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剛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而產生代謝異常的全身性疾病,而慢性腎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常會出現的一種并發癥,其主要特征為尿蛋白排泄率量增加,從而進一步加重對腎的損害,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患者病情會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1,2]。臨床通常采用藥物方式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如二甲雙胍、纈沙坦等,但由于該疾病臨床無法徹底根治,患者需要終身服藥,而大量服用西藥,患者會出現多種藥物毒副反應,且由于長期服用,患者會出現耐藥性,從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3]。因此,本研究通過對2型糖尿病并發慢性腎病患者給予糖腎安湯治療,觀察分析患者的腎功能及不良反應現象。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發慢性腎病患者84例,參照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方法,分為常規組和治療組,每組42例。常規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43~84歲,平均年齡(62.84±5.89)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91±1.58)年。治療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1.54±5.78)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52±1.79)年。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符合《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4]中相關的診斷標準。中醫辨證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腎氣虧虛證,主癥:倦怠乏力、腰膝酸軟;次癥:面白神疲、氣短懶言、夜尿頻多、頭暈耳鳴、視物模糊;舌脈:舌質紅苔白,脈沉細。脾腎兩虛證,主癥: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次癥:納少腹脹、面足水腫、畏寒肢冷夜尿多;舌脈:舌質淡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沉細無力。氣血俱虛證,主癥: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唇甲色淡;次癥:心悸喘憋、尿少水腫、納呆嘔惡、大便秘結;舌脈:舌質暗淡無華,脈沉細無力。以上主次癥各兼兩項即可診斷。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納入標準:無精神疾病史;認知功能正常。②排除標準:合并心、肝等重要臟器器官功能嚴重損害;嚴重感染;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4 治療方法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西藥方式治療,胰島素用法可以采用基礎、預混、強化方案,方案選擇依據患者病情、患者意愿靈活掌握,患者有明顯高糖毒性,且自身β細胞功能較差選用強化胰島素方案,全天胰島素總量為0.5 U(kg·d),地特胰島素總量用量為40%,門冬胰島素用量為三餐前各占20%,依據空腹血糖調整地特胰島素的用量,依據三餐后的血糖調整門冬胰島素的用量。對依從性差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顯的可采用基礎胰島素方案,合并三餐前口服降糖藥,睡前地特胰島素用量為0.2 U(kg·d),依據患者意愿也可選用預混胰島素,分早晚餐前注射門冬胰島素30,總劑量為0.4~0.6 U(kg·d),按1∶1平均分配在早晚,根據早餐后及午餐后2 h血糖調整早餐前的用量,早餐前及晚餐后血糖調整晚餐前的用量。并可依具體情況同時加用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瑞格列奈等;并加用ACEI或ARB藥物,以不出現不良作用或不良事件(如高鉀血癥、急性腎功能損傷)的治療高血壓的最大劑量為批準劑量;同時可加用保護足細胞藥物,如法舒地爾、阿米洛利、活性維生素D、前列腺素E等藥物。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糖腎安湯,主要成分:懷牛膝30 g,山藥30 g,蠶繭10 g,芡實30 g,蒼術6 g,桑寄生30 g,土茯苓15 g,山萸肉15 g,丹參10 g。根據患者的癥狀加減藥物:陽虛者,加淫羊藿10 g;血瘀者,丹參10 g;熱盛者,加知母10 g;氣陰兩虛者,加太子參10 g;肝氣旺、血壓高者,加生石決明10 g;水煎至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劑/d。2組患者共治療8周。
1.5 觀察指標①分別采取治療前與治療8周后2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進行離心操作分離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進行檢測評估;采用雙縮脲法對纖維蛋白原(FIB)進行檢測評估;采用免疫比濁法對24 h尿蛋白檢測評估。②觀察并詳細記錄2組患者的頭暈、惡心嘔吐、頭痛、皮疹等不良反應現象。

2.1 2組患者腎功能狀況對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Scr、BUN、FIB及24 h尿蛋白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狀況對比治療組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現象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腎功能狀況對比 (例,

表2 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狀況對比 (例,%)
糖尿病是生活中一種常見且多發的疾病,具有患病率高、防治效率低等特點。而慢性腎病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見的三大并發癥之一,該疾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是由于患者腎臟血流動力學平衡異常,促進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導致患者出現高凝、高血黏度形成等現象,從而尿白蛋白含量提升,腎小球率過濾功能受損,尿素氮和血肌酐含量增加,造成患者腎功能嚴重損害[6]。
藥物是該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西醫的主要治療原則為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壓水平為主,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7]。2型糖尿病并發慢性腎病在中醫學中屬于水腫、消渴等范疇,其病機是腎陰虧耗、其因損傷、濕濁內停。糖腎安湯中懷牛膝具有逐瘀通經、補肝腎等功效;山藥具有滋腎益精等功效;蠶繭具有止血、止渴、解毒等功效;芡實具有益腎固精等功效;蒼術具有祛風散寒等功效;山萸肉具有益腎固精等功效;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等功效。因此,諸藥共奏益腎健脾、補氣補陰等作用[8]。同時現代藥理學表明,山藥及蒼術能夠減少血糖水平,丹參能夠調節血液黏稠度,改善脂質的代謝循環等作用。根據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Scr、BUN、FIB及24 h尿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常規組,且不良反應現象顯著低于常規組,表明采用糖腎安湯對2型糖尿病并發慢性腎病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發慢性腎病患者采用糖腎安湯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延緩腎功能損害進展,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