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對承租人而言,新租賃會計準則主要的變化為除短期和小額租賃外,對所有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要求資本化處理,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改變原來可以費用化處理的方式。這一變化使得作為承租人的零售企業全面披露資產負債規模信息,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但同時也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產生不利影響,增加企業的經營和財務風險。本文引入作為承租人的案例研究企業,從假定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的角度出發,通過模擬財務報表的方式,分析新準則變化對零售企業財務指標產生的影響,總結出通過合理規劃租賃合同期限和業務結構、做好會計信息披露的協調溝通等方式來應對新準則變化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租賃會計準則;零售企業;經營租賃;融資租賃;財務指標
一、研究背景
原國際租賃會計準則(IAS17)由于對經營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產生表外融資,不能真實反映承租人在租賃業務中體現出來的權利和義務等特性使之長期以來存在詬病。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與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歷經兩次發布租賃會計準則修訂的《征求意見稿》及《修訂征求意見稿》后于2016年發布新國際租賃會計準則(IFRS16),該準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對承租人而言,修訂后的IFRS16最大的變化是除小額租賃和短期租賃外的所有租賃業務均采用了“兩租合一”的“使用權模型”,取代原有采用“兩租分類法”的“風險報酬模型”,不再劃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將經營租賃資本化處理,有效杜絕表外融資的產生,提高財務信息披露的質量。IFRS16由片面反映對當期損益的影響向更注重反映經濟業務的實質性,真實反映企業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水平的趨勢轉變。
在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全面持續趨同的前提下,財政部于2018年1月發布了關于征求《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修訂)(征求意見稿)》意見函,隨后在2018年12月財政部發布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新修訂的CAS21)。新修訂的CAS21是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的重要成果,施行時間實行分步到位的做法:針對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而針對國內A股上市公司,為了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及確保準則實施質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研究意義
新準則的實施對承租人影響較大,將會改變和影響承租人以后的經營決策和業務行為。作為承租人的零售企業目前的營業門店普遍采用租賃方式,在原租賃會計準則下劃分為經營租賃業務,在會計上作費用化處理,這樣的做法首先可以對沖擠占資本的風險,其次不在資產負債表內揭露,對資產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不產生影響,僅影響當期損益,涉及的經營風險較易于評估和規避。
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作為承租人的零售企業改變了原有的租賃業務處理方式,在會計上將費用化改為資本化處理,對企業的財務指標及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影響很大,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因此,針對國內A股上市公司,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修訂的CSA21之前,從假定執行新準則的假設條件出發,通過模擬案例研究企業的財務報表,綜合分析新準則實施對企業財務指標產生的影響做出提前預警機制,對企業做好應對性策略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新租賃會計準則對我國零售企業影響的案例分析
(一)新租賃會計準則對零售企業的影響
作為零售業的商場和超市,營業場所多采用經營租賃方式,因而在會計處理上將其列作經營租金成本計入經營管理費用,直接影響當期損益。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則需要將這部分的經營租賃業務改為資本化處理,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從而引起零售企業財務報告及其一系列財務指標的變化,如列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后引起資產負債規模和比率、財務風險的變化等,這些變化會使零售業未來在業務經營模式和租賃會計處理方面發生轉變,引發零售業對租賃交易業務進行新的決策與安排。
(二)案例研究企業租賃業務概況
南寧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A股上市公司(以下簡稱南寧百貨,股票代碼600712)),作為廣西第一家上市的商業企業,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廣西規模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
作為零售業的百貨商場和超市,為了吸引客流,營業場所多選擇在城區的繁華路段,而該地段昂貴的地產價格令零售業投資者不得不選擇以租賃的方式租用營業門店。出租人和承租人出于各自經濟利益角度的考量,在設計和安排租賃合同和業務條款時,將租賃業務設計為經營租賃,承租人在會計處理上將經營租金成本計入經營管理費用,直接影響當期損益,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使得企業的部分真實的資產和負債游離在資產負債表之外。以案例研究企業南寧百貨為例,其營業門店中僅有少部分為自有物業,絕大部分門店為租賃的房產物業,在會計處理上南寧百貨將租賃業務歸為經營租賃處理,將物業門店的租金計入管理費用,直接影響當期損益。
從2016年至2018年,南寧百貨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分別為52.65%、52.47%和50.34%,都維持在50%以上,雖然在行業中資產負債率水平并不算太高,但卻是由于租賃的營業門店劃分為經營租賃,會計上做費用化處理,沒有在資產負債表內披露所致。資產負債率水平被低估、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導致企業存在潛在的財務風險。南寧百貨針對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事實上掩蓋了企業真實的資產和負債規模結構,從而導致報表信息使用者誤讀企業財務報告及相關的財務指標,在生產經營、投融資方面做出錯誤的決策與安排。
