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萬宏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122400)
羊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疾病,對于疾病的科學診斷需要相應的診斷方式。 對于部分羊疾病沒有使用科學的診斷方式可能造成疾病的誤診, 最終導致羊生產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的情況,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下面將對羊養殖過程中常用的羊脈搏診斷法、 羊眼膜診斷法以及治療措施中羊的皮下及肌肉注射和羊口服藥物的方法進行介紹。
通常動物的脈搏可以一定程度上體現動物的健康狀況,通過科學的給羊進行脈搏診斷可以對羊的健康狀況有個大致的了解,首先羊脈搏的診斷需要對羊進行站立保定,確保羊處于安靜的狀態,同時診斷中不會輕易的脫離綁定,綁定過程可能出現應激的狀況,可以等待羊恢復安靜后進行脈搏的診斷。 在診斷羊脈搏時,診斷的獸醫師可以通過蹲在羊的正后方,一手抓著羊的尾巴,用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放置于羊的股內側觸診羊的股動脈。診斷的獸醫師可以在脈搏診斷后通過將紙條放在羊的鼻孔前測定羊呼出的氣流數, 之后通過使用聽診器聽取羊氣管每分鐘的呼吸數來診斷羊的健康狀況[1]。
動物患病后眼膜通常會出現紅腫或者出血的狀況,對羊眼膜進行診斷可以判斷羊的機體狀況,通過將羊站立保定,診斷的獸醫師用兩手拇指分別撥開羊上下眼瞼觀察羊的眼結膜是否出現病變的情況。
通常羊皮下注射的注射部位選擇在羊的頸側部,注射前對羊的注射部位進行剪毛和消毒處理,可以先使用碘酊進行消毒,再在具體的部位使用酒精進行脫碘。 皮下注射的具體操作通過獸醫師使用中指和食指捏起羊的皮膚, 隨后使用食指先下壓注射部位的皮膚皺褶呈小窩狀,右手持包含藥物的注射器,從皺褶陷窩處刺入羊皮下2cm 左右自由撥動針頭后, 左手把持住注射針頭,右手將藥物注入羊皮下。 注射完成后左手持酒精棉球按壓羊皮膚的注射部位,最后拔出針頭并進行注射部位的消毒處理。
羊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選擇在羊的臀部或頸側部。 同樣首先對羊的注射部位進行剪毛和消毒, 先用碘酊消毒后再用酒精進行脫碘。 注射操作通過左手持注射器,右手持針頭,針頭垂直刺入羊的肌肉中, 藥物注射完成后利用酒精棉球按壓羊的注射部位,最后拔出針頭并進行局部消毒[2]。
羊口服藥物通常是通過采食法和灌服投藥法兩種。 采食法通常用于給群羊進行預防性治療或驅蟲處理時使用。 灌服投藥法是一種對羊進行強迫經口投藥法, 通常分為經口灌服以及羊胃管投藥兩種方式。 給羊進行灌藥處理時需要注意不能將藥物誤灌入羊的氣管和肺中,造成羊呼吸系統的損傷。 羊胃管投藥的方法是通過經羊的鼻插入或者經羊的口腔插入管子進行投藥處理。
給患病羊用藥療程的長短得要根據該羊所患疾病的程度進行判斷,因為療效過短則只能暫時性的抑制病菌,無法從根本上消滅,一旦停止用藥則會重新犯病,甚至有的會出現更嚴重的癥狀。 一般情況下,在疾病防治成功后則可以停止用藥,但為鞏固治療效果,可以需要繼續用一段時間的藥。 患病羊的給藥時間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給藥時間可以根據藥品性質、吸收、藥物對胃的刺激以及羊的耐受能力和藥效發生作用的時間等方面考慮。 藥物的劑量應根據血液中有效濃度的持續時間,合理安排用藥次數、劑量及療程,因為如果藥物的劑量過少則無法有效控制病情;藥物的劑量過多,療效并不能增加,只會浪費藥物。 藥物間的相互作用,一般會用兩種藥物聯合使用,這樣有利于提高療效, 降低或避免毒性反應,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知道藥物配伍禁忌,比如說氨基糖苷類藥物不宜與紅霉素等藥物配伍[3]。 耐藥性主要包括病原體產生耐藥性和動物機體產生耐藥性, 為了防止病原體、 動物機體產生耐藥性, 在使用藥物時嚴格遵循規范用藥。 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動物個體在應用某種藥物后出現的異常現象,在用藥時需注意。 動物的自身差異,要知道羊群的年齡、體重各有不同,在使用藥物時的治療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使用藥物時,具體問題具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