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昌
(武平縣十方鎮畜牧獸醫站 364301)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發病雞群年齡段一般都是在2~15周這個階段, 在這個區間內最容易發病的雞群是3~6 周左右的小雞。 當幼雞出現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癥之后,會誘發多種疫病或使多種疫苗免疫失敗,成年雞多呈隱性感染經過。2010 年4 月福建省武平縣十方鎮黎畬村養雞專業戶肖某飼養的本地商品雞出現斷斷續續發病死亡,造成較嚴重的經濟損失,經實驗室檢查診斷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結合本病例現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診斷與免疫防治綜述如下: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威脅我鎮養雞產業發展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據有關資料記載2006 年以前有零星散發,其發病率在10%、死亡率占存欄數的15%左右;2007-2008 年間呈暴發態勢,有些養殖小區全面發病,有些養戶養殖的每批雞都發病,最高的發病率能夠達到50%、死亡率高達40%;直至2008 年之后發病率和死亡率才逐漸出現下降趨勢, 目前我國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疫情發展逐漸趨于平穩態勢, 雖然目前仍舊會偶爾出現發病情況,但是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低于10%。
法氏囊發病日齡現在明顯增寬, 從7 日齡到45 日齡均可發病。 目前我國使用的疫苗毒性比較強的疫苗,對于該疾病剛出現時的治療效果比較好,但是隨著發病率不斷升高,很多地方采用提前免疫的方法,造成病毒出現免疫抑制現象嚴重,進而導致免疫失敗幾率增加。 因為法氏囊器官是可以幫助雛雞在早期進行免疫的重要部分,當其受到傷害時,就會直接導致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進而會發生非典型新城疫等疾病趁虛而入,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大腸桿菌感染的病癥,就會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因為法氏囊疫苗毒力較強,所以應該注意,與其他藥物注射時間間隔長短,避免出現其他癥狀。
2010 年4 月武平縣十方鎮黎畬村養雞專業戶肖某飼養的3500 只本地雞,在一周之內使用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二聯弱毒疫苗2 倍量點眼滴鼻,10 日天時發現有3~4 只雞出現精神不振、閉眼打盹以及驅趕時不走動的現象;第二天時,會導致病情發展速度過快,此時,將近幼50 只雞產生體溫升高的現象,并且伴隨羽毛松亂、打堆等癥狀,而且有排黃白色稀糞出現,觸摸部分病雞有冷感且趾爪干燥,至傍晚時死亡23 只。
對幼雞進行飼養管理出現失誤, 進行養殖過程中會出現雞群生活環境臟亂的現象,以及沒有對雞舍內進行通風處理,導致室內氨氣過高,除此之外飼養密度過大,都為幼雞患病提供了條件。
很多家禽養殖人員對于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例如,對于不同種類法氏囊病活疫苗毒株的毒力了解比較少, 所以通常會發生選擇疫苗不當的情況,而且,使用滅活疫苗、單價苗、多價苗等不同的疫苗種類也會相應產生不同的免疫效果。 因此,在進行疫苗選擇時,也應該針對當地病情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注射。
