專業人才,對工程項目、環境保護等審計內容掌握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部分基層內審人員自身綜合素養偏低,存在觀念落后,專業水平低,工作經驗欠缺,對最新審計理論、知識及方法了解和掌握不足等問題,難以高質高效完成內審工作。
二、縣級審計機關加強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的策略
1.全面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內審機構獨立性
針對內審機構和被內審基層單位對內審工作認知存在偏差的問題,縣級審計機關應當全面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基層人員及內審人員正確認知內審工作,從而有效強化內審機構獨立性??h級審計機關應當加大相關文件的宣傳力度,如《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縣審計機關關于加強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的規定》等,將文件下發至基層單位并要求單位組織所有人員進行認真學習,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需要對學習情況進行抽查和考核。與此同時,縣審計機關應當充分利用宣傳欄、官方網站、電視、報紙、廣播、微博平臺等媒介,大力宣傳審計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引導基層單位人員形成正確的內部審計意識。
2.完善內審制度,提高內審機構及工作地位
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能夠為內審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提供基礎保障,確保內審工作得以得力開展,同時內審機部門及內審人員能夠在不受違規違法的約束和限制的情況下盡職盡責完成審計任務。從內審部門及職位的性質、地位、從屬關系、職責、工作內容、職責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和規范,切實明確內審部門的獨立性,嚴格要求被審計基層單位各領導職位及部門不得隨意干涉內審工作,更不能利用行政職能便利插手內審工作。內審部門具有極強的獨立性,能夠在業務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前提下實現行政上的部分獨立。同時內審工作內容也得到了明確規范,審計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制度規范開展工作,一旦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財務、決策、內控評價等方面的問題或者重大風險隱患,都必須及時進行有效披露,否則需要被追責處理。這能在給予內審部門足夠獨立性的同時,對內審人員進行一定約束。
3.加強內審隊伍建設,促進內審工作水平提升
基層單位應當充分理解內審工作的發展方向,并在選拔內審人才時對內審隊伍結構進行考慮,盡量選擇多方面優秀人才,逐漸改善內審隊伍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而且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基層內審人才的選拔還應當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完成工作。與此同時,縣級審計機關應當指導內審部門加強審計人才培養,制定科學完善的人才綜合考核指標,加大人才考核與培養力度,尤其要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訓,促進審計人員專業能力的不斷強化。當然,信息技術培訓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培訓任務,這對促進審計隊伍信息素養水平不斷提升的關鍵所在。
4.注重業務指導,加強行政監督
縣級審計機關應當深入理解和踐行《規定》,全面加強自身對內審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力度??h級審計機關需要一面注重內審業務指導,一面加強內審行政監督,從業務與行政兩手抓,避免業務指導工作落實到位但是內審部門受被審計單位行政影響和干預嚴重的情況發生。值得注意的是,縣級審計機關的內審行政監督不單單指對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進行監督,還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本身進行監督。另外縣級審計機關還應當推行和監督內審人員流動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促進內審人員在基層單位件的流動,提高審計人員活動和工作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可知,縣級審計機關應當發揮自身引導和監督職能,全面推動基層內審工作的良好開展,促進被審計單位規范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和加強風險防范。在實際工作實踐中,縣級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內審宣傳教育,完善內審制度,加強內審隊伍建設,注重業務指導并加強行政監督,全方位促進內審工作的良好開展。
參考文獻
[1]于上書.關于縣級審計機關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6(12):108-109.
[2]居云.淺議縣級審計機關現狀及如何走好創新之路[C]江蘇省審計學會市縣審計機關發展和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研討會.0.
[3]劉佳.基層審計機關視野下的內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6(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