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運
(大柘鎮農業服務中心 514600)
非洲豬瘟的發病過程比較短, 同時死亡率高, 能夠達到100%,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自從非洲豬瘟疫苗傳入我國以來,一些地區已經采取了比較有效的防控措施,但是防控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為此,采取何種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是許多人需要探索的問題。
接收到生豬入場申請之后, 必須及時地了解入場的時間、生豬的數量和生豬的產地等情況。 在達到生豬屠宰場之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穿好一次性防護服。 裝豬的車輛需要到指定的位置等候,同時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車輛進行消毒。 屠宰場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動物進行免疫合格證的檢查, 檢測完成之后對組織進行仔細的目檢,觀察生豬的體表、神態、呼吸狀態等,之后工作人員對每頭生豬進行抽血檢測。 首先,血液樣本處理。 取一定量的血液放于離心管中, 經過30s 的操作之后靜置10min。其次,配置反應液。使用一定數量的PCR 管,依次放入管架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礦物油、反應液和反應酶等物質,做好相應的標記工作。再次,上機檢測。打開檢測儀器電源,機器能夠進行預熱處理,溫度達到一定要求時就可以進行檢測。 最后,檢測結果的判斷。 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如果生豬顯現為陰性,可以放入待宰欄中,如果結果顯示為陽性的話,需要重新檢測,檢測結果仍為陽性的話,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置。
生豬待宰在申請之后,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消毒處理,保證生豬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此外,主要的檢查工作還包括觀察生豬的飲水和體表特征, 如果發現有疑似病癥的話必須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并且做好相關的消毒工作。
在生豬屠宰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非洲豬瘟疫病的排查工作,之前的檢查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內臟進行進一步的排查,主要檢查脾臟和腎臟部位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的問題。
生豬散養戶的養殖規模比較小,許多養殖戶主要靠生豬養殖來增加家庭收入, 應該忽視對生豬養殖戶的非洲豬的疫病防控工作。 為此,加強生豬散養戶的非洲豬瘟疫情排查工作,將非洲豬瘟疫情控制在搖籃中,防止出現恐慌心理,首先,認識到非洲豬瘟疾病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 對養豬業造成的危害比較大,已經被我國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同時該疾病的致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 其次,非洲豬瘟疾病不是人畜共患病,除了豬之外其他的動物不感染該病毒,雖然有一定的致命性危險,但是對人沒有危害。 最后,如果發現有非洲豬瘟疑似病癥時,采取及時地隔離措施,并且上報當地的獸醫機構,做好相應的消毒和清潔工作。 此外,縣級防疫員要做好疫情的排查工作,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排除和及早隔離,防止疾病的傳播與蔓延。
為了有效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概率, 應該加強和養殖戶之間的聯系。 為此,可以建立養殖戶名錄,通過電話和視頻的方式進行排查比較方便,該種方法能夠提高排查的效果。 注意的是,必須讓養殖戶意識到非洲豬瘟疫病的癥狀, 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排查效果。
首先,加強對散養戶防疫的宣傳力度,提高我國養殖戶的規模化水平。 其次,非洲豬瘟疫病沒有有效的疫苗,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免疫,為此,必須要采取封鎖和撲殺等措施。 在非洲豬瘟疫病防控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和及早控制的原則,避免疾病的傳播與蔓延。
首先,做好生豬調運監督管理工作。采取科學的生豬調運管理措施能夠有效地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降低疫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 對運輸生豬的車輛進行仔細的檢查,做好備案工作,通過定位跟蹤系統將生豬調運的信息進入到電子出證系統中, 能夠有效地掌控生豬調運的實際情況。 其次,發揮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站的作用。 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動物防疫指定通道,加強對運輸車輛的檢查和消毒工作,運輸車輛必須有相應的證件,一旦發現有違規的行為必須嚴肅處理。 最后,嚴格規范生豬屠宰檢疫程序。按照相關的規定對等待屠宰的生豬進行檢查, 健康之后才能屠宰,對疑似感染的動物進行隔離觀察。 此外,做好產地檢疫證明檢查工作,對屠宰檢疫的各個環節進行記錄,同時采取科學的生物安全處理措施。
首先,落實生產經營主體的防疫責任。需要讓養殖戶和屠宰企業認識到非洲豬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不斷升級改造防御措施,健全防疫制度以及車輛人員進出管理制度, 做好日常的清潔消毒工作,不斷提高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意識。 其次,落實地方政府的管理責任。 地方各級相關工作部門應該負起責任,充分認識到非洲豬瘟疫苗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采取措施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到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 最后,落實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加強對非洲豬瘟的監督管理工作,強化防疫管理措施,做好非洲豬瘟疫病的防控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