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姣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冠心病的一種,常年居于冠心病致死疾病首位,本病發病近年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1]。目前西醫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以硝酸脂類為主,雖然可減輕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的臨床癥狀,但仍存在其不足和缺陷,且治療過程中心血管事件概率較高。中醫典籍中并無“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記載,關于本病的病因病機散在于中醫病名心痛、胸痹,本病的發病多為有形外邪侵襲,根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氣虛虧虛,臟腑受損而發病,芪參益氣滴丸兼具補氣活血化瘀治療,臨床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顯著。筆者從炎性標志物hs-CRP入手,分析芪參益氣滴丸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片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可能機制,試觀察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心電圖療效、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變化、心絞痛癥狀積分對比以及安全性評價進而探討芪參益氣滴丸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對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就診于撫順市中醫院心內科門診及病房,且西醫明確診斷為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2組即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高危因素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心功能分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例,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中的UA診斷標準[2]。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鄭筱萸主編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冠心病氣虛血瘀證辨證標準擬定。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中西醫診斷標準;②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③未參與過臨床試驗的患者;④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⑤年齡58~70歲者。
1.4 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惡性腫瘤患者;病情危重者;依從性差,未能按時服藥者。
1.5 方法
1.5.1 治療方法常規治療:2組均進行常規治療:給予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藥物,治療執行參照美國心臟病學院和美國心臟協會(ACC/AHA)中有關冠心病的處理。對照組參照臨床用藥指南,在常規用藥基礎上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片60 mg/次(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418,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每日1次,15 d為一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治療,芪參益氣滴丸藥物由天士力醫藥集團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139,執行標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試行)YBZ04332003,規格:0.5 g×15袋/盒),用法用量:1袋/次,3次/d。15 d為一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5.2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4];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變化;心絞痛癥狀積分對比以及安全性評價。
1.5.3 療效評價標準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評定。
1.5.4 不良反應及安全性檢測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觀察并記錄確定治療的安全性。
1.5.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2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2.00%,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2組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比較治療后,治療組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例,
2.3 2組患者心絞痛癥狀積分比較見表4。

表4 2組患者心絞痛癥狀積分比較 (例,
2.4 安全性評價2組患者在試驗的全部過程中,未發生不良事件。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冠心病的一種,常年居于冠心病致死疾病首位,本病病理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斑塊增加,伴隨著斑塊逐漸的脫落,進而對心血管造成堵塞,引發心絞痛。本病相對于穩定心絞痛來說,發病的頻次比更高、疼痛更劇烈、持續時間更長[5]。極易發展為猝死或心梗,嚴重威脅身體健康。西醫治療本病的藥物主要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其中一小部分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較明顯,但對另一些患者會出現耐藥,臨床效果不盡人意[6]。
研究顯示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對于改善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癥狀已起到不錯的效果,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運用芪參益氣滴丸可提高臨床療效,在緩解心絞痛癥狀方面具有協同作用。芪參益氣滴丸已成為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必備之藥[7]。
中醫典籍中并無“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記載,關于本病的病因病機散在于中醫病名心痛、胸痹,本病的發病多為有形外邪侵襲,根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氣虛虧虛,臟腑受損而發病。都市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更加重了本病氣虛乏力短氣的癥狀,久而氣虛,虛久成瘀,氣虛血瘀為本病最常見的分型,所以說本病治療大法仍以益氣活血、化瘀養心為治則。
芪參益氣滴丸為天士力公司研發的中成藥,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試驗,具有很好的臨床驗證基礎,安全穩定,芪參益氣滴丸以芪參(黃芪、丹參)為主藥,益氣而又化瘀,化瘀而能使氣血順達,氣足而瘀血自消。三七散瘀而補血,降香化瘀而理氣,三七配降香,散收并用,氣血同調,黃芪、三七味同而功亦等,現代藥理學研究提示三七具有溶血栓抗凝聚[8];丹參能明顯降低膽固醇含量[9];以上四味中藥組成芪參益氣滴丸,藥少方專,配伍嚴謹,處方規整,對于氣虛血瘀類心絞痛效果顯著,可明顯減輕心絞痛的癥狀,氣血同補,瘀血立除。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芪參益氣滴丸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為代表的中西藥合用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具有不錯的臨床效果,中西藥合用可有效緩解心絞痛患者的癥狀,降低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降低hs-CRP水平,減輕炎癥反應,增強心肌功能,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少并發癥的出現,中西醫并用,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