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強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較為常見的骨科并發癥之一,該病多見于患者雙下肢,形成的主要因素為血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引起患者肢體腫脹或者疼痛等癥狀,若未及時進行有效防御和治療,病情嚴重者易出現肺栓塞并發癥,引發患者呼吸困難、胸悶等現象,致患者死亡[1]。相關資料表明,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的患者占骨科手術高達45%左右,因此提前實施相關抗凝藥物進行有效預防是關鍵步驟,則低分子肝素鈉是患者進行術后常見的抗凝藥物之一,已經涉及術后DVT的預防[2,3]。補陽還五湯具備活血化瘀的特點,在臨床實踐中研究較少。本研究分組給予患者補陽還五湯和低分子肝納素藥物治療,分析其對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作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膝關節置換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76例,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4例;年齡54~83歲,平均(74.65±8.34)歲;左下肢19例,右下肢13例,雙下肢6例;發病時間最短21 h,最長21 d,平均(9.01±7.59)d。觀察組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51~87歲,平均(74.67±8.41)歲;左下肢15例,右下肢12例,雙下肢11例;發病時間最短20 h,最長22 d,平均(9.23±7.63)d。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均確診病情,需進行首次膝關節置換手術;無其他并發癥患者;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心肺腎等器官存在嚴重疾病患者;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患者。
1.3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在術后給予常規抗凝藥物防御DVT,抗感染及止痛藥物相同,且手術醫生、醫護人員及手術操作需保持一致。術后幫助患者適當抬高患肢,進行功能鍛煉。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低分子肝素鈉針劑(愛德藥業(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825)0.4 ml,術后12 h進行腹部皮下注射,1次/1 d,持續2周時間。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基礎上,給予患者口服補陽還五湯,組方:生黃芪30~120 g,當歸尾6 g,赤芍15 g,地龍10 g,川芎15 g,紅花15 g,桃仁15 g。每日煎煮400 ml,分2次溫服,每次200 ml,分別于飯前和晚飯后服用。持續2周時間。
1.4 觀察指標統計術后2組患者DVT發生例數;血常規及凝血功能指標檢測:2組患者需在術前及術后2周時間,空腹狀態下取靜脈血4 ml,經過分離處理,檢測纖維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及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并做好相關指標記錄。

2.1 DVT發生率對照組術后出現DVT 8例(21.05%),觀察組術后出現DVT 1例(2.63%),2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37,P=0.013)。
2.2 血常規指標術后觀察組血小板較對照組低,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凝血功能術后觀察組FIB及PT較對照組低,APTT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指標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術前術后凝血功能比較 (例,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形成是一種直接可危害患者機體的疾病,中老年人群患者居多。該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患者下肢靜脈血液循環緩慢,血液呈現高凝狀態,診斷依據主要是患者下肢突發性腫脹疼痛,或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并發癥[4,5]。嚴重者導致肺栓塞和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隨時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下肢膝關節置換手術期間患者靜脈學流緩慢及血液高凝狀態均存在靜脈血栓間接性形成的因素,若未采取有效的防御治療措施,將大大提高DVT的發生率。因此,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一定程度上降低DVT的形成。
低分子肝素鈉目前已經廣泛運用于抗凝治療中,其具備較強的抗因子Xa活性、抗因子Ⅱa作用弱的特點,對血栓的形成有阻止作用,且可以輔助血栓溶解[6]。其主要是通過刺激血管內細胞釋放出的纖溶酶原活化物及因子凝血途中的抑制物,往往針對DVT實施低分子肝素鈉采取注射治療方式,但部分患者的療效較低。本研究對于我院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進行評估,觀察組給予補陽還五湯聯合低分子肝素鈉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并發癥,結果發現,該組患者經過有效治療后,血常規及凝血功能均有顯著改善,且DVT發生率較低,可見補陽還五湯針對膝關節置換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疾病的形成有一定預防作用,可促進患者下肢靜脈血液循環通暢,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從而降低DVT的發生率。原因在于補陽還五湯在目前臨床醫學上已經廣泛用于治療神經內科腦缺血的疾病,研究證實確實有改善腦部缺血的作用,其中一方面有效成分可改善其血流動力及血流回流的狀態,從而起到關鍵作用;其次補陽還五湯還可通過組織凝血酶中組織因子的產生,有效減少患者血管的損傷,起到抗血栓的形成,大大降低DVT的發生率[7,8]。
綜上所述,針對膝關節置換術手術患者,給予補陽還五湯聯合低分子肝素鈉可有效促進患者下肢靜脈血液循環功能,改善其血液高凝狀態,對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