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
2月10日晚間傳來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支國際專家先遣隊已抵達中國。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際,世衛組織專家的到來將有助于了解我國政府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與中國在共同應對疫情工作中的深度合作。那么,國際專家來華調研疫情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呢?
首先,能夠堅定全球進一步協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作為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是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其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獲得盡可能高水平的健康。我們注意到世衛組織在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時,總干事譚德塞先生對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非凡舉措表示贊賞,呼吁世界尊重事實,依靠科學,團結一致戰勝這場疫情。并且他還特別強調,世衛組織繼續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不贊成甚至反對對中國采取旅行或貿易禁令。這也是希望世界其他國家對共同戰“疫”充滿信心。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數據,從2月4日至2月9日,全國非湖北地區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連續6天下降。
世衛組織方面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了穩定的跡象。當然,我們深知,對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類危害的認識還需繼續努力,尚有很多難題需要我們探索、集智攻關。如此而言,世衛組織此時派出國際專家團隊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其次,世衛組織派出的國際專家團隊,可以讓中外專家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溯源上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
比如我國學者已經發現,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穿山甲毒株與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我們期待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共同分享在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關聯問題上的研究成果。
第三,中國專家也希望與國外專家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上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
2月10日,由于歐洲出現了一些沒有武漢旅行史的持續人傳人的案例,所以譚德塞表示擔憂,目前檢測出的少數病例可能預示著在其他國家更廣泛傳播的可能性。他還警告說,“我們可能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迄今,中國專家已經明確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和接觸傳播,但對氣溶膠和糞口途徑等傳播尚未確定。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在此領域可能有更多研究,如果與中國方面加強合作,將對阻斷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發揮重大作用。這也將對全球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治病救人也非常關鍵。在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治療上,針對可能存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變異,在新藥的研制開發方面我們需要與國際同行加強合作與交流。
此外,我們更希望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應用上與國際專家加強合作。目前我國學者已成功分離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為即將開展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制、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快速檢測試劑的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對不同種族人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疫苗接種的差異尚不確定,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中外專家學者共同承擔。▲
(作者是中國健康管理學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