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芊



摘要:目前互聯網行業正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與此同時信息化也大有席卷全球的趨勢。許多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仍在尋求國內外上市的機會,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擁有著先進的技術和全新的利潤增長方式,高增長、高風險的固有特征與傳統產業有著明顯的差異,傳統的價值評估模式已無法與新經濟時代的互聯網企業相匹配。本文將以騰訊公司為例,結合互聯網公司的特征,建立了科學有效的互聯網上市公司EVA績效評價體系,為我國互聯網行業的業績評估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業績評價;EVA;騰訊公司
一、引言
在21世紀,網絡已作為人際關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到的“互聯網+”概念,極大地提升了互聯網產業本身的價值。然而,作為一個高科技產業,高風險及高增長、單一市場融資渠道是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征。由于互聯網公司的不確定性,其風險難以有效量化,使得傳統行業進行互聯網估值難以客觀評估。因此,獲得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肯定和認可,并最終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顯得尤為重要。經濟增加值(EVA)是這種思維模式的一項評估依據。考慮了權益成本,才能更好地去衡量公司的增長值。因此,EVA在滿足互聯網公司的需求方面具有更合適的優勢,例如初期成本投入較大、權益成本占比較大的特殊行業。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982年,EVA的概念由美國Stern Stewart公司首次提出,隨后在歐洲地區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使用。Joel M.Sterm and G-Bennett Stewart (1994)進一步發展了EVA的有關理論。他們認為在現代績效評價理論體系中EVA可以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Shimin Chen,James L. Dodd (1997)則通過實證的方法研究得出結論,通貨膨脹將對EVA的計算結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且提出了改進的具體方法和EVA公式。與傳統的評估指標相比,EVA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的業務績效。Parvaei A(2013)通過研究,EVA對股東財富的解釋能力優于其他財務指標,EVA指標可以更好的評價公司的績效。如果用于領導者的激勵計劃,這樣的話領導者就可以專注于提高公司的績效,并幫助股東實現最大化的利益。
中國進入社會現代化的進程較晚,相對于西方國家來說,市場化的經濟環境還不夠完善。因此,企業價值評估相關方面的研究廣度和深度,與國外有較大的距離。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債券、股票、金融衍生品、基金等經濟產品的種類不斷豐富發展,中國的會計準則日益受到國外研究理論的沖擊和影響。從某個方面來看,EVA理論的引入其實使中國經濟理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邁入新的階段,為企業價值的合理評估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王慶芳、周子劍(2001)認為,EVA指標能夠反映企業實際經濟利潤,因此績效評估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可以反映企業真實的績效評價結果,也可以用于投資者的部分決策,對投資可以提供一部分必要的參考結論。王汝芳和杜勇宏(2005)引出了EVA的理念,認為EVA在使用效率方面得到的結果勝過傳統的會計利潤,并且給出了改進EVA的意見。當企業采用EVA績效評估的時候,基于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其中主要方法是采用適當的會計調整。通過對EVA改進,獲得了另一個全新的視角。2010年,國資委開始對央企統一實施EVA評估,目的是為了改變中央企業領導者的管理理念,通過準確的經營理念提升企業內在價值。胡繼志、呂一凡(2013),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量數據中選取100多家金融機構進行分析。通過對1994年至1998年數據進行橫斷面分析,試圖將股票投資回報率,EVA指標,績效指標的平均值和投入資金作為股價變動的影響因素,以此來解釋各項指標的影響程度。最后的研究結果表明,每個指標都會影響公司的股價,而相較于上述其他指標,EVA指標可能更加便于解釋公司股價變化。
三、EVA在騰訊公司的應用
(一)EVA理論介紹
EVA是經濟增加值,由美國Stern Stewart管理咨詢公司于1982年提出。它指的是企業的資本收入與資本成本兩者的區別,具體公式為企業的稅后凈利潤減去投入總的資本成本之后的差額。它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理論,而是基于以往的剩余收益理論。從某個方面來看,EVA是對剩余收益理念的一種創新。它需要在計算過程中對財務報表中的會計的部分信息進行必要調整,以避免會計信息的扭曲失真,這也是對EVA和剩余收益來說是最重要的不同點所在。EVA的計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EVA=NOPAT-TC×WACC
式中:NOPAT表示息前稅后利潤。是指公司總營業收入的凈經營價值-除利息支出以外的所有營業成本和相關費用,屬于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WACC表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指企業投入的總資本,包括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屬于衡量公司增長能力的指標。TC表示企業的資本總額。是企業各種資本來源的加權平均值,也是公司應對風險能力的指標。
(二)騰訊公司概況
騰訊成立于1998年11月,公司注冊地是廣東深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提供互聯網綜合服務的運營商。與此同時,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騰訊擁有著龐大的用戶數量和廣泛的用戶群體。騰訊公司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業務得到進一步穩定發展。與騰訊相關的服務主要有:社會交際和聊天軟件,如:QQ和微信、騰訊游戲旗下QQ游戲平臺、門戶網址、社交網絡平臺QQ空間、騰訊新聞和在線視頻軟件等。
