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炫廷 李謙 李洋 陶曦



摘要:本文在傳統企業財務評價體系基礎上,引入低碳環保的相關指標,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構建財務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古林法確定各單項指標的權重,通過綜合指數法和綜合評分法分別確定指標體系中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的得分。并以對環境污染不同的兩家企業為例,驗證了該評價指標體系能較好地評價綠色發展理念下的企業財務績效。
關鍵詞:綠色發展;低碳能力;財務績效評價;綜合指數法;古林法
一、前言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經濟取得迅速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也在不斷地增大,各行各業都注意到了環境和資源的問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是針對當前資源分配、全球變暖,霧霾以及人類生活環境等各方面問題提出的新型發展理念,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與環境、資源密不可分,在國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背景下,企業也應朝著綠色發展的方向轉型。
綠色財務評價最早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的環保署(EPA)出臺的環境保護績效評價,為環保型財務評價體系的出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葛家澍教授的《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是中國內地第一篇有關綠色會計理論的介紹。米少楠在原有經濟性財務評價指標維度的基礎之上,增加了社會性財務評價指標群和生態性財務評價指標群。李秀玉,魯麗萍,王海兵,楊威等人從碳信息披露、低碳經濟、環境會計、綠色供應鏈等角度對企業財務績效進行了分析。孫成艷從定量定性相結合和多重權重的角度構建了國有企業財務績效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的評價體系中已成為理論界的研究重點,現有研究已經有成果涉獵綠色財務績效評價,但理論研究多,實證研究成果很少,在指標體系構建上定量多,定性少,系統構建綠色財務績效的文獻鮮有。本文將完善以上的不足,從定性定量兩方面綜合構建一個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并選擇相應的樣本進行實證研究。
二、基于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1.構建原則
財務績效評價體系與企業日常經營業務、會計核算資料等密切相關,企業日常經營業務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會計核算資料應確保真實性。因此在構建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化原則:評價體系以及體系中各類指標能全面系統的評價企業,能夠準確反映評價目標。
(2)可操作性原則:構建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慮體系的科學性、簡潔性,指標數據獲取的簡便性和可靠性,以及評價結果是否具有可驗證性。
(3)可比性原則:財務評價體系應使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相同企業的不同會計期間的數據具有可比性,從而方便會計信息使用者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來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4)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由于低碳問題的復雜性,需引入多種不同的衡量指標來反映企業的低碳發展情況,遵循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
2.構建依據
本文構建的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基于借鑒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的框架,在盈利、營運、償債和發展四方面能力的基礎上加入反映低碳能力的指標,低碳指標從企業產前、產中、產后整體進行考慮,重點衡量企業產中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以及產后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效率,五大能力均由定量與定性指標構成,定量指標由相應的公式計算得出,定性指標則設置相應的度量方法進行量化。
3.綠色發展理念下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三、評價方法的選擇及指標權重的確定
1.評價方法的選擇
本文應用綜合指數法對財務績效績效進行評價。其中,定量指標根據公式進行計算確定,定性指標根據綜合評分法進行確定。
(1)定量指標值的確定。定量指標值的確定依據五個步驟(見圖1),本文為了更好的進行行業間的對比將選用企業所在行業的中位值作為標準值,部分指標也用地區指標作為標準值。綜合指數是一個加權平均數,以各單項指數為基礎,乘以各指標權數所得到的一個加權平均數,本文將按照各項指標實際指數計算,計算結果無上限,見圖1。
綜合指數依據各項指標實際值與權重計算得出,由于計算結果無上限要求,所以原則上綜合指數越大,說明企業在低碳環保的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定性指標值的確定
本文應用綜合評分法確定定性指標值。綜合評分法主要用于評價指標無法用統一的量綱進行定量分析的場合,分別按不同指標的評價標準對各評價指標進行評分,然后采用加權相加,求得總分,最重要的是確定評價指標的標準。針對本文所建立的綠色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各定性指標的具體評分尺度表見下表2。
2.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參考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定量定性指標7:3的權重,以及該指標體系中四大能力之間的權重結構,選用古林法和專家咨詢法對綠色財務績效指標評價體系進行賦權,共邀請10位專家學者完成,最終確定的綠色企業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權重表見表3。
四、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的運用
1.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此處將對以上選擇的評價方法和構建的財務評價體系進行具體運用,選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醫藥衛生行業的上海復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醫藥”)和對環境影響較大的重污染行業——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的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豐特紙”)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相關數據,分別在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和新構建的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下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
復星醫藥低碳能力指標以及定性指標來源于企業的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民豐特紙的低碳能力指標和定性指標則來源于企業的年度環境責任報告,報告均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獲得。
2.樣本企業概況
復星醫藥成立于1994 年,1998 年8 月和2012年10月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在中國醫藥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復星醫藥集團奉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將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到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屬低排放、輕污染企業。
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12日登記成立,經營范圍為紙漿、紙和紙制品(含煙草專賣生產許可的卷煙紙)的制造、銷售,造紙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維修和技術服務等,屬高排放、重污染企業。
3.樣本企業的綠色財務評價
(1)定量指標計算。本文均以2016年的行業中位值和企業所在地的地區標準值作為標準化對象,復星醫藥參考醫藥衛生行業中位值和上海的地區標準值進行標準化,民豐特紙參考造紙及紙制品行業中位值和浙江的地區標準值進行標準化,企業的財務指標和行業中位值均來源于新浪財經,地區標準值則是通過國家統計局中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計算得出。根據各指標權數乘以標準化結果(單項指數)分別得出兩年的綜合定量指數,具體見下表4,5。
(2)定性指標計算。此處采用綜合評分法對兩家企業的定性指標進行量化,具體情況見下表6,7。
(3)綜合指數的計算與分析。按照定量評價指數和定性評價指數的不同權重計算綜合指數,并將復興醫藥和民豐特紙的綜合指數進行對比,分析低碳能力是否對財務績效造成影響,對比分析表見下表8。
①橫向對比。由上述表格可看出在傳統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下民豐特紙所代表的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得分明顯高于復星醫藥所代表的醫藥衛生行業,說明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盈利能力更強,但在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下民豐特紙的得分低于復星醫藥,說明民豐特紙所代表的造紙及紙制品行業污染嚴重,對環境影響大,復興醫藥代表的醫藥衛生行業雖然盈利能力不及造紙及紙制品行業,但對環境影響較小,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
②縱向對比。由上述表格可看出在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下復星醫藥2016年的綜合指數高于2015年,說明該企業重視低碳發展能力,堅持可持續發展;同時在該評價體系下民豐特紙2016年的綜合指數也高于2015年,說明該企業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對制度、發展戰略以及能源消耗等做出調整,堅持可持續發展。
四、結論
通過以上數據對比,可看出同樣的數據在傳統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和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得出的綜合指數各不相同,對環境影響較大的企業在傳統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中綜合指數高,但在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中綜合指數低,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企業在傳統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中綜合指數低,但在綠色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中綜合指數高。所以該體系不僅能反映一個企業的低碳能力,還適用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橫向、縱向的全方位對比。
綜上所述,本文構建的綠色發展理念下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在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同時,綜合評價了企業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資源利用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區分企業綠色績效實現情況,有利于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企業的綠色評價,并有利于地方政府綠色經濟目標的實現。
李謙為本文通訊作者。
基金項目:
本文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地項目資助,項目編號:JD2018YB14。
參考文獻:
[1]孛亞南.可持續發展視野下財務評價體系構建[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4.
[2]葉文虎,全川.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述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7,7(3):83 一87.
[3]肖華.企業環境報告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1.
(作者單位:西南林業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