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浣 高奮堂 郭朝霞 方 硯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依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1],積極接受藥物、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綜合治療能夠顯著降低病死率,但繼而可能出現的心力衰竭、支架內再狹窄等一系列問題仍嚴重困擾臨床。內皮功能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始動環節,在缺血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AMI應用芪參益氣滴丸(QiShen YiQi pills,QYP)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緩左室重構、改善心功能[2,3]。本研究擬觀察QYP對AMI患者行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收集符合入選條件病例10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所有入選病例均來自甘肅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符合全球心肌梗死統一定義,行PCI術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嚴重肝、腎、呼吸系統疾病、腫瘤以及免疫系統疾病、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等。
1.2 治療方法2組均按照PCI術后二級預防常規給藥,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服QYP(天士力醫藥集團公司,國藥準字Z20030139),每次1袋,每日3次,療程為8周。
1.3 觀察指標
1.3.1 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FMD,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利用高頻超聲掃描肱動脈測定FMD[4]。患者平臥位,右上肢外展15°,將血管超聲探頭置于肘上,對肱動脈進行縱向掃描,當動脈前后壁內膜顯示最清楚時,調節增益直至滿意識別官腔分界面。測量靜息時的肱動脈舒張內徑d0。血壓計袖帶置于肘上2~5 cm,通過袖帶充氣快速增壓阻斷血流,采用壓力升高達固定值250 mmHg,維持4.5 min后快速放氣。于放氣后60~90 s測量肱動脈舒張末期血管內徑d1。上述指標均連續測量3個心動周期,取平均值。FMD=(d1-d0)/d0×100%。
1.3.2 心臟功能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由辛普森法測量。
1.3.3 NT-proBNP水平NT-proBNP由點發光免疫分析法測得 (Roche Diagnostics)。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采用SPSS 23.0 , 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2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分布數據采用非參數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線資料2組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FMDPCI術后9周與1周比較,試驗組與對照組FMD均明顯升高(P<0.01);試驗組內皮功能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血清NT-proBNP水平PCI術后9周與1周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NT-proBNP水平均出現明顯下降(P<0.01);試驗組NT-proBNP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術后1周的基線資料和用藥情況比較
2.4 心臟功能超聲心動圖指標PCI術后9周與1周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LVEF均明顯升高(P<0.01);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LVE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FMD及心功能水平比較
PCI是盡快重建AMI患者冠狀動脈血流的首選方法,然而支架植入發生的血管直接機械損傷以及抗增殖藥物延遲內皮愈合[5],因此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始終存在,術后心功能情況、再發心血管事件都是目前臨床關注的焦點[6,7]。近期研究顯示內皮功能障礙可能在AMI患者心力衰竭和介導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8,9]。
QYP在臨床上用于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治療,其基本成分為黃芪、丹參、三七、降香油,總體具有益氣通脈、活血止痛的功效,其中黃芪補中益氣,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抗缺血能力。丹參活血化瘀,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栓形成。三七擅活血化瘀,瘀去則氣血通而不痛,合并疊加丹參活血化瘀通脈的功效,改善心肌供血。上述諸藥合用,綜合發揮中藥優勢,符合中醫理論治療AMI氣虛血瘀型胸痹的病機。對高脂血癥兔模型的研究發現,QYP增加環磷酸腺苷水平并改善其代謝,阻止β-血小板球蛋白過度釋放,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經過QYP預處理的大鼠,在接受缺血/再灌注損傷干預,線粒體功能障礙能夠好轉,氧化應激反應降低,最終改善心室功能和能量代謝。
FMD作為一種應用超聲心動圖無創檢測血管內皮功能,對病變進展、遠期預后及治療措施的總體風險具有檢測和預測價值,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無創評估血管內皮功能的可靠指標。本研究通過對AMI患者PCI術后常規方案加用QYP干預治療,NT-proBNP 水平進一步下降,生化指標評定心功能明顯好轉。反映心臟結構與功能的左室內徑、左室射血分數均有好轉趨勢,但與基礎治療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還需要進一步明晰;反應內皮功能的指標FMD均有升高,其中試驗組改善更顯著,支持QYP干預能夠改善AMI患者PCI術后的內皮功能,有利于心功能改善,促進心臟康復。
本研究對于明確QYP在AMI患者PCI術后血管內皮功能影響的機制探討方面具有初步的意義,心功能有改善趨勢,但結構性心功能指標未達到統計學差別,進一步研究可能需要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等。綜上所述,QYP對PCI術后AMI患者內皮功能障礙有明確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