傳染性法氏囊病在剛開始發病時, 會出現部分雞自啄肛門羽毛的現象, 并且部分雞還會出現厭食和沒有精神以及幼雞羽毛松亂等現象。 病雞會出現排出白色或黃色等異樣顏色的糞便,并且糞便基本呈現出液體狀態, 導致幼雞肛門周邊的羽毛常被污染的現象,還會出現病雞頸部和軀干發生顫抖的情況,無法正常行走,頭部不能直立,眼瞼部分持續保持閉合的狀態,并且會出現脫水現象。 在雞發病期間,如果對病雞進行觸摸,會明顯發現部分病雞有冷感。 發病后期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衰弱而死亡,另一種情況則是會迅速恢復。
由于不同患病雞腎臟出現腫脹的程度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不同病雞的輸尿管當中所積存的尿酸鹽含量也不同。 但是法氏囊發生的變化非常顯著,所以會有著非常重要的診斷意義。 幼雞在病情發展初期時其法氏囊會發生充血和水腫, 因此囊部會發生異常腫大, 發病2~3d 后法氏囊出血和水腫程度逐漸加深,甚至會腫脹到正常法氏囊大小的2 倍。 通常這種情況下,法氏囊逐漸變圓,表面會有淡黃色膠凍樣滲出物,且縱行條紋明顯。 顏色逐漸轉變為奶白色,病情到達一定程度時會發生嚴重出血,法氏囊會呈現紫葡萄狀,當切開囊腔后,會發現粘膜皺褶處會發生出血點或出血斑,在幼雞囊腔內會有出現膿性分泌物,當病情逐漸發展到4~5d 時,雞囊腔發生腫脹程度最大,病情在發展到后期時,法氏囊會出現形狀逐漸轉變成紡錘狀,軟硬程度相比之前也會更加堅硬,直到最終演變成深灰色。 法氏囊內部粘膜皺褶增加并伴有粘性分泌物和黃色干酪樣物。
在發病雞群中選擇病情典型的患雞,對其進行解剖,摘取囊和脾,加工研磨后使用生理鹽水稀釋將其制作成懸液,隨后工作人員對懸液進行離心處理,共計10min,離心處理設備參數調整為3000r/min。完成離心處理后對上清液進行收集,加入抗生素使其作用時間大約一小時左右,利用絨毛尿囊膜對9~12 日齡SPF雞胚進行接種。 接種完成后可以發現雞胚在3~5d 就會出現死亡,死亡的雞胚會存在顯著性的出血現象和水腫現象。接種4~5d的雞胚尿囊膜和雞胚組織此時所存在的含毒量最高, 但是病毒不會存在于雞胚的尿囊液中。
在進行實際實驗過程中,瓊脂擴散試驗應用最為廣泛。所以血清學試驗方法需要工作人員對患病雞體內的法氏囊進行研磨,將其制作成混懸液,隨后同樣對其進行離心處理,設備參數與病毒分離鑒定中設備參數相同,完成離心處理后獲取上清液,將上清液放置在瓊脂擴散平皿的中央孔中, 對器皿除去中央孔以外的周圍孔加入陽性血清,將試驗液體放置在正常室溫中2h,當試驗樣品全部擴散后將其放置于溫盒中, 隨后將溫盒置于恒溫箱中24~48h,此時恒溫箱的溫度需要控制在37 攝氏度。
6.1.1 將雞舍內溫度進行調節,調至適合的溫度,盡量減少雞群發生各種應激反應。
6.1.2 使用藥物干預, 利用高效價卵黃抗體全群緊急肌注,這種方法對于剛剛發病的幼雞進行注射, 會產生良好地治療效果。
6.1.3 定期對雞舍進行清潔,積極使用優良消毒劑,為幼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6.2.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過程中相關人員主要參考的依據就是母源抗體檢測。 就當下我國現階段所存在的養雞場中,大部分養雞場均沒有符合要求的檢測環境。 因此,在進行實際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已經針對養雞農戶推薦了免疫程序,即:使用B87 株存在中等毒力的疫苗, 首免7 日齡和18 日齡,14 日齡一次免疫即可。
6.2.2 規范的免疫操作
在進行實際免疫操作過程中, 相關工作人員禁止使用金屬容器盛疫苗,禁止使用含有其他消毒類藥物的水,或者使用冷開水稀釋。 對雞群進行飲水免疫過程中需要精準把握雞群停水時間,為雞群配備足夠的飲水器,同時水槽中的免疫水避免受到陽光直射。
傳染性法氏囊病是象洞雞發病率較高的疫病, 隨著雞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可以肯定該病將在較長時期內繼續存在。 近幾年通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該病的發生率、死亡率都得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