(三)騰訊公司相關指標計算
利用騰訊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的年報數據,對其EVA進行測算。
1.調整后的資本總額(TC)
根據騰訊公司年報上的數據,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如表1所示:
2.調整后的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
根據騰訊公司年報上的數據,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如表2所示:
3.加權資本成本的確定(WACC)
本文以1年期人民幣銀行貸款利率作為短期借款資本成本,以2-5年期人民幣銀行貸款利率作為長期債務資本成本。利息抵稅的因素還要在實際的債務資本成本中考慮。本文運用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通過此模型來計算騰訊的權益資本成本。Rf無風險報酬率選用采用近五年期國債收益率,Rm為市場年報酬率,(Rm -Rf)為市場風險溢價,借鑒了國內大多數學者研究,GDP增長率可視為市場風險溢價。GDP增長率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β數值則從wind數據庫獲得。
根據騰訊公司年報上的數據,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如表3所示:
4.計算EVA值
根據EVA=NOPAT-TC×WACC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得出2016-2018年EVA的值分別為173.12億元、439.59 億元、431.99 億元。
四、騰訊公司創造的EVA分析及對比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騰訊的凈利潤在2016-2018年的三年間,總體呈現出上升趨勢。另一方面,騰訊的經濟增加值這段期間有所增加或減少。我們可以知道公司的EVA與公司生產的價值成正相關,EVA數值的高低則與業務規模和經營狀況密切相關。從本文表格數據中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發現,從2016年到2018年這三年里,騰訊公司的EVA值都是正值,這表明騰訊在過去幾年里創造了新的企業價值。隨著騰訊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和業務運營的長遠發展,公司的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投資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公司的利潤總額也有一定程度增加。另一方面,凈利潤的增加并沒有把公司的權益資本考慮在內,而是在報表中債務成本的基礎上得出,因此EVA比凈利潤更加客觀和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
四、騰訊公司績效評估的結論與啟示
(一)合理評估互聯網企業的價值
近年來,互聯網經濟不斷發展,互聯網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運作情況變得更為活躍。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市場尋求發展都需要更加理性的判斷。他們需要從用戶價值、商業模式、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等方面對互聯網企業價值進行合理評估,才能抓住機遇,實現資本運作的成功。
(二)通過業績評價提高企業競爭力
研究騰訊公司的價值創造,之所以選用經濟增加值,是因為EVA充分考慮了權益資本的成本,真實地反映了騰訊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對騰訊公司會計報表進行了必要的調整,盡可能消除了一般會計準則的影響,使得價值評估模型更加準確地反映了公司的內在和市場的公允價值。此外,EVA是從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將整個公司視為一個“生命有機體”,并綜合考慮公司全部資產預期獲利能力、財務狀況和經營環境等因素,通過對公司所有資產所能帶來的未來收益視為資本處理,以確定公司的真實價值,這樣既考慮了公司的組合價值和增值空間,又能充分體現了公司價值評估整體性的特點,可以提高基于EVA的騰訊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競爭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激烈競爭的金融環境,生存下來并且實現發展。
(三)正確面對未知的挑戰和難題
多年以來,騰訊公司始終在堅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在線生活服務”的戰略目標,輔之提供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等增值服務以及在線的推廣服務。現在騰訊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擴大用戶群體,騰訊需要意識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敗的產品無法做成任何事情。市場總是聰明的,它只會獎勵奉獻給具有最佳用戶感受的創新產品。最后,管理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領域之中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遇到難題,領導者首先應該認真考慮管理原則并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Shimin Chen,James L.Dodd.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Residual Income,and EVA?:A Value-Relevance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7.
[2]王慶芳,周子劍.EVA:價值評估與業績評價的理論探討[J].當代財經, 2001(10):75-78.
[3]王汝芳,杜勇宏.經濟增加值與優化經濟增加值[J].當代財經, 2005(5):21-24.
(作者單位 湖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