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編者按:隨著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病毒本身以及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情正在發生變化。當地時間9日,一篇作者包括鐘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和來自廣州市呼吸衛生研究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黃岡市中心醫院等單位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的論文預印版發表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這篇論文對截至1月29日的109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得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等新發現。
不排除“超級傳播者”
上述論文的題目為《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論文表示,盡管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但關于新冠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系統疾?。ˋRD)的臨床特征仍不清楚。為此,鐘南山等人對中國已確診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回顧性研究。不過,medRxiv網站強調,該論文為預印版,尚未經過同行評審。該論文報告了尚待評估的最新醫學研究,不應用于指導臨床實踐。
論文所研究的病例截至1月29日,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552家醫院。這些患者均通過高通量測序,或實時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RT-PCR)對鼻拭子和咽拭子樣本的檢測得到確診。
論文顯示,在1099例樣本患者中,482人(43.95%)為武漢當地居民。在武漢以外地區,26.0%的患者未在近期前往武漢,或未與來自武漢的人有過接觸史。同時,僅1.18%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31.30%的患者去過武漢,71.80%的患者與來自武漢的人員接觸過。患者中位年齡為47.0歲,女性占41.90%。新冠肺炎可發生在整個年齡段,其中0.9%的患者在15歲以下。
北京一位不具名的公共衛生學者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論文公布的數據,一些此前的推論可以得到進一步印證,比如26%的患者未前往武漢或沒有與來自武漢的人有接觸史,這些病例很可能就是通過聚集性傳播,三代甚至四代傳播引起的,這其實也對目前控制傳播感染的工作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重點。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并沒有明確表示發現“超級傳播者”,即將病毒傳染給10人以上的病人,而這篇論文提出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存在。
上述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武漢、江蘇、江西等地,都出現一名患者感染超過10人的情況,“超級傳播者”可能已經出現。▲
傳染性強,但病死率遠低于SARS
正如鐘南山院士近日接受采訪時提到,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強,但病死率相比其他冠狀病毒并不高,論文中的相關數據也印證了他的觀點。
論文提到,和之前在《柳葉刀》上發表的兩項研究相比,該研究基于更大的樣本量和在全國各地招募的病例,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死率明顯變低(1.4%),當計入廣東省的試點數據時,病死率則更低(0.88%)。
鐘南山9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觀察的情況,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約為2.7%,且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病死率雖然比普通流感高,但遠比SARS冠狀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鐘南山表示,目前最關鍵的是確診病例增加的比率,若是比率持續下降,那就表明疫情形勢出現好轉。
論文最后呼吁稱,嚴格及時的流行病學措施對于遏制迅速蔓延至關重要。需要不斷的努力來探索針對這種新出現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療法(即蛋白酶抑制劑、瑞德西韋、β干擾素等)?!?/p>
最長潛伏期超過3周
在鐘南山等人發布的論文中,引發最多關注的是一組數據: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其中,24天的潛伏期超過了此前分析認為的14天的最長潛伏期。不過,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杰10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潛伏期最長24天仍是個例。
上述公共衛生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潛伏期24天目前來看不具有普遍性,同時也要看到潛伏期的中位數為3天,即絕大多數感染者都不會潛伏這么久,民眾沒必要產生恐慌。不過,潛伏期的加長意味新冠病毒的隱匿性更強,新冠肺炎的確診難度會相應增加,加之有些新冠肺炎感染者癥狀不明顯、不發熱,這在防控上會帶來更多挑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10日也表示,“潛伏期24天是極少的病例,不會因此調整自我隔離時間,這個社會成本太大了。”
美國新聞互動網站“Reddit”10日稱,論文中新公布的中位潛伏期是好消息,此前的中位潛伏期是5到7天。
論文還提到,發熱(87.9%)和咳嗽(67.7%)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常見癥狀,但就診時有發熱癥狀的患者不足一半(43.8%),住院后發熱的比例激增到87.9%。因此,論文也提出,檢測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過分側重于是否發燒。此外,論文還對新冠病毒與肺炎的聯系提出疑問,并把這一病毒感染病癥稱為“2019-n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論文調查的病例中,有840名病人在入院時接受了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其中76.4%表現為肺炎,最常見是毛玻璃樣陰影(50.0%)和雙側斑片狀陰影(46.0%)。這也意味著,僅靠CT確診新冠病毒感染準確率為76.4%,可能存在相當比例漏診情況。
傳播途徑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在62例糞便標本中有4例(占比6.5%)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另有4名患者的胃腸道、唾液、尿液中檢測為新冠病毒陽性,這也說明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性?!?/p>
環球時報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