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有深邃的思想、獨特的感悟,還要有生動的語言。尤其是考場作文,要從成百上千份的試卷中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并且打動他們的心,就一定要在語言上“出彩”。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的作文語言鮮活靈動,富有感染力呢?
一、錘煉語言。要想使語言新穎脫俗,尤其要重視對動詞、形容詞的錘煉。如“低垂的天幕壓著我的胸口,失落和沮喪撕扯著我的心”“祖國,偉大的祖國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靈的膠片上感光”。“撕扯”表示無助、傷痛的情緒,“感光”則令人倍感新穎別致。又如:“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線,織成網,網住了班主任的腳步。”句中的“凝”“織”“網”等動詞的妙用,把無形的眼光寫得不僅有形,而且生動。
二、妙用修辭。善于寫文章的人都會巧妙地運用修辭為自己的文章增色。恰當的比喻,生動的擬人,奇特的夸張,工整的對偶,精當得體的引用,氣勢磅礴的排比,像一顆顆珍珠在文章里閃光。如:“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情懷;我夢想,坐在家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我夢想,登上齊魯的泰山,在云霧的繚繞中,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我夢想,來到繁茂的松林里,在皎潔的月光下,觀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運用排比,引用古詩,使文章句式整齊,語言優美。
三、整散結合。整句形式對稱,音節和諧;散句靈活自由,朗朗上口。如:“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此段中整句與散句結合,長句與短句交錯,把黑暗中的朦朧景象描寫得如詩如畫。
四、來點幽默。幽默、詼諧、調侃,往往是智慧的體現。如果能在文中適時地幽默一下,定能增強其表達效果,為文章增添亮色。
例如:“一開始,我讀的是帶拼音的童話,年齡稍長,我野心膨脹,開始了我的‘殖民擴張,獲獎作文、古詩、名著都成了我涉獵的對象,我省下零食同班里的同學換書看。為了一本借不到的書,我常常輾轉反側、茶飯不思……一周后,我順利將書還回去了,可為此,也燒壞了不少燈泡。零花錢要多了,引來媽媽的一頓嚴肅審問,我硬是保持住了‘革命本色——死不招認,‘任爾東西南北風,然而天網恢恢,我的‘被窩計劃最終還是被發現,可我依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里,作者將“野心膨脹”“殖民擴張”等貶詞褒用,表達了自己對閱讀極其濃厚的興趣;故意將“嚴肅審問”“革命本色”等詞語的意義范圍縮小,表達了自己堅持閱讀,癡心不改。
五、擴展語句。擴展語句就是寫敘述描寫性語句。簡單來說,有的在簡單句的基礎上添加修飾成分(詞或短語),有的在簡單句的基礎上添加修辭手法。如“我喜歡幽靜,總斜倚著樹干,思索友人的深情”。進行擴展后,該句表意豐富且富有詩意:“我喜歡(紅彤彤的楓葉旋在風里的)幽靜,總(在晚霞中)斜倚著樹干,(用一片楓葉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脈脈)深情。”
六、注重組裝。組裝是一種創新過程,其方式有多種:
①舊詞新用。此法就是對舊的材料進行組裝、修飾,這樣,文章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彩,顯出無限的意蘊。如:“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蟬輕舞的團扇,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是楊玉環拋上樹的白綢,是西子墜湖的漣漪,是綠珠濺落的鮮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竇娥赴刑場的怒火……”文中的歷史人物、文學形象,同學們都很熟悉,巧妙的語言表達、充滿詩情的議論、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我們不得不佩服其語言駕馭的能力。
②大詞小用。如:“小學時,桌上的‘三八線總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絲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領土而爆發‘自衛反擊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兩種關系:一種是民族融合式,一種是和平演變式。”大詞小用,格調清新,意蘊深厚。
七、自填詩詞。如:“網絡空間,自由自在,虛幻縹緲。看聊天室內,美眉多嬌;網絡游戲,刺激奇妙;論壇上下,交流技巧,欲與世界過過招。須某日,若離開網絡,心癢氣躁。網絡如此多嬌,引無數網蟲競折腰,昔青蛙恐龍,網上亂跳,星際反恐,血腥殘暴,黑客閃客,各領風騷,四處亂竄。任逍遙,數網絡大蝦,還看今朝。”(《沁園春·網絡》)作者將現代中學生迷戀網絡的情況用“沁園春”這個詞牌來填寫,顯得雅致古典,而且押韻也較成功,是一首相當不錯的“詞”。套用“沁園春”這個詞牌的格式,對網絡中通用語言把握得非常準確,寓貶于詼諧之中。
生活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語言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書寫。請敞開你美好的心靈,拿起你飽含感情的筆,流淌出聲情并茂、感人肺腑的靚麗語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