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強
摘 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是基層政府的主要行政職能,近年來隨著政府服務職能不斷發生轉變,以及社會機制不斷深化改革,如何更好的向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服務,已經成為政府部門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基層政府部門可以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公共服務平臺,以此來提升部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專業化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相關服務,對提升政府服務職能,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提升社會大眾對政府行政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性,然后論述了具體的建設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 重要性 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1-0-01
構建基層人力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是基層政府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更好的聯系基層地區的社會大眾,更好的服務社會大眾,滿足社會大眾的多樣化職能要求,在推動城鄉發展、社會改革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城鄉要想實現信息對等,數據共享,既不能依托市級部門掌握全市的數據,也不能依靠一個鄉鎮掌握轄區范圍內的數據,應該依托網絡技術構建龐大的數據庫系統,在該數據庫中形成了包括就業、社保、人才、勞動關系、調解仲裁、勞動監管等服務職能為一體的基礎服務體系。只有關注基層社會群眾的需求,并不斷加強新血液的輸送,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會持續向前發展,也才能夠讓廣大群眾更好的共享平臺使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我們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應用其中,構建一個多樣化,兼容性強的公共服務平臺,方便社會大眾,提高政府行政服務效率,一舉多得。
一、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1.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實現我國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是實現我國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門的執政能力,提升社會大眾對政府執政的滿意度。通過構建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能夠進一步加強政府對公共服務部門的直接影響和直接作用,提高基層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而公共服務平臺還能夠起到紐帶聯系作用,加強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聯系,體現以人為本,以大眾為本的工作原則,有利于基層社會的穩定。
2.有利于人才聚集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力資源大國,但并不是人力資源強國。結合現階段基層地區人力資源配置情況,從社會的發展現狀,通過構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充分發揮基層地區人力資源優勢,提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每一個人才都能夠各盡其所,大大提升人力資源的運轉效率,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切實提高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辦事效率,提升社會大眾對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的工作滿意度,進一步減少人力資源浪費,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加速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
二、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對策
1.集中力量,提高重視程度
要認真按照黨的十九關于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順應時代發展確保整體規劃符合國情,符合鄉情,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為順應形勢搶抓機遇,各級政府部門和黨委應該將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納入到基層項目建設規劃當中,放到重要位置,緊抓部署,制定科學的建設規劃,一方面要不斷加強需求分析,確保規劃的因地制宜,協調好各個方面的職能作用。另一方面要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重點將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智能技術應用大平臺建設,確保整個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能夠取得突出成效。
2.合理配置人員,保障隊伍專業化
要嚴格按照上級部門關于加強基層人力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相關要求,對基層地區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的編制進行有效核定,并配置專業化的人員,做到定崗定責,從而構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敢于拼搏,敢于擔當的基層工作隊伍。在人才招聘過程中應該構建標準化的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人員招聘機制,要按照能者上,不能者下,優中選優的原則,讓年輕素質較高,工作責任心較強的人員充實到基層工作隊伍當中,優化專業人才隊伍結構。針對原有的工作隊伍應該通過定期培訓教育,定期輪訓,加強崗位培訓等措施,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技能。另外還應該進一步完善職稱或職業技能評聘等政策措施,為基層工作人員進一步拓展職業生涯發展通道,保障整個工作隊伍的穩定。
3.完善工作機制,確保經費得到保障
公共服務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構建并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財政保障機制等,確保整個平臺建設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在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應該確保將整個平臺建設所需要的經費納入到當地財政預算當中,確保整個平臺建設有充足的經費支撐。但還應該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財政保障機制,依據整個平臺的相關工作要求,確保各項保障機制能夠得到實施。根據減壓專項轉移支付,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要求,將部分現行屬于地方事權,且信息復雜程度相對較高,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到地方,進一步增加地方的自主能動性,以此來提高經費的利用效率,確保經費得到保障。同時還應該注重一些經濟較為落后地區的扶持提高財政轉移力度,確保平臺建設有充足的經費保障。
綜上所述,現階段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針對問題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多種原因,加強總結和探索,以便在較短時間內攻克問題,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社會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凡.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7).
[2]周素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有關問題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5(6).
[3]王宏,劉延光,田剛.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意義和建議[J].中國勞動,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