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各種新鮮美味的水果陸續上市,水蜜桃、西瓜、葡萄……都說吃水果有益健康。不過,不少人總是擔心有農藥殘留。加之有報道說草莓中含農藥會致癌,這就讓人更擔憂了……也因此,很多人買水果回家后都要仔細清洗,有的還要用洗潔精、洗滌劑,認為能更好地去除農藥殘留,沒用洗滌劑清洗的水果都不敢吃。
很多人認為用果蔬洗滌劑清洗水果,能夠更有效地去除農藥殘留,更安全。其實未必。
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許多研究。在美國也有很多果蔬清洗劑,很多產品都說能更好的清除農藥殘留。有的稱比清水好98%,聲稱好3倍、4倍、5倍、10倍的都有。
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組對市場上常用的5種果蔬洗滌劑進行分析,分別用這5種果蔬洗滌劑清洗果蔬,結果發現,果蔬洗滌劑清洗果蔬的確能夠去除部分農藥殘留,但都不能100%去除。與清水沖洗相比,果蔬洗滌劑并沒有達到所宣稱的高效。事實上,果蔬洗滌劑與清水沖洗對于農藥殘留的去除沒有明顯差異。
研究人員還發現,農藥殘留是否容易被洗掉,與它們的溶解性關系很小,主要靠清洗時的機械運動。因此建議,平時清洗果蔬時,在自來水下沖洗30秒以上,伴隨著搓洗就可大幅度去除農藥殘留。
那洗滌劑是不是對去除農藥殘留沒有用?也不是!
我們知道洗滌劑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劑、乳化劑、香精和色素等成分組成。在使用洗滌劑清洗果蔬時,其所含的乳化劑成分能夠分解油污,將難溶于水的物質,變成溶于水的乳化物,然后通過表面活性劑將污物與待清潔的物體分離,繼而通過搓洗和流動的水將其去掉。有些類型的洗滌劑中還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成分,可以有效防止細菌增生,防止疾病的傳播。
洗滌劑因為在使用過程中會直接與皮膚接觸,還會跟我們的餐具、果蔬接觸。所以,洗滌劑原料的使用必須符合安全標準,保證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洗滌劑一旦在原料采購、生產環節等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洗滌劑中有害物質,比如甲醛、鉛、砷等超標,危害健康。此外,如果清洗不徹底,洗滌劑也會有殘留,并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給健康埋下隱患。
由此可見,清洗果蔬時沒有必要用果蔬洗滌劑,最好也不要對洗滌劑產生依賴。美國農業部就建議消費者:在清洗果蔬時,不要用肥皂、果蔬洗滌劑等清洗劑,以免清洗不徹底,造成二次污染。
現代農業生產中農藥應用非常廣泛,果蔬有農藥殘留幾乎不可避免。因此,現在提倡不使用高毒性農藥,防止農藥濫用。同時,消費者也應該明白以下兩點:
第一,“檢出農藥殘留”并不一定危害健康。任何農藥都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危害。這個量是由國標來進行規范,只要不超過安全上限,就可以認為沒有健康風險。
第二,“有多少種農藥”與“有害劑量”是兩回事。也就是說,如果每種農藥的殘留量都低于國標,那么危害可以忽略;如果殘留量超標,即使只有一種農藥,也會危害健康。
目前,我國農藥的濫用現象已得到了明顯改善,比如有機磷農藥。疾控中心曾多次對居民膳食農藥殘留水平進行評估,結果發現,我國絕大部分水果和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均未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