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霞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則微信:講的是一堆沙礫中一個拿著錘子在塑造自己的人,沙礫雖大,但錘子鏗鏘有力,人形凸顯出來。那堅毅的眼神,強壯的臂膀,有力地告訴我們,自我塑造,過程很疼,但你最終能收獲更好的自己。是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在遵循著這一規律。你看----向日葵每天都朝著太陽轉,因為它知道只有那樣才能獲的更多的陽光;大雁在寒冬來臨前都會往南飛,因為它知道只有那樣才能度過寒冷的冬天;干旱地區的植物葉子會長的又細又長,因為它知道只有那樣才能減少水分的流失,保證自己的生長。
我們的教育也在順著形勢改變著,國家的教育改革力度也很大。就說向貧困地區傾斜,國家實施了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的專項招生計劃,已經招了47萬8千多人,讓這些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夠上優質高校。這個計劃就很受老百姓和貧困學子的歡迎,大大降低了高考學生入學的門檻,也減輕了家庭負擔。
從身邊看學校的管理也在改變著,不管是學校給平臺,減少層級,在管理上實現學校里的扁平化;還是到年級的層面:一個年級為一層,橫向和縱向促發展,增強師生活力,做的學校管理的精細化;再者到各個職能部門:從大局上抓宏觀,局部抓細節,加強服務,實現學校管理的高效化。學校有了新面貌,新氣象,教師有了活力和激情,學生有了動力。一切都在朝新的發展,辦好了人民喜歡的教育。
眾多的例子告訴我們這種改變。是的,我們無法要求環境為我們改變什么,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那么,我們教師位置的改變勢在必行。教師的位置不再是講臺而是動態變化的。動起來的教師可以分:
走在圓內的教師。走在中間的教師,是長大的孩童,有著永恒的童心與可貴的童真。他們能圍繞一個專題,和孩子共同思考,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聚焦一個話題,和孩子一起爭辯,促進了學生的智力;挑戰一項任務,和孩子協同合作,培養了學生的團結意識。教師對學生,亦師亦友,和學生一道茁壯成長。
走向圓外的教師。是學生忠實的聽眾,他們有時候靜靜地觀望、深深地沉思,給學生投去智慧的目光;有時候激動地鼓掌、時而會心地點頭、時而疑惑地皺眉,為學生豎起大拇指;遠離了教師的權威、遠離威嚴的講臺,讓教師更清晰地看清教與學的意義,更立體地感受教與學的價值。給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給了學生自主交流的舞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闊步前行。
位于圓心的教師。是學生的帶頭人,以核心素養為半徑,為孩子打開一扇窗,推開一扇門,帶來新鮮的空氣。領在前面的教師,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聽到不一樣的聲音,感到不一樣的思考,體驗不一樣的情感。教師還建構一種超越學科的寬闊視野,跳出學科看學科,跳出學校看課堂,給學生一種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最后還要說,當教師就得上好課,就要立得住講臺,把課立住,講臺雖小,但容量很大。面對那些渴求知識,探尋真理,熱愛智慧的眼睛,你要有所敬畏,小心謹慎。
教師的位置是三維立體的。在長度上能延展,在寬度上也能延伸。在高度上亦能延伸。
學科知識的傳承,需要教師引領學生進行再研究、再探索、再發現、再創造。無論是課堂情景的創設,還是現實生活的模擬,幫助學生延展自主建構的知識內涵,從文本走向生活,實現知識的外延。這是長度的延伸。
從寬度上講,《方與圓的秘密》、《變與不變》等的研究課題,給教師指明了超越學科、教學的寬景視野。上課時,能跳出課堂回看教學的知識,(在教學《掌聲》一課時,課堂上對那些需要鼓勵的學生來一次掌聲,讓他們談談感受,在愛與被愛的氛圍中,讓學生談及英子的感受,那真是高效的課堂。)科學實驗中,跳出學科看科學,給學生們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這就是即有核心又跨越束縛的寬度延展。
從高度說,學生的數學研究該走向哪里,可以走向哪里,我們的回答應是,學生的能力所及之處即為數學研究的所及之處。
從教師的個人成長談教師。教師是集“傳道、授業、解惑”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教書育人也是學書育己。傳道是傳授學生科學知識和真理;授業是授學生擁有的基本的專業技能;解惑是解學生的迷茫、困難。
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素養,具備科學知識和必要的思想工作技能,具備課程開發與教學方式創新的能力。對接過去和未來,鏈接內部和外部,連接學校與社會,就要求我們教師,時時都要立己達人。對內自我增智,通過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再創新,不斷勾勒出個人的發展線,持續提升個人的人格與能力。對外重在賦能,通過自身的人格的塑造、對課程、課堂的深究,不斷描繪師生發展的共生線,持續培育師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站在立德樹人這一教育任務的高度,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域,自我更新、自我發展,用創新的思維思考學科教學,用發展的眼光思考學校的教育,用滿腔熱忱思考未來發展。
對于優點要保持,對于缺點要改變。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教師的位置徹底改變自己。曾經的習慣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但是只要現在去改變,也日積月累,壞習慣就會變成好習慣,雖然很難,并且痛苦,但只要心中愿意并且去做了,就一定做好做成。“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其中的甘與苦,心中自知。誠然在這轉變的過程中,你承受了失敗的痛苦,但卻磨煉了自己的意志,你就收獲了人生的最大財富。你體驗了全新的自我,充滿智慧的課堂,散發激情的師生,你也收獲了最大的成功。
請記住:成功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改變雖痛,但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