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瑩
摘 要:幼兒天真爛漫,是最純凈和真實的時期,而幼兒園的教育也要遵循幼兒的特點,保留其最美好的一面,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自然體驗教育活動就是帶幼兒回歸大自然,利用自然資源讓幼兒感受最原始的美好,在活動中與同伴一起玩耍和學習,讓他們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放松,也能讓幼兒更加親近自然。本文就開展自然體驗教育活動的內涵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一些實施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自然體育教育活動;內涵與策略
在自然體驗活動的開展中,需要以幼兒為中心,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創建更多有效的活動來促進幼兒更加親密的接觸自然、了解自然,同時還要重視對幼兒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挖掘幼兒的自然潛能,促進其智力和思維的成長。
一、自然體育教育活動的內涵
自然體驗教育就是利用幼兒園周邊的自然環境或者生態資源創建豐富的教育活動,根據時間的長短來安排不同的主題,引導幼兒在參與過程中,回歸到本真的大自然中,使其身心都能夠得到陶冶,還能促進伙伴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增進幼兒之間的友誼,引導幼兒能更深入了解自然、體會自然的真實和美好,從大自然中獲得生活和學習的樂趣。
在都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當今社會,很多兒童與大自然完全分開,他們無法從樹林間、田野上、天空下去體會自然的美妙,這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嚴重的影響。而開展自然體驗教育,能夠讓幼兒從更廣闊的角度認識自然,擴寬他們的視野。
借助大自然,幼兒的心靈能夠得到洗滌和凈化,在與花草、蟲蟻相伴的過程中,幼兒可以排解煩惱和憂愁,置于孩子的心靈。大自然也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他們可以自由組織,安排游戲和活動,提高幼兒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時,在接觸自然、認識自然、觀察自然的過程中,提高孩子對大自然的敬佩之情,教師再輔以環境知識的講解,能夠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促進幼兒道德品質的提升[1]。
二、開展自然體驗教育活動的策略
1.結合國情,因地制宜。
我國地勢廣闊,人口眾多,一般一個幼兒園的幼兒數量多比較多,因此在開展體驗活動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活動的地點、時間和內容,盡量讓每一個班級的活動能夠錯開,方便教師能夠進行管理,也能夠做好安全工作[2]。同時,因地制宜就是要利用周圍環境特點,挖掘自然資源,根據地區的優勢來開展教育活動。
山區的幼兒組織爬山活動,但是要考察山體的高度和環境,選擇適合幼兒參與的山坡,保障活動的安全,還要便于對幼兒進行觀察和保護。
平原地區可以組織幼兒春游、野炊、放風箏等游戲,在大自然的美好風景下,觀察天空、白云、河流,組織幼兒寫生、手工制作,可以鼓勵其選擇自然界中的材料,比如樹葉、花瓣、樹枝等,盡情發揮,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在開展體驗活動中,教師要以幼兒為中心,而不能為了開展活動而活動,比如隨意組織幼兒去公園檢落葉、樹枝帶回課堂,這違背了自然體驗的目標和宗旨。因此,要盡量讓孩子融入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可以從身體和心靈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加強安全防范管理,保障幼兒的安全。
無論是園內教學,還是戶外活動,安全永遠是首要工作。首先,在開展自然體驗教育活動之前,教師以及相關團隊,要對活動地點和周邊環境進行考察,包括路線和活動范圍內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險隱患,都要進行調查和分析,盡量選擇安全的地帶,同時要對可能存在的危險進行處理,為幼兒提供更加安全的活動場所。
其次,幼兒園要與家長進行良好溝通,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同時活動才能夠順利開展。
然后,在活動以及途中,都要配備足夠的人員對幼兒進行監視和指導,必要的情況下,要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以防不測。
最后,要合理安排活動內容,根據幼兒的體力和身心情況,科學安排運動量,也可以邀請有條件的家長一起參與自然體驗活動,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家長也能更好的照顧幼兒。
3.給幼兒充足的體驗時間。
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各種體育活動、游戲等,讓其在參與和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感知力、情感體驗以及知識儲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因此在安排自然體驗教育活動時,要給幼兒充足的體驗時間,一般以活動地點的距離,安排半天或者一天的體驗活動,讓幼兒可以與大自然充分接觸,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自然、感受自然,去近距離觀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河流、蟲鳥,讓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屬于自己的自然體驗。
三、結束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幼兒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其在不斷體驗的過程中,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技能,掌握生活和學習的內涵,鍛煉其毅力和品質,才能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開展自然體驗教育活動是針對當下我國教育的實情提出了的有效方案,讓幼兒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保持更加純真的心靈,感受自然的美好,提高幼兒的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謝依桐. 小議幼兒園自然體驗教育活動的內涵與策略[J]. 江蘇教育研究, 2017(26):31-33.
[2]陶雙驥. 生態學視野下幼兒園自然教育活動組織策略[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9, 35(0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