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魁
學生們進入石家莊市藝術學校學習戲劇表演是為了將來終生從事戲劇事業,使自己的戲劇表演方面基本功得到有效的訓練,打下良好戲劇表演基礎,這樣為將來深入基層從事戲劇表演事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說在藝術學校的基礎性教學,它伴隨著整個戲劇事業的發展過程,基礎基礎性教學做好了,才能培養學生的基本功。有了基本功,才能進一步的成長,這樣才能塑造各種各樣的戲劇人物,在表演時只有基本功扎實,這樣才能使學生走向真正的成功,但是傳統教學束縛了學生的發展,要想提高繼續基礎教學的水平,培養學生的戲劇表演藝術水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對藝術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全面改革。
一、根據學生的內部條件培養中應注重訓練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戲劇表演的過程是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接受藝術的表現形式,新時代活生生的生活,為學生的表演提供了無限思維的源泉,是學生智慧開發的源泉,生活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因而在戲劇的基礎性教學階段,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和基本功對于學生表演藝術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表演的基礎訓練中,提倡教師應引導學生去關心、熱愛、癡迷自己所處的生活,自覺地領悟和思考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形成從生活中尋找表演和創作素材的習慣和水平。
二、在學生外部條件的培養中,形體課應采用基本舞臺動作訓練與不同類型人物形象和形體的模仿訓練相結合的模式,使學生在基礎教學中逐漸打好把握人物形象的基本功
戲劇演員如果成功的塑造戲曲方面的人物是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的,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能體現戲劇人物的性格和需要表達的人物形象。基本功取決于戲劇演員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不斷鍛煉的而形成的基本功底。由于中國戲曲藝術是程式化藝術,所以,戲曲演員要熟練掌握并利用唱、念、做、打這些程式化表演形式來刻畫人物形象。戲曲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就是唱,而這個唱即便是在同一個曲目當中,演員也會根據不同人物情緒發展和人物性格展現不同的唱法,這就形成了戲曲流派。可以說,形體造型和語言造型所包含的這四個表演形式對于人物塑造、把握人物性格而言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優美的音律不僅能夠使人物形象展示得更加豐富,還能夠讓觀眾享受其中,因此,戲曲演員要依照戲曲的基本程式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演員的表演是他們的外部的形象,形體的表演和聲音的表達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是他們藝術創造的過程的結晶。所以說,藝術訓練應該圍繞著學生的表演過程綜合性的展開,把學生的基本功做扎實,把學生的形體訓練做扎實。緊跟時代的脈搏,使學生的表演進入了真正的良性的訓練軌道。
三、在學生表演課中,在學生體驗表演基礎元素的訓練階段,教師和學生要在表演基礎元素訓練上下工夫,幫助學生從真實的生活順利地轉入藝術表演中
1.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表演中的緊張感。演員在表演中的緊張感,主要還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實所造成的,所以說老師在平時的訓練中不但要教給學生表演的技能,還要學生講解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識,緩解學生出現的復雜心理狀況,形成舞臺中出現的各種局面應付自如的心理狀態,所以說做好心理輔導、排除學生心理障礙也是戲劇老師所要做的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說要培養每個學生形成扎實的心理狀態,才能應付舞臺中出現的非常復雜的突變的凸現的各種狀況,從而達到良好的戲劇表演效果。
2.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表演的真實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劇中的人物展開想象,通過想象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將學生從現實的生活帶入戲劇的世界中,有一種內心的體驗,進而產生一種真實感,這樣表演就會更加真實,貼近生活。
3.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情緒記憶”的能力。戲劇老師應該教育學生在舞臺表演中觀察名人和老師的表演的能力的同時,注重積累他們的表演的情感方面的體驗,把各種戲劇表演藝術家的表演的特長,作為自己人生的感性的方面的體驗,從而,在觀察戲劇表演中吸取了各個名家的長處,這種情緒記憶方面的能力是學生全面發展,不斷得到突破性發展的重要的基礎。
4.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表演“戲劇規定情境中動作”的訓練。教師應結合“形體”“臺詞”及“聲樂”等實踐課,來訓練學生在表演中的速度、節奏和交流等。人物的個性特征和戲曲演員的形體動作是將戲曲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的兩個基本要求。我們經常能看到戲曲演員會將生活中一些固有動作特征運用到人物表演當中,然而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使戲曲人物更加完美,就需要戲曲演員對這些人物固有的動作形態進行藝術加工和提煉。
四、注重學生良好的戲劇文化藝術素質培養
藝術學校學生的文化藝術的修養,不但體現在學生對著劇本內容的理解,對戲曲作品的完整性理解方面,還能體現這個學生的氣質和他的內心世界的展現,所以說這個學生的戲劇文化藝術素質對整個戲劇表演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文化藝術素養不僅能夠影響演員對作品的理解,還決定著他們能否透徹理解劇本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內心世界,進而對其表演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不僅帶動了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更是讓人們對于精神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對于戲曲作品的完整性以及藝術感染力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戲曲演員不論是想將傳統劇目中的成熟人物形象塑造好,還是想要在新創作劇目塑造經典人物形象,都離不開戲曲演員的文化藝術素養,他們想要準確、生動、真實、感人地將戲曲表演出來,就必須能夠對作品有透徹的領悟,而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
進入新時代,隨著整個社會經濟和社會意識形態的迅猛發展,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隨著5G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戲劇表演的良性發展,戲劇表演作為人類歷史上優秀的藝術形式,在整個華人社會中和整個世界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社會價值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來。因此我們要重視戲劇表演基礎教學,把戲劇表演基礎教學做好做扎實。戲劇表演基礎教學和時代脈搏共跳動,做出具體可行的深化戲劇表演基礎教學的改革,推動戲劇表演基礎教學的全面發展,為中國戲曲教育做出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