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一、推進官、產、學、研結合
文化產業投資可以獲得高利潤,但由于其不確定性程度較大,投資與收益之間的時間間隔較長,其中風險含量較高。一般來說,文化企業投資人需要從資本市場上不斷獲得資金才能進行其生產、研發等一系列經營活動,也就是說投資人將承擔的經營風險是巨大的。而高校和科研機構通常致力于研究工作,要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的能力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不現實的。再加上政府科技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銜接機制、資金分散、難以形成集中優勢。因此借鑒其他產業的發展經驗,可以建立一條官、產、學、研的合作機制。由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發揮其調控作用;企業利用政府的導向作用獲取發展資金,并拿出一部分來支持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文化貿易和文化產業方面的研究,向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報告;最后企業參考高校和研究機構提供的發展報告,將可行的研究成果付諸實踐。
因此,加強對文化產業和文化貿易的研究工作,推進官、產、學、研方面的信息共享,重視文化產業及文化貿易發展方面的信息收集,從理論和實證角度加強對文化貿易和文化產業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研究成果及研究數據通過對應的或者指定的刊物及時向社會公布。跟蹤世界各國文化貿易發展的最新動態及國際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政策、企業規劃發展前景、科研機構選擇研究方向提供參考。在這一方面,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貿易的統計口徑存在嚴重缺陷,對研究報告的可行性及實用性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誤導,必須要完善統計口徑、統一統計方法。
二、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文化貿易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產業基礎,沒有相應的文化產業支撐,文化貿易的發展就如同“無源之水”,不會形成長久的發展活力。因此,對于一個主要由民營企業構成的經濟大省,浙江省必須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努力提高省內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力。通過產業的支撐作用,努力實現文化貿易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順應時代要求,豐富文化產業業態
隨著全球化的高速發展,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流、碰撞頻繁,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態在這種碰撞中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的發展只有不斷融入新的創意、不斷創新文化業態、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才能使得文化產業注入長久的生命力。傳統文化是文化產業的“木之本”,但是時代在變化,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多樣化傳統文化由于其特定的歷史環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人們的新需求。因此,必須要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結合新理念、新技術等探索文化與科技、創意、旅游以及金融等元素的結合,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同時要重視世界文化產業布局及產業形態的變化,及時發現最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促進文化產業業態創新,滿足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需求,強化貿易規模。
其次,推動文化科技創新,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順利實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到生產方式、服務方式的根本轉變。深對文化規律和科技規律的認識,在各相關領域中,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真正的結合點。
(二)創新文化產品,培育文化企業競爭力
單純地依靠增加投入來發展文化產業,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創新文化產業內部技術構成和管理體制才能進一步釋放其發展潛力。近幾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體制改革,下一步還應該將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作為其發展動力。因此,要將浙江省的優秀文化特色及豐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產品和服務中,加快浙江文化品牌和文化衍生產品的培養。著眼全局,整合省內文化資源從戰略層面上將文化品牌打包推向全世界。具體來說,一是重點圍繞已經形成品牌優勢的文化產業,利用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強化優勢產業的優勢,并通過“以強帶弱”的聯動效應,提升整體的文化優勢。二是完善品牌管理體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了避免文化企業的無序競爭,維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形象,應該完善內部管理體制,規范競爭格局,并過行業協會和其他相關部門建立對外文化貿易信用評級體系。三是從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強化對文化企業的支持,在國際市場上聘請相關文化行業的頂尖人才,發掘這件事國恒文化產業及文化企業優勢,為其量身定制合適的產業發展路徑,利用優勢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打通國際市場。
(三)推進大型文化企業建設,努力提升品牌競爭力
文化企業具有較強的規模經濟效應,因此,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業,形成較強的品牌競爭力。并進一步通過品牌效應,帶動較小規模文化企業的發展。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展開:第一,建立主導文化產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做大做強文化企業集團。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帶動作用,利用其影響力和競爭力,以省屬報紙業、出版發行業、演藝行業、廣電業等龍頭企業帶動民營企業的成長。第二,遴選國家重點出口項目的出口企業,選擇擁有文化特色的企業給予重點資助,強化其“走出去”意識和競爭意識,逐漸培育具有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出口企業。借鑒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等的成功經驗,形成具有地標性的文化特色產業。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浙江省文化產業及文化貿易的發展較之發達國家來說存在不小的差距。文化產業與文化貿易要做大、做強,離不開政府財稅政策的支持。本文認為具體應該從以下三個角度展開。
(一)設立文化貿易專項基金
在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扶持外向型文化企業的發展,結合多樣化的支持政策,對文化企業的涉外活動給予足夠的支持,對文化出口活動按實際績效給予獎勵,激發文化企業“走出去”的熱情。
(二)加大補貼和稅收優化力度
WTO禁止各國在對外貿易領域實行不公平的補貼行為,因此,應在不違背WTO規則的前提下加大對文化企業研發、創新方面的補貼,加大對貿易中“文化折扣”的補償。創新出口退稅形式,提高文化出口退稅率,對國家重點支持的文化出口行為實行零稅率。對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給予必要的財產保護和信用支持,提升文化企業出口成本優勢,降低出口過程中的損失。