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柯彤
(江蘇南通如東馬塘畜牧獸醫站 226400)
羊腹瀉是羊群的一種常見病,特別是小羊羔容易發病。 羊腹瀉對羊養殖業危害大,如果控制不好易造成羊的死亡,對羊養殖業的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羊腹瀉是養羊業一個重要的課題。疾病,重在病前預防和病后治療。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養殖業的風險也比較大,但相比于飼養雞、鴨、鵝來說還是比較好養,但是如果飼養者不盡心盡力、細心以及養殖管理不當導致的后果也是比較嚴重的, 羊會出現嚴重的腹瀉疾病,而導致羊腹瀉的原因在于飼養條件較差、飼養舍溫度、環境較差,或者是羊自身的疾病造成的,此外,羊所喂養的的草料可能由于堆積時間過長,存在很多的病毒和細菌,羊吃完會出現腹瀉的情況,這些原因飼養者在飼養過程中值得注意。 另一方面,當遇到寒流、暴雨、降溫的天氣,羊圈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抵御風寒,保證羊群的安全。
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羊腹瀉一般是比較嚴重的,能夠引起羊腹瀉的病原微生物種類比較多,如羊大腸桿菌、羊沙門氏菌、梭菌性痢疾(B 型魏氏梭菌)等。 當羊出現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腹瀉和便血,同時糞便顏色為淺黃色,成形效果較差,摻雜水狀物質,同時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這類腹瀉一般在冬季和春季比較常見,因此,在此季節要多多注意,避免更多的羊患病,以免對飼養者造成損失。
羊腹瀉疾病應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將羊腹瀉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因此需要加強對飼養環節和羊群生活環境的科學管理。
2.1.1 加強飼養管理
為了防止羊腹瀉的情況頻繁發生, 一定要加強飼料管理,采用科學的飼養技術, 并且飼養者要對羊群的情況有著清楚地了解,向相關的飼養管理者多多學習,掌握飼養羊的知識,在喂養羊群的時候要嚴格控制飼料的量,并且要保證飼料的質量,在存儲飼料的過程中要選擇較好的位置,避免飼料發霉、變質,造成飼料的營養失衡,其中,飼養者如果需要更換飼料,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大批量的更換, 要逐漸的更換, 使得羊群有適應的時間。 此外,對于剛出生的小羊羔除了母乳喂養之外,要及時增加羔羊飼料,促進小羊羔的成長以及小羊羔的營養。 另外一方面,如果羊群中有腹瀉的羊要及時治療,從羊群中剝離出來,單獨喂養,防止傳染給其他羊。
2.2.1 物理性腹瀉
物理性腹瀉可能是由于飼養環境溫度過低,地面溫度低,羊趴在地面上導致腹部受涼,另外就是飼料含水量過高,比如剛下過雨之后采來的青草,羊吃了含水量過高的飼料,導致腸胃里的東西過稀,從而腹瀉。 這類腹瀉是最輕微的,容易治療,只要控制好供給飼料的含水量,維持好羊圈的溫度不要過低,鋪好干草墊子,羊的輕微腹瀉就會自行痊愈。
2.2.2 消化性腹瀉
2.2.2.1 原因及癥狀
小羊羔最容易出現消化性腹瀉,由于羊羔還在發育,腸胃系統還沒完全發育成熟,羊羔腸道黏膜屏障功能弱,也易造成腸胃風寒。 由于剛出生的小羊還在吃母乳,母羊的身體狀況對羊羔有很大影響,母羊吃了有問題的飼料,產出來的奶也有問題,羊羔吃多了有問題的奶,自然又造成腸胃問題。 甚至是哺食過多也會造成消化性腹瀉。還有哺食哺乳的突然變化也極易導致腹瀉。 消化性腹瀉的病羊體溫理論上來說不高,拉出的糞便略稀,便中常常帶有未消化飼料的殘渣,并且帶有酸味和臭味,但此時病羊還是有一定的食欲。
2.2.2.2 治療
治療羊羔的腹瀉,以口服藥為先,靜脈注射次之。 口服藥可以內服平胃散,加溫水調服。 也可口服乳酶生和動物炭末。 如果是喝人工奶的話,奶粉喂養要定時、定溫、定量、定濃度、定次數。防止哺乳的變化引起的羔羊的腸胃不適造成腹瀉。 如果腹瀉嚴重,還可以采用打針的方式,注射葡萄糖稀釋液或生理鹽水,治療嚴重腹瀉導致的脫水。 如果腹瀉太長時間沒有好轉,還可注射抗生素預防繼續感染。
羊腹瀉是羊的一種常見疾病, 這類疾病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受到羊群自身、天氣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羊腹瀉雖然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處理不及時也有致死的風險。 所以,在羊的養殖過程中,要提高羊腹瀉病因檢查的準確性,優化治療方案,對羊群的養殖環節進行科學管理,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羊的養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