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微,梁冰,徐軍,白依拉,李金,景詩
(錦州醫科大學 附屬第三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當前,正處于全面落實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攻堅時期,也是醫療事業進入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互聯網+護理”、遠程醫療會診項目、社區養老項目、AI智能篩查項目等智能項目的誕生,在醫療創新革命孕育待發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醫院黨建機制模式已經不適用于新型智慧醫院發展模式,不再適合現代化醫院發展的特點,那么在全面從嚴治黨視角下,探索一條符合新時代智慧型醫院實際情況的黨建規范化建設路徑,重新形成黨員帶領群眾、群眾督促黨員的“雙促進”、黨建發展與醫院業績“雙提升”模式,對推動傳統醫院適應時代新要求、完成歷史新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已日漸引起國內學術界,尤其是黨建領域許多學者、醫院黨務工作者的關注,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和觀點,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而以“醫院基層黨組織”為“主題”和“關鍵詞”檢索得到的論文數則分別是81篇和5篇,其中還沒有發現系統性研究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課題。在“互聯網+健康醫療”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醫院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時代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以全面從嚴治黨為出發點,提升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規范化水平,切實解決醫院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通過文獻調研、資料分析、問卷調查、比較研究法對當前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進行更加系統的對比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分析產生問題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
目前,醫院黨建方面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醫院基層黨員大多為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任務較重,部分黨員思想認識偏頗,認為黨組織活動可有可無;黨支部書記帶頭引領作用發揮不足,存在“重臨床、輕黨建”的現象,部分黨支部書記視黨建活動為工作負擔,存在“腰桿不夠硬,底氣不夠足”甚至“求人辦事”的工作思想,黨務工作難以在臨床醫技科室有效開展;支部黨建活動創新力不足,習慣原文照搬“讀書念報”式學習;黨性學習僵化,理論不能指導和解決實際問題,存在學用“兩層皮”現象,黨員活躍度不高;黨支部之間聯動交流性差,黨員之間互相督促學習性不足,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激勵性不強;醫院開展黨建工作為臨床醫技服務的目的性不強,無法為醫療事業發展提供源動力,無法指引醫院發展方向等問題都亟需醫院從全面從嚴治黨出發,勇于改革,勤于創新,結合醫院診療工作實際,總結新方法、探索新路徑,切實將醫院黨建工作往實處落、往深處走,全面提升醫院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從根本上煥發醫院發展活力,爭做讓黨和群眾放心、滿意的模范醫院。
1.基層黨支部書記的黨建工作擔當意識不足。基層黨支部書記多由業務科室主任擔任,雖然資歷較深、業務精湛,但因醫療任務較重,個人時間與精力有限,對黨建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黨支部書記對黨務知識理解存在“偏差”,視黨建活動為工作負擔,存在“走馬觀花式”黨建工作現象;上級組織分配的任務難落實,黨務工作難以在臨床醫技科室有效開展,基層黨支部書記未能擔負起以黨建促進業務發展的深層責任和使命。
2.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創新性不足。一是黨支部學習形式及內容與實際問題脫節。全體黨員學習時,學習原文照抄照搬的多,結合工作實際能解決問題的少,十次活動九次學習,既不能提升黨員思想意識,也不能解決醫院業務方面問題,難以引起基層黨員產生共鳴,不能發揮先進黨員模范引領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二是黨支部學習流于形式。支部組織開會、學習后,黨員的基本狀態是“不開不知道,開完全忘掉”,基層黨支部對上級黨委布置的學習、工作任務缺乏相關主題的預熱、組織、學習步驟安排;黨課形式內容單一、固化,盲目按照計劃安排辦事,教育內容與實際工作、生活融合度不高,理論不能對實踐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三是黨支部之間缺乏聯動性交流。各黨支部之間未形成聯動機制,缺乏有效的工作激勵,同一黨總支所轄的黨支部互相不通氣、不學習、不提升,有效的經驗交流嚴重不足。支部內部黨員之間缺乏必要了解,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帶動性較差,成功經驗和優秀做法未能形成“黨建品牌效應”。
