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連青
中藥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疾病并具有康復和保健作用的傳統藥物。中藥在治療常見病、疑難病、多發病、慢性病等方面獨具特色和優勢。而中藥處方點評對合理用藥和個體化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提高臨床治療水平,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還能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將我院的中藥飲片處方和中成藥處方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并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以加強藥師處方審核工作,減少藥品調劑差錯,提高臨床的合理用藥水平。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門診中藥飲片、中成藥處方1200張,處方抽取范圍包括門診各科室出診醫師開具的所有中藥處方。
1.2 方法將抽取的處方進行統計,對患者的年齡、臨床診斷、藥品名稱、藥品用法用量、中藥味數等項目計算機錄入并匯總,依據《藥品說明書》《處方管理辦法》《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中的要求分析處方用藥的合理性以及處方的規范性,對不合格處方進行歸納總結。
2.1 基本情況抽取的1200張處方中,中成藥處方730張(60.83%);中藥飲片處方470張(39.17%),存在不合格項的有1372處。其中開具中成藥或中藥飲片處方無中醫診斷的933張(77.75%),臨床診斷與用藥不相符處方192張(16.00%),用法用量不適宜處方165張(13.75%)。具體不合格情況見表1。

表1 不合格處方情況分布表
2.2 中藥飲片使用情況
2.2.1 中藥飲片排名例次中藥飲片的使用中,補益類和活血化瘀類的中藥使用最多,其次是利水滲濕類中藥,具體情況見表2。
2.2.2 中藥處方用藥味數抽查的470張中藥飲片處方中,用藥味數最少2 味,最多 22味,平均每張處方用藥數為12味。用藥數為 11~20 味的處方,占總處方數的 57.24%。具體情況見表3。

表2 中藥飲片使用總例次排名表
2.3 中成藥使用情況中成藥的使用中,活血化瘀類藥使用最多。使用最多的科室是心內科。具體情況見表4。

表4 中成藥使用總例次排名表
3.1 開具中成藥或中藥飲片處方無中醫診斷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在中西醫共存的條件下,中藥處方開具西醫診斷在臨床上比較普遍,因此容易造成診斷與用藥存在差異。如處方中診斷結果為上呼吸道感染,而醫師開藥內容為湯劑,寒熱虛實未明,藥師無法根據臨床診斷來評價用藥情況,也無法給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藥建議,更無法為安全合理用藥把關。
3.2 臨床診斷與用藥不符問題抽取的處方中,臨床診斷與用藥不符的192張(16.00%)。究其原因, 是由西醫醫師開具中藥處方所致, 沒有做到辨證施治。中成藥有些雖然名稱相似, 但主治病證卻有很大差異。在用藥時如果沒有掌握中成藥本身的組成、功效和適應證, 很容易出現適應證不適宜。比如:同樣是感冒, 中醫卻將其分成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所用藥物并不相同。如果不辨證施治, 輕則不能治療疾病, 重則會導致病情加重。
3.3 特殊藥物煎服方法未注明抽取的470張中藥飲片處方中,特殊藥物煎服方法未標注的處方42張(8.94%)。中藥的煎藥方法很重要,特殊煎煮方法包括打碎、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沖服等。比如車前子,因為是種子類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質,混入別的飲片藥煎煮容易糊鍋,藥汁也不容易過濾。而有些中藥質地堅硬,有效成分短時間內不容易煎煮出來。像礦物類、貝殼類,在煎煮時需要先煎。所以為了保證藥物的有效性,需要特殊方法煎煮的中藥必須標注。中藥的服藥方法同樣重要,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應飯后溫服,比如補益藥應飯前服用,清熱解暑藥可隨時服用。不同疾病,不同發病部位,不同患者,其服藥的時間都存在差異,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而服藥溫度也需根據病證的特點而定,比如清熱藥放涼后服用,而發汗藥須熱服以助藥力效果更好。所以服藥方法也需要在用法欄詳細注明。
3.4 用法用量不適宜1200張處方中,用法用量不適宜的165張(13.75%)。用法用量不適宜主要有2個方面:一方面是超劑量使用,比如患者,女,19歲,臨床診斷胃炎、頭痛,處方銀杏葉片38.4 mg,每日3次,說明書中的常規劑量是19.2 mg,每日3次,而超劑量使用藥物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另一方面是用量小,比如臨床診斷腦梗死,處方天丹通絡片0.16 g,每日3次,說明書中的常規劑量是1次5片,每日3次(0.415 g/片),用量太小則起不到應有的療效。
3.5 處方超7 d用量未注明理由抽取的處方中處方超7 d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4張(1.17%)。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 應該及時復診,根據疾病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藥物。藥物都有不良反應, 中藥在體內容易引起蓄積作用, 對肝腎有一定的損害,不能長期使用。
3.6 后記書寫不完整抽取的處方中,后記書寫不完整的26張(2.17%)。其中包括處方無醫師簽名的和修改處方后省略了再次簽名的。根據《處方管理辦法》中的規定,醫師利用計算機開具、傳遞普通處方時,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其格式與手寫處方一致,打印的紙質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并且不宜隨意涂改、更改處方,若有特殊要求,修改醫師需在修改處注明日期并簽名。
開展中藥處方的點評, 對于醫院的中藥使用合理性相當重要。很多非中醫醫師使用中藥, 在方便患者的同時, 也增加了不合理用藥的可能性, 為了保障患者的用藥合理、安全, 醫院必須開展中藥處方的點評。建立完善的處方點評制度,定期組織學習,并對不合理的處方進行有效的干預,及時修正存在的問題, 以提高我院的整體用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