(三)新租賃會計準則對案例研究企業財務指標影響的分析
根據2018年南寧百貨年報披露,在零售業態方面租賃門店面積達12.93萬平方米,租賃費用為350萬元,在會計處理上將租賃業務歸為經營租賃處理計入當期損益。通過從假定南寧百貨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假設條件出發,以2018年報數據為基礎,將經營租賃改換為融資租賃處理,分析新準則對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
1.對資產負債表影響的分析
(1)執行新準則后相關財務數據的測算
為了便于數據比較及計算方便,以下基于南寧百貨2018年財務數據進行相關條件假設。假設:①營業門店租賃期為10年;②以借款利率6%作為租賃付款額的折現率;③租賃資產按直線法進行折舊,租賃期結束后無殘值,資產負債表日不考慮資產減值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假定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相關財務數據的測算表如表1所示。
(2)新舊準則前后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對比
根據表1的數據,以2018年為例,模擬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的資產負債表,并與原準則下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比較。2018年新舊準則前后資產負債表的對比如表2所示。
從表2來看,假定執行新準則后資產負債表較執行前資產負債率及產權比率水平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期末資產總額增長了11.32%,期末負債總額增長了23.48%,負債總額增長大于資產總額增長,導致資產負債率增長到55.84%,較執行前增長了5.5%。由于負債規模的增加,使得產權比率為126.47%,較執行前增長了25.09%。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的增長,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和財務風險。
2.對利潤表影響的分析
根據表1的數據,以2018年為例,模擬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的利潤表,并與原準則下的利潤表進行比較。2018年新舊準則前后利潤表的對比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在新準則模式下,折舊確認的管理費用下降幅度為4.76%,按實際利率法攤銷確認的租金費用(計入財務費用)增長幅度為75%,在兩者共同的作用下,雖然剔除掉原準則租金成本之后,仍使得營業成本增長0.29%,進而使得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均有所下降。在原準則下,營業利潤率為-1.85%,執行新準則后,營業利潤率為-2.14%,較執行前有0.29%的降幅。
3.對現金流量表影響的分析
根據表1的數據,以2018年為例,模擬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的現金流量表,并與原準則下的現金流量表進行比較。2018年新舊準則前后現金流量表的對比如表4所示。
根據研究案例數據,執行新準則前,每期租賃費用35,000,000.00元作為經營租賃的租金,則執行新準則后每期租賃費用不再計入經營活動項目,而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租賃負債每期確認的利息費用,另一部分為每期支付負債的應付本金,均計入籌資活動項目,不再計入經營活動項目。這使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上升,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下降。另外,由于租賃負債確認的利息費用和使用權資產確認的折舊費用均可以享受稅前扣除的好處,因而執行新準則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在加回每期確認的租賃費用后還要再加上稅前扣除少繳稅的部分。從表4可以看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幅為80.22%,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降幅為107.24%。
4.對財務指標的影響分析
根據以上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對比分析,可知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產生影響,表5為2018年新舊準則前后財務指標的對比。
從表5來看,企業的負債比率上升,盈利能力水平有所下降,增大了企業償債壓力,同時也增加了財務和經營風險。
四、總結與建議
從對研究案例的分析來看,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對企業在披露資產負債情況方面的會計信息更全面更透明,但同時也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執行新租賃會計準則后,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分析,為承租人企業提出應對的預警機制,建議承租人通過創新探索新的租賃業務期限及業務機構模式、做好會計信息披露的協調溝通等方式來降低新租賃準則對企業的影響,逐步完善企業應對租賃準則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合理規劃租賃合同期限和業務結構
為了應對新租賃會計準則帶來的沖擊,企業應對租賃業務的合同期限和結構做出合理的規劃,如與出租人達成有效溝通,盡可能將部分租賃業務規劃為短期租賃,維持原準則下的會計處理方式,規避部分財務和經營風險,以實現部分租賃業務的穩定性。另外,探索通過合同條款和合同業務的設計將交易業務由純租賃業務向服務型業務轉型和轉化,也就是將租賃業務通過業務結構的調整和設計,轉化為勞務服務業務,承租人確認為接受勞務服務的對象,從而享受在會計上作為費用化處理的好處。
(二)做好會計信息披露的協調溝通
執行新準則后披露出來的會計信息更為全面和透明,但對承租人企業的財務指標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準則的變化,承租人企業需要與利益相關者(債權人、投資者、出租方等)進行充分協調溝通,準確反映執行新準則所產生的具體影響以及企業的經營效益水平,消除利益相關者的擔憂心理,確保企業租賃業務正常有序的開展。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廣西會計人才小高地課題《新租賃會計準則對零售企業財務指標影響及應對性策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組織翻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2]陳小藝.《承租人視角下國際租賃會計準則對我國零售業的影響研究—以永輝超市為例》[D].安徽財經大學,2017.
[3]周蕾.《最新國際租賃會計準則及其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7(4).
(作者單位: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