3.黨員干部隊伍內部激勵機制不健全。黨支部內部青年干部的干勁挖掘不足,后備人才儲備機制和有效獎勵晉升機制不健全,缺少預備干部“掛職鍛煉”的機會,針對“已上崗”人員缺乏定期的“競爭上崗”、“落后淘汰”機制,導致黨建工作后備力量不足,存在“拖活”、“甩活”、“臨時對付”現象,難以保質保量完成上級黨組織交付的工作任務,長期以往,支部黨員對黨建工作產生消極懈怠、應付了事的被動心理,基層黨組織被弱化、虛化、邊緣化,黨支部建設工作難以開展,支部規范化建設流于形式。
4.黨建工作與醫療服務發展有機結合不夠。醫院黨建活動的開展多是“以黨建促進黨建”、“以文件落實文件”,只有外在形式而無內在“靈魂”,照貓畫虎型黨建比比皆是。[1]醫院開展黨建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以黨建促進醫療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為臨床醫技提供有效必要的服務和支撐,但目前醫院黨建缺少與醫療服務事業的有機結合,導致黨建工作如空中樓閣,不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歸根結底是黨建工作未處于領導核心地位,無法為臨床醫技服務,更無法提供醫療服務事業發展源動力。[2]
1.提高基層黨支部書記黨建工作責任意識,發揮好“頭雁”引領作用。黨支部書記采用選優配強的選拔原則,在重點培育推薦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擔任黨支部書記的基礎上,同時吸收素質高、專業性強、年輕有活力、思想活躍有創新性的黨員到支部書記隊伍中來,鼓勵業務精湛人才為黨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上級黨組織要定期對基層黨支部書記進行黨務內部培訓、外出輪訓,加大黨務培訓力度,從而提升支部書記政治素養水平[3]。要充分發揮支部書記的“政治優+業務精”的自身優勢,借助黨組織建設平臺,切實發揮支部書記的“頭雁”作用,努力鍛造一支忠誠擔當有作為、創新活力有干勁的黨員干部隊伍,樹立醫院“黨建+醫療業務”雙標桿黨支部,從根本上夯實醫院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增強醫院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震懾力,努力做到全院黨支部“擰成一股繩、煉成一塊鋼”,更好地提升醫院綜合軟實力。
2.創新開展基層黨組織活動,提升黨員獲得感、參與感。結合醫院工作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組織活動[4]。一是支委會要提前征求支部黨員意見并討論活動形式,對上級黨委下達的學習任務要進行有效預熱和組織學習,將本次活動精神與科室工作有機結合,切實做到活動精神真真正正落在實處;二是建立組織活動激勵制度。通過多種形式講身邊人、學身邊事,讓活動方式充實有趣、有內涵,讓活動內容有溫度、接地氣,切實增強黨員的參與感和獲得感,用充滿活力、充滿新意、充滿正能量的黨建活動來引領黨員、激勵黨員,從思想行動上推動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三是黨支部之間建立互聯互助式交流。各黨支部形成聯動機制,以先進支部帶動后進支部,成立黨建工作互助小組,點對點進行工作交流指導,搭建創新交流平臺,召開黨務交流會,并定期總結“優秀”工作經驗、展示“亮眼”工作成績,對以黨建活動促進科室發展的優秀支部進行評先評優,打破科室、支部的藩籬,形成醫院黨建品牌效應。
3.加強黨建后備人才梯隊建設,完善黨建激勵考核制度。建立黨務優秀人才儲備庫,吸收高學歷、高層次、專業型的黨員加入人才儲備庫,并定期進行黨務培訓、考核、談話談心工作。為有發展有潛力的黨員干部提供“提前到崗鍛煉”的機會,激發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和活力。完善黨建激勵考核制度,針對“已上崗”的支部書記采取“定期考核、落后補課、掛科淘汰”制度,對考核等級為“落后”的支部書記“開小灶、補補課”,對考核掛科的支部書記進行補考,對不思進取的支部書記進行末位淘汰,讓能者居之。以完成黨建工作任務的及時性、完整性、創新性作為考核標準,以開展活動過程中,黨員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提升感為考核依據,從根本上嚴肅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提升黨員干部工作責任意識,將“一片死水”變成“一池春水”,激發黨建隊伍新活力。
4.提升黨員準入標準,做好黨員發展培育工作。嚴把黨員“入口”關,對入黨申請人基本情況要做到早摸排、早談話、早抓實。一是“早摸排”,對入黨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要提早進行摸排摸實;二是“早談話”,以支部書記、委員、科室領導進行正面談,身邊黨員群眾側面了解的方式全面掌握入黨申請人的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三是“早抓實”,要嚴抓培養人培育積極分子情況,做到“長期抓、持續抓”,動態關注積極分子的思想情況及工作表現,切實做到從心理上走近、從生活中走進入黨申請人,強化入黨申請人的黨性意識;注意加大發展、吸收高級知識層次的醫療專家、學科帶頭人加入黨組織力度,在全院形成“政治待遇+行政待遇”雙重激勵機制,在晉升考核方面加大政治方面考核,優先考慮“又紅又專”高層次人才。基層黨組織對看好的發展目標要采取窮追猛打、跟蹤培養、團隊作戰、抓住機會等方式,做好、做通專家型人才加入黨組織的思想工作并指派專人開展跟蹤式培養,促進專家型人才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快速成長,從而提升醫院黨建人才隊伍整體實力。
5.加強黨建工作與醫療服務事業有機結合,為醫療事業發展提供源動力。密切結合臨床服務工作發展需求,緊密圍繞醫院事業發展工作制定黨建工作計劃,把醫療業務發展的重點作為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5],將黨建工作落實到患者就診、醫護診療、醫院發展的每一件小事、實事上,這樣才能讓患者、醫護人員增強獲得感,讓醫院事業發展更進一步,從而徹底改變黨建與醫院業務“合而不融、融而不統”的問題,下好黨建與事業發展“一盤棋”,做醫療事業發展的指明